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光华  马翠英 《学理论》2013,(22):110-112
国内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焦虑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宽泛、划分类型的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支持、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1840-1949)的研究范围、主要内容、基本线索及基本方法等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需要继续对其进行研究,特别需要探讨其研究范围、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处理思想史与实际历史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生活的变迁都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实质上是中国的近代化。它具有变化急剧、参与变革的力量复杂、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分析这些特点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中国的近代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4.
与中国的经济转型相比,中国的社会转型远不如前者成功,存在许多值得争议之处。为此,首先需要明确社会转型的四个前提约束条件。在这样的前提约束条件之下认识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目标模式,就需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做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其中一个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事业的性质,前一段社会转型出现重大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沿用经济转型成功的理念指导社会转型,由此出现了重大偏差,忽略了社会事业自身的三种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杨威 《理论探讨》2005,(6):55-56
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转型绝非偶然,而是有其诸多动因的,既有内在的经济原因,也有外在的思想文化冲击等方面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救亡图存”的政治任务以及挽救民族文化危机的历史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6.
7.
马勇 《团结》2011,(4):28-30
《团结》杂志倡导对启蒙问题进行一次专题讨论,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只是笔者的专业在历史,只能从历史的向度就启蒙问题谈点浅见,而无法结合丰富火热的现实生活。从历史的大背景说,启蒙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太久远。在西方人来到中国之前,中国社  相似文献   

8.
李磊 《学理论》2012,(10):146-147
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寻求更大市场,中国成为其理想目标。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从鸦片战争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就在寻求救国富强之路,先后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辈。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找到了一条真理之路,中国从此走上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步很晚,它不是中国教育的自主演变,是在国外的炮火中借鉴与模仿的道路上艰难起步的。在这漫长的历史路程上经历了借鉴与照搬日本的高等教育体制,到取自美国的借鉴,最终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的全部模仿和当代以美国引领时代的发展路程。无论这个路程是对还是错,在这当中都伴随着历史特定原因的选择,我们要总结经验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Civil Society(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由于这一问题与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的变迁密切相关,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拟对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研究状况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2.
纵观当前我国社会人们思维方武的现状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提升人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注重实现由真理性思维到价值性思维,由斗争思维到和谐思维,由平面的平等性思维到主体的结构性序级思维等三个方面的转变.只有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地科学化,才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从根本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伟 《行政论坛》2005,(4):12-14
在西方政治理念中,存在着对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关注。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自由主义与其他理论流派之间争论的焦点。到了现代社会,公共权力边界问题更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适性的理论问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即: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区分到公域与私域的分野;从权力的本性到对人性的不信任;从人类的自由本性到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新 《理论导刊》2002,(11):28-30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指出了其传统产业改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政党”本系外来政治词汇,在近代“合群救亡”声中传到中国。人们在对它的接受理解过程中,经历了由“群”而“党”而“政党”的转变。清末民初的中国人认为,它是由精英分子自愿组成的、具有高度政治道德规范的、长期稳定的政治组织。这种解释,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近代政党的公开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承接了中国传统“君子之党”的公义精神,并对两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一时期革命党人对“政党”问题态度和认识的转变,反映出“政党”在中国社会最初得到认同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4)
本文立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程度进行分析,提出当前生产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当代高速发展的生产力状况的观点,并在较系统分析当前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革形势基础上,以历史唯物论为纲,对当代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新转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理性分析和前景描述。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由外而内的现代化进程也在艰难行进。自1895年肇始,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人性的思考,人性解放的大幕缓缓拉开,"人的觉醒"一步步深入。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人性解放的高潮来临。当然,近代中国"人的觉醒"的局限也很明显。戊戌变法只看到了"民权",尚未重视"人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在于没有继续探讨人权、理性、制度保障等深刻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古代社会的法治还是现代社会的法治都是法治的一种类型,但它们在基本精神、社会基础、文化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尽管古代社会的法治类型已经成为历史,但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产生,具有其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基础。农耕社会的自然经济基础、宗法血缘制社会的政治基础、关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文化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贪贿盛行的社会现实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廉政价值取向的君本性与廉政价值的工具化、廉政实践主体的单一性与实践基础的薄弱性、廉政实践模式的德治主导性与廉政治理的人治化等,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本特征。实现传统廉政文化中廉政教育文化、古代清官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廉政监督文化和反腐惩贪文化等主体内容的现代转化,对于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略论传统中国的乡村控制与村社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传统中国的乡村控制和村社结构进行了简略评述,认为在传统中国,专制国家虽然希望把自己的权力延伸到乡村社会之中,但受交通、通讯和行政管理水平的限制,在事实上不得不利用乡村社会中的权威资源实施支配与控制。地方精英的成份和功能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用“自治权”、“士绅社会”等概念加以概括。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是由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各种组织机构和个人关系构成的,对此必须综合地、辩证地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