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天津市养老机构发展和入住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天津市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达到200.8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比重为20.1%。天津市人口老龄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为了解天津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和入住老人的需求情况,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开展了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情况问卷调查。一、养老机构的总体情况到2013年末,天津市各类养老机构已达372家,其中  相似文献   

2.
当前,养老机构逐渐成为缓解家庭养老压力的有效方式和保障老年人福利待遇的有力手段,南宁市城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生活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策建议是:满足入住老人个人的合理性物质生活需求;引导社会工作者介入;强化家庭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2)
关爱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社会各界很多人都能做到,但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我们又关心多少呢?随着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员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遭遇很多困难,例如缺乏服务技能、工作有压力感、职业认同度低等,他们的服务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大大地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以广州T机构的居家养老服务为例,探讨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服务员提供的支援服务,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员的需求,介绍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和成效,旨在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夏黎 《学理论》2012,(22):77-78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养老问题逐渐突出,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孤残、高龄老人,机构养老是不错的养老方式。为了说明社会工作在机构养老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地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构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论述了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以及个案、小组、社区的专业工作方法在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赵排风 《学理论》2015,(4):133-135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老人普遍存在收入水平低、医疗保健不健全、生活孤独、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通过健全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等措施,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6.
杨得文  周春丽 《学理论》2008,(3):I0004-I0004
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辽是隶属于市民政局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收养哈尔滨市区“三无”老人及部分自费生活、处理和欠自理老人,负责为老人医疗、康复等服务的专门养老机构。全院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共收养500余位老人,其中“三老”老人86人。  相似文献   

7.
张相国 《求知》2017,(3):50-51
宁河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老年群体,如三无老人等,机构养老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形式。目前宁河区人口总数为39.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6.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92%。目前能正常运行的养老机构6个,其中区级敬老院1座,乡镇敬老院3座,个人筹建敬老院(老年公寓)1座,总床位数为510张,入住率46.86%。  相似文献   

8.
向符合居家养老条件的老人发放“服务券”,所有区县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鉴于“未富先老”的现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行主要养老模式。上海等地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三大体系支柱: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让机构养老成为居家养老后盾的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评估监督体系。依托社区资源的服务网上海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不过老人活动主要在上午、下午,中午和晚上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从今年8月1日开始,街道的清风老年服务社利用闲置时段办起“老年食堂”,每天中午和傍晚向社区老人供应热饭热菜。以治疗老年病著称的上海市华东医院就坐落在静安寺社区,服务社和医院食堂达成协议,按老人营养标准为“老年食堂”配餐。  相似文献   

9.
白水 《侨园》2013,(5):34-34
<正>196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步入这一行列。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人们大多依赖"社会养老"。日本、新加坡等国在汲取西方社会养老优长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概括起来,国外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居家养老老人居住家中,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等。服务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饮食  相似文献   

10.
有支付能力的老人占有公办养老机构资源,而迫切需要社会福利支持的低收入人群难以分享最近一段时间,一股大建豪华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的风气在全国不少地区蔓延:一方面是不少生活危困、急需享受社会福利的老年人排队等候进入为数不多的公办养老机构,一方面却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门面和政绩,把有限的资金用来建设豪华养老机构。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业内人士的反对。公办养老机构攀比档次《瞭望》新闻周刊在调查时看到,一些地方投入巨资,建起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优良的公办大型养老机构。这些养老机构成为当地政府关心老年人的“示范性工程”。浙江宁波市由政府划拨土地100多亩,并出面协调市财政、市慈善总会、大红鹰集团共同出资1.67亿元,兴建了一座绿化占地率高达48%的国际化标准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当今学界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重要的民生议题。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缺少家庭养老的氛围和条件,所以开展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势在必行,促进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也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在分析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日益庞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阐述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重点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在生产劳动、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精神供养等方面存在的养老保障问题,指出了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生活理念等使农村空巢老人出现养老问题的原因,并在农村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社区养老、精神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探讨社区养老新模式对于解决养老问题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现实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专业,能够发挥整合社区资源一体化、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实现为老服务个别化、保障老人利益最大化等重要作用,因此具有介入社区养老服务的必然性。本文从积极老龄化三个维度出发,分别讨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的作用,客观地指出社会工作可能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晚年何以幸福: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农村空巢老人晚年幸福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村老人养老已经从过去的私人事务变成了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更应积极寻求治理之策。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经济供给不足、生活缺乏照料以及精神缺乏慰藉。困境的成因包括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体系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式微等。对此,应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并弘扬现代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15.
张传辉  廖长见  吴志才  赵爽 《学理论》2009,(12):129-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家庭功能弱化,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了“空巢老人”的产生的原因和生活状况并提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进入老龄化高速发展时期使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大增,机构养老作为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备受关注,深入分析我国机构养老的问题及困境,研究机构养老中现存的供需矛盾问题、服务质量问题、费用问题、专业服务人员短缺等,对未来机构养老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旨在为机构养老向着科学化、体系化和网络化的新方向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健全养老服务是妥善解决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养老问题涵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领域,妥善解决养老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妥善解决养老问题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新时代下,探索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社区工作者多方通力合作,完善养老服务,打造新时代养老新模式,满足老人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老人构建安养晚年的幸福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估计,2020年将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偏远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成为家庭主要形式,养老更是面临着经费不足、精神关怀不够、医疗没有保障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保障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一要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承担起基本养老责任,同时,鼓励农民个人积极参保;二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农合”,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三要多次层发展农村养老机构和设施,高标准建立养老院,同时,大力提倡和发展社区养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9)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步步加深,我国养老需求旺盛与养老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百姓、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养老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基层政府及其下属的各个社区的实践之中。山西省阳泉市下站街道官坊街社区探索出的"结伴养老"模式,以尊重老人的意愿为第一原则,充分挖掘老人自身的可行性,依靠老人自身的力量将自助、他助、互助结合起来,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更实现了以老帮老、以老养老、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20.
依据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市场的现状和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政府补贴公立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益补偿机制,以优化配置养老服务资源为目的,构建了政府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动态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均衡分析。研究发现,养老服务市场的均衡效率随养老服务机构的作假伪装成本和期望风险成本的减少而降低;使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并实现养老服务市场完全成功的分离均衡的关键条件是使养老服务机构的作假伪装成本和期望风险成本足够高,使其得不偿失。为此,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并大力提升政府监管养老服务机构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