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红 《学理论》2009,(15):80-81
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既有适应性,也有冲突性,应该全面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相冲突的异质和冲突的一面,更要看到它们同构契合的另一面。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在文化构成诸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要素,它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四个坚持":坚持积极扬弃;坚持全面理解;坚持发展;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3.
三线建设所形成的三线建设文化中蕴含了儒家、墨家、道家文化,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而这种文化信仰也将成为中华民族灵魂的一部分。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三线建设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希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三线建设文化的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埃亮 《理论探讨》2005,3(1):125-126
文化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文化全球化强调文化在多元基础上对话和交流机制,它突出文化的开放性。文化全球化使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和抉择。主要表现为文化全球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理性至上与传统思维方式的矛盾,本土化、现代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只有正视这些冲突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融合,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小传统意义重大。它为大传统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维系提供旺盛的生命力,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大传统进入社会底层、影响普通民众提供有效中介;为大传统整合社会文化提供基础性的资源。小传统与大传统缺乏良性互动,导致中国近代化缺乏民众的参与而步履维艰。努力实现小传统与大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中国的现代发展提供强劲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文化与社会的匹配和互动理论,社会系统整体的转型包括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二者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文化与社会的匹配理论有助于我们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对文化状况的客观要求问题,文化与社会的互动理论则启示我们,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必须合作兼顾,逐步展开.无论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还是文化的转型都是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转型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文化转型的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坚定信心、坚持按正确的方向重塑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是近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归纳评述国外关于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国内深入研究这一课题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祁娟 《学理论》2015,(7):189-19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党的十八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无比丰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当今社会主义新时代相结合的丰硕成果,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意义深远,需要我们知意知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传月 《理论探索》2007,7(2):28-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民族的形式,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资源,具体包括实事求是、小康理想、重民、重德以及与时俱进等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付吉佐 《学理论》2013,(23):3-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其实际效果看,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既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科建构中国的法治社会需要先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学理论与法治理念为指导,但一个国家的法治文化是与它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尽管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宗法规则为精髓,但也并不缺乏传统自然法之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及其制度设计基本上因袭的是现代西方法律体系中的制度规范,而如何在移植西方法律技术的同时,研究那些看起来合理并且在其母体社会也行之有效的制度的背景因素,研究特定制度得以发生特定功效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特别是研究我们的“本土资源”与外来事物间以怎样的途径加以融合,才是实现中国法治路径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在性善论和自我超越领域内有很大相识之处,但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出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强调自我压抑,西方传统文化更多的强调个性张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自我实现更多的表现在整个社会的实现,西方文化自我的实现更多表现在个人及部分人群利益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比西方文化中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5)
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原因是:从毛泽东本人的读书经历来看,毛泽东一生读得最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并深受其影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批判继承的态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蕴含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知行合一""民本主义"等古代哲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许全兴 《理论参考》2009,(11):41-42
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还应该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李钢  段棋 《学理论》2009,(19):64-66
邓小平理论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本文从近五年学者所发表的文章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周丽萍 《学理论》2013,(15):187-18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有着特定的精神内涵和主导思想。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着重从安土重迁大陆型文化、德性修养伦理型文化、中庸之道和谐型文化三个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常明  王倩 《学理论》2009,(18):95-95,132
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核心体现。文化是融入百姓生活中的,是民族特点、民族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今天仍然可以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成就事功、和谐相处的智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是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有诸多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核。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我们在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是自由、民主、人权。这些缺失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注重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