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是需要哲学批判精神的时代。哲学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自己人民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批判精神根源于一切事物内在的矛盾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导致了哲学批判精神的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把它同当今世界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2.
王勇 《学理论》2012,(13):60-61
批判是哲学的根本特点,批判精神是哲学最重要的精神。马克思既是传统哲学批判精神成果的积极继承者,也是变革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伟大革命者。马克思以实践的方式解决了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3.
弘扬科学的批判精神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保证.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这种批判精神的必然旨归.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需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与一般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视阈和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否定,没有像黑格尔理论和众多后现代理论那样,停留在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感性的物质层面,对现代性展开了现实的超越。而从资本维度对现代性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使马克思把握了现代性的根本,为人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指明了实践批判的方向,并为人们探索新型现代性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正是这种独特的视域和维度使马克思不可超越,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习、研究《资本论》的热潮充分说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没有过时,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李红卫 《理论探索》2006,19(3):28-30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认为,东方国家土地公社占有制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东方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发生人民革命的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它启示人们: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多线型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坚持唯物史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马静 《学理论》2012,(30):51-52,62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其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根本的方法贯穿于其他方法,如矛盾分析、实践历史主义、群众路线等方法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们的自觉能动性,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可科学的、全面的基础理论保障,使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是一个为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所广泛关注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有不同的解读。而马克思通过揭示现代性问题内部矛盾,从实践角度出发为人类走出现代性困境指出了方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两者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罗骞 《理论探索》2020,(5):31-38
不论从理论的内容还是理论的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本质的意义上被看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主体内容是资本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为:通过革命的实践造就了当代历史的基本状况,通过资本主义批判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并影响了当代众多左翼思潮,塑造了当代的人类精神。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特征、理论内涵和历史影响,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塑造当代人类社会和时代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5)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部分,马克思通过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形态的演变得出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考察社会结构组成要素关系过程中,将社会理解为一种在矛盾运动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整体。我国在社会建设实践过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面对发展关键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凸显,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加快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牛先锋 《求知》2012,(1):8-10
和谐社会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引入社会实践.并将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界在研究和谐社会之时,很自然地把目光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之中.希望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得到理论支撑。那么,应该在何种意义上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在何种情况下运用这一思想?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是在何种条件下展开的?突出问题又是什么?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来指导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尤其是对于蒲鲁东的批判,是其在一般方法论上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融合在一起的连接点。对蒲鲁东的批判及其随后进行的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使马克思具备了对蒲鲁东所表述的"范畴"进行历史性剥离的条件,把历史的过程真实地剥离开来,把其活生生的真实地展示出来,由此而取得的思想成果是马克思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想前提。其在批判的过程中实现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融合,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另一种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前者极力推崇,而对后者则无情拒斥。卢卡奇、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列斐伏尔等都从各自不同角度批判了现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认为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个病态的富裕社会。但同时,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认为机器可以直接创造价值,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过时了。这样,异化理论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13.
刘羽 《学理论》2012,(16):61-62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通过社会批判理论得以阐释的,马克思的思想由重视自我意识和理性转变到科学实践观的确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也经过了生成、深化、成熟的演变过程。就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的逻辑演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苏磊 《求知》2011,(10):7-9
根据《辞海》的解释,批判,是指分析、否定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就是依据唯物辩证法,对一切不合理的言论、行为、政策、措施、制度等进行理性否定并寻求完善的精神。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通过批判推动对象的前进和发展。批判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必然和精神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超越了以资本为基础并以"分配正义"或"持有正义"为主题的现当代政治哲学,它是一种以"瓦解资本逻辑"、实现人的解放为旨趣的革命理论。它颠倒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寻找扬弃市民社会而使之过渡到"人类社会"的真实道路。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目标,而现实批判性是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根本品质。  相似文献   

16.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党和国家在认识到客观实际变化后,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一重要论断。这一重大历史性论断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实事求是地把握变化了的客观实际;辩证地分析现阶段社会问题;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新的需要而得出的正确结论,这一论断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以"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实现了存在论的彻底变革。其当代意义展现出马克思的精神实质——实践,理想和现实,历史和现实的内在张力是马克思哲学的要义。马克思存在论变革,使马克思哲学在社会现实问题上与时代展开对话。马克思仍是我们同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18.
德里达认为,马克思精神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马克思精神就是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要捍卫与忠诚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德里达借助于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通过延异的消解策略,企图建构一种解构式马克思主义精神,其实质并不是走向马克思,而是借助于马克思的相关文本,达到质疑甚至否定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历时向度,回顾、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50多年发展进程中的三大解读模式:19世纪后半叶的"以恩解马"解读模式;20世纪上半叶的"以苏解马"解读模式;20世纪下半叶的"以西解马"解读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面向21世纪的全新解读模式,即"以马解马"模式,这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的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伴随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愈来愈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梳理马克思文本著作,可以看出马克思这一理论在诸多文本中均有涉及,且经历一个萌芽、形成、验证、发展的完整过程。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启示我们应扩大对外交往,实现跨越式发展;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交往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