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学理论》2018,(12)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亟待通过加强多维度演示教学予以提高。结合当前普遍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从图表演示、案例演示、数理演示三个维度全面展开,形成系统化的可供直接使用的教学材料,并有机植入政治经济学的具体教学中,从而推进政治经济学演示教学多维度体系构建。在此基础上,以期展现政治经济学特有的学科魅力和理论张力,增强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师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2.
自《资本论》发表以来,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热点。虽然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内在一致的,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并非简单地"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相反,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使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更加具体、丰富,而且使历史唯物主义更加具有"现实性和力量",不致落入传统哲学的窠臼,使之破解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秘密,实现了马克思的毕生使命。所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运用"而是"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王长坤  尹洁  闫颖 《学理论》2011,(31):221-222
为了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特别是针对"90后"大学生进一步作好课程教学改革,加强"90后"大学生《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我们在2010年着重做了两件事:一是针对"90后"展开《概论》课程教学效果调查,二是进行了"求是"杯《概论》课程演讲赛。通过调查和课程演讲赛,我们认识到要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式上探寻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6)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工作是"十二五"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基于《管理学原理》视频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以该课程为例探讨了当前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善建议:拓宽视频公开课的宣传渠道、丰富《管理学原理》课程相关资源、强化视频公开课程的交流与反馈机制、提升《管理学原理》授课方式的趣味性、探索《管理学原理》课程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伟大成果,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对《资本论》的创作、发表、翻译以及流传历史的考察,是对《资本论》进行研究的基础。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准备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与《资本论》直接相关全部手稿和刊印稿,都以原文的形式在历史考证版中悉数发表,使人们有缘窥得《资本论》手稿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谢玉申 《学理论》2010,(29):279-280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05课程改革方案"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整体,形成一个系统。怎样突出系统的特征,发挥出系统的功能,达到整合这门课程的目的,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路径、新方法,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与河北大学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暨微电影教学研讨会"于2016年5月7日在河北大学召开。相关领导莅临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8,(11)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大班教学和大学生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问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运用想要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和深度性;问题教学要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要将案例导入作为问题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6)
CDIO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通用模式。介绍了CDIO理念,并分析了将CDIO教育模式引入《消费者行为分析》教学的可行性,基于CDIO模式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了《消费者行为分析》教学改革借鉴CDIO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资本论》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运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当前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了两门选修课:《〈资本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资本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我们请他们在本刊介绍他们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体会。孟氧同志的文章已于第三期发表,现再发表胡钧同志的文章,供正在进行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艳茹  杨勃 《学理论》2012,(8):174-175
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入,近几年,全国各高职院校均尝试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或"以项目为载体,任务导向"的教学改革。以《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改革项目为例,将项目管理的概念引入课程改革项目中,有助于提高课程改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图形算量软件应用》课程,是本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新增"过程性知识"培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软件加快算量流程的能力。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有限的课堂内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软件操作、应用技能,是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图形算量软件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开 《理论视野》2014,(2):23-26
本文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例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条不同道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简单范畴"和"具体范畴"、对"劳动一般"的不同理解、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7)
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与《1857-58年经济学手稿》两个文本的共通点之一是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且《1857-58年经济学手稿》的撰写正是从马克思对蒲鲁东派的批判开始的。在"巴师夏和凯里"部分里,马克思在历史方面对巴师夏的批判与对蒲鲁东的批判如出一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再次批判了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并阐明自己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在"货币章"中,马克思通过对蒲鲁东主义者达里蒙的批判,揭露了蒲鲁东派"劳动货币"幻想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唯物辩证法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指导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正是运用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改造了旧的政治经济学,创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学。《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是把“矛盾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突出范例。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政治经济学著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认真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是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理论发现:一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依据新的实践经验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判断,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旧观念,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因此,可以说《决定》是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决定》究竟在哪些方面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有重大发展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学批判"一直是马克思著作的核心论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揭露了人的存在的二重性,而且深入到"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构性机制",揭露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抗性"交换,资本成为"一种普照的光",个人现在受资本的统治。所以,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并不是"提出一种全新的、独特的经济理论",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揭露"物和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纯哲学语境的理解方式使近百年来的研究者多认为《巴黎手稿》的主题思想是人道主义及异化劳动理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同,研究者在对《巴黎手稿》的评价中形成了成熟论和不成熟论两种代表性观点,皆与《巴黎手稿》原生态思想不一致.《巴黎手稿》原生态语境是经济哲学,"经济"内容无法绕开,主题思想是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巴黎手稿》中存在诸多理论缺陷,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的问题:费尔巴哈哲学的改造问题、人化自然辩证法问题、私有财产资本化的内在机制问题、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异化劳动理论的政治经济学论证问题和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问题.理论缺陷的存在促使马克思继续在思想上进行探索,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篇文献一样,《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也是弥补《巴黎手稿》理论缺陷的标志性文献.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后,有鉴于许多干部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了解,不懂得经济发展规律,毛泽东一再提出中高级干部要认真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过程中,毛泽东结合自己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同时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他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难免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