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核心和根本的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在制度创新,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36条专门部署"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充分表明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可分解为相辅相成、各有侧重的三个方面——反腐败体制创新、反腐败机制创新与反腐败制度保障,它们分别指向"谁反腐败"、"怎么反腐败"、"凭什么反腐败"这三个问题。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突出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重点,强化法治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36条就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部署,特别是重申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今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开会审议通过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步骤举措等.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当前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明确“两个责任”,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说,落实“两个责任”的要求,其当务之急是要强化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4.
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纪检新模式,是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新道路。通过前期理论探索,结合互联网技术,突出监督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精准聚焦发力,探索建立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集数据收集、数据抽取、数据诊断、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智慧数字纪检平台系统,充分发挥其对生产经营、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今后哈尔滨市的文化建设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几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有针对性地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哈尔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张立维 《学理论》2008,(23):42-43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政府管理创新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多次讲过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镇政府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大于政治职能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乡镇政府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直接导致了乡镇政府根本没有财力和精力去从事农村公共服务活动,所以,有必要对乡镇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创建“法治—服务型”乡镇政府模式符合中国农村现在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其具体策略是:精简乡镇政府的机构;改变官僚体制的层级节制原则,并在更多的层面上赋予乡镇政府相应的权责;实行党政合一的乡镇领导体制;将“法治—服务型”治理理念纳入乡镇政府改革中,最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丰富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常鸿 《求知》2008,(10):41-43
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在构建以“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司法机关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于2004年底提出了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诉讼收费制度、检察监督体制、劳动教养制度、监狱和刑罚执行体制、司法鉴定体制、律师制度、司法干部管理体制、司法机关经费保障机制、有关部门、企业管理“公检法”体制等10个方面35项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9.
汪军 《理论参考》2008,(8):13-14
改革开放以来的权力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整,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权力的结构性调整与制度性创新的目标以调整国家与社会的权力结构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体现着一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责任政府的建构程度和政府绩效水平的高低以及国家的治理水平。因此,在推进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以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作为突破口,从而加速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最终达到建设民主、透明、负责、高效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官员贪腐现象呈现出贪腐金额攀升、贪腐指向多样、贪腐手腕隐蔽、贪腐分子结盟等发展趋势特征。"制度性腐败"的存在、"制度虚置"与"破窗效应"及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制度排挤"与"制度替代"等是其制度生态原因。遏制当前官员贪腐发展态势除坚持高压反腐不动摇外,需要扎密扎实制度笼子,形成制度化反腐、法治化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党内纪律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在"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题下启动的监察体系改革,其内在逻辑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对监察部门自身的监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国家监察体制的推进对于完善监督,实现监督体系现代化、推动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与国际反腐机构的合作有积极作用.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改革必将使国家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走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曾保根 《学理论》2012,(27):40-41
网络反腐是近年来我国反腐败领域的新鲜事物,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尚不深入;况且,学术界对网络反腐的功能及其运用褒贬不一,存在理论分歧.现有研究成果聚焦于网络反腐的法制建设和网络反腐的过程规制等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从发展程度来看,当前我国网络反腐主要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反腐.为此,从体制、法制和机制“三维一体”的制度结构视角,在对网络反腐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廓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体制、法制和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了当前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创新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4.
就当前国内腐败发生和治理机制来看,法治反腐是制度反腐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体现,而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并提升反腐实效,可以借鉴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化思维,参照其方法论,将生态化理念与法治反腐相结合,实现法治反腐生态化。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和维护法治反腐体系内生态,提升反腐制度和法规的执行力,还有利于增强和维护法治反腐体系的外生态,增强反腐合力。法治反腐生态化的实践理性应当体现在: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法治反腐系统结构;建设"生态环境",维护法治反腐生态场域;注重生态分化,建构权力生态;建设人本生态,实现法治反腐实践中人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5.
董艳玲 《理论视野》2023,(10):38-43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国应着重围绕以下三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经济和金融共生共荣的关系要求二者必须良性循环,以货币政策目标为重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二是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和衍生品供给,创建中国式“粉单市场”,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着重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和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6)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民警培养和成长的摇篮,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公安教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公安教育模式与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之间的不适应日益凸显,公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公安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对策,以期能够为公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7.
高金明 《求知》2009,(4):30-32
一、强化廉政建设,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1.廉政建设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适应滨海新区大发展的需求.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需要干百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抢占高职教育的制高点.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已经在全国23个省区进行了尝试,但仍未出台完整、系统的指导性政策,对于其整体制度设计的研究则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只有以改革的设计原则为指引,以改革的制度框架为支撑,以改革的制度内容为内涵,以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为保障,才能够确保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健康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改革成效,才能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力推进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网络反腐的勃兴,网络也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改变着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态,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一些腐败事件正在拷问制度反腐的底线.一、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倒逼动力为改变滋生腐败的宏观制度环境和结构,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了“国法”和“党纪”两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但是,制度反腐任重而道远,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作为防腐反贪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没仃入法、作为新时期反腐侣廉利器的金融实记制信用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停留在表面等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