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民主》2020,(5)
正【提案背景】残疾人是社会成员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也是最重要的扶贫对象。当前,残疾人群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经济快速发展而残疾人实际就业率仍较低。虽然《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但有的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为残疾人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二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造成残疾人即便能够就业,所从事的工种收入也相对较低,导致残疾人面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
巴志鹏  袁婷婷 《学理论》2013,(22):99-101
中共指导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强调重视和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残疾人口有8千多万,但近些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残疾人的就业率却不尽如人意。教育水平低、法律制度不健全及落实不到位、就业观念的落后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当下残疾人低就业率的局面。完善残疾人教育体制、实现残疾人就业由"救助型"到"发展型"转变、加强有关残疾人就业保护的法制建设和促使残疾人向"独立人"转变等则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松华  王娇艳  陈洁 《学理论》2010,(3):109-111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因为基础相对薄弱,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残疾人高等教育布局、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与就业、残疾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在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特殊教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残疾人初中以上教育特别是特殊高等教育依然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议转变教育观和残疾人观,积极发展特殊高等教育特别是特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落实残疾人教育与就业支持政策,促进残疾人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残疾人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时代契机。"新时代"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环境、更为优质的社会服务、更为安全的社会保障和更为便捷的知识服务平台。新时代残疾人教育也存在薄弱之处,残疾人的接纳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选拔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远程教育实践型教学资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残疾人教育有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为推进残疾人教育伟大工程,要以包容、公正的态度积极接纳残疾学习者,不断完善残疾人法律政策,探索特殊人群远程教育规律,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3)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是检验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成败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来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问题,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采取对策如下: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就业中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高校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7.
残疾青年是指由于心理状态、生理功能、解剖结构的异常或丧失,而导致其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人的方式从事某项活动的能力,因而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充分发挥正常作用的青年。自从人类社会出现迄今,戏疾人一直伴随着健全人同时存在。残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灾害、事故、战争、贫困、犯罪、迫害、遗传、污染、中毒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但至今尚不能完全消除它,残疾人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对部分人口进行剖面抽样调查的结果,当今全世界残疾人的数量约为五亿以上;在多数国家中,残疾人约占人  相似文献   

8.
申芸芝 《学理论》2013,(14):278-27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残疾人的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其发展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美国相比,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尚有差距,对策建议是:健全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加快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加强师资培养;加强残疾人大学生教育质量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进程中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和意义 按我国的残疾标准,现有残疾人5164万人,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则有残疾人近1亿人,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家庭及残疾人本人对教育的要求越高。但目前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在数量、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残疾人教育与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严重地不相适应,师资、经费、设施等亟待改善,许多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至今还相当薄弱甚至仍是空白状态。全国有残疾的学龄儿童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多,  相似文献   

10.
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理应为残疾人的保障买单。昆明世界蝴蝶生态园"小人国"自主管理、自食其力,集中培训、统一就业,广泛合作、共同保障的经验做法为我国残疾人的保障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并进而启示我们:在残疾人保障事业中,应该积极倡导政府引导、企业担责的保障模式,通过创造条件、实现价值,健全保障、共创和谐的保障途径,共同促进残疾人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津市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各高校为延伸教育"手臂"大都在不同区域建立新校区,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形成了多个高校毗邻而建的"高校教育园区",这些高校研究基地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辐射群,但在新校区聚集区却存在大量的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薄弱区,这就形成了高等教育"隆起带"周边包含基础教育"贫困带"这一"怪状"。本研究在于把握天津市各类教育迅速发展,逐步形成"天津大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上述"怪状",调节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天津各类教育的一体化、特色化、现代化、持续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市场化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层面的问题也有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主要从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角度阐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作为市场和学生的中介,同时肩负着培养、教育学生的职责,如何通过优化高校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就业乃至推动社会进步是目前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就业政策是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存在一系列主客观障碍,急需从培育社会文化氛围、提升残疾人自身素养、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法治和发动社会力量等多角度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第四季度起,上海将制定招录计划,在市级机关试行残疾人公务员特殊职位招录。在此基础上,2014年将集中组织一次机关残疾公务员专项招录。今后,上海将把残疾人就业纳入公务员招录常规工作计划,每年推出一定数量的机关公务员岗位用于招录残疾人就业。按照相关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均须按在职职工1.6%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15.
也谈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玲楠 《学理论》2009,(9):184-185
始自1999年的高校扩招,历经近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显露出“就业危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高校的就业教育,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环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刘银凤 《学理论》2013,(17):293-294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的发展,创业教育成为热点,而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的形势下,从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及学生特点出发,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行"专业+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对顺应教育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促使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健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必须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实施残疾人劳动保障型就业,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特别保护就业与市场竞争就业的平衡机制;重点是抓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根本是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残疾人素质和就业能力;基础是尽快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援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身处制造业转型关口的大量中国制造业企业,却遭遇着无法招到高素质工人的困境。毫无疑问,只占高等教育知识结构10%比例的职业教育发展过于滞后,导致了上述"尴尬"的存在。对此,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的教育部并非没有被触动。3月22日,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中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8,(11)
大专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中高等教育层次,与高等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当前社会对于人才整体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大专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另外,大专院校极少开设专业的职业课程培训,导致大专生在就业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本文主要研究大专生择业心理问题,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实际情况分析,提出能够有效解决大专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推动大专生顺利就业,并为我国大专院校就业教育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雪 《学理论》2014,(4):197-198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不断地涌现。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家庭的和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的路径探索,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