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7世纪到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期间又带回具有唐朝特色的物品即唐物。所谓的唐物具体是指唐宋时期传入日本的香料、陶器、琉璃、纸、测量工具、书籍、药、茶等物。这些物品作为媒介由遣唐使带回日本从而传播了以唐宋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同时构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中日文化同根同源,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发展繁荣了东亚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宝库。中日两国友好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也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中日关系发展历史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在中日友好的轨道上,两国共同利益才会不断地交融扩大,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教育目的与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总体上是一致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的教育目的与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之间存在着矛盾。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赵志刚 《学理论》2012,(24):122-123,135
中国的史书中出现了很多有关中日交流的记录,其中也有不少了有关日本语言文字的记载。特别是中日对音资料不仅是研究日语的珍贵史料,同时作为汉语方言资料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资料除具备文化上的意义,更为两国人民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提供了语言的保障,使其他形式的文化交流得以实现。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中国人要了解外国的主动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中日对音资料的具体内容至今尚未被弄清。国内的语言学家应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料,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贵平 《学理论》2009,(17):119-121
刑罚执行的目的就是将刑罚从未然状态转变成现实状态,但是刑罚执行是对已然的犯罪而言的,这必然与刑罚的目的不同。从当前的刑罚执行活动中归纳出了惩罚、阻止再犯罪、震慑与教育和矫正。  相似文献   

6.
刑罚的目的是刑罚理论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不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刑罚目的的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当前我国理论界对刑罚目的存在争议的分析 ,在传统学说的基础上 ,认为我国刑罚的目的应当是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关于幸福的内涵,伦理学者和思想家争讼纷纭,见仁见智,但基于我国老年保障的现实,更需要借鉴罗尔斯式制度正义的幸福论。幸福应当成为老年保障的终极目的,在于幸福因自身原因能成为终极目的:幸福是自身就值得欲求的目的,幸福是自身就能满足的目的和幸福是具有蕴涵性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3)
中国、日本、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变动。中日、日俄、中俄在历史上有着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这些已经有许多学者做过十分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介绍冷战后中日俄关系的发展,并就当前形势和问题对此三角关系的微妙变化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9.
刑罚目的之价值是刑罚目的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刑罚目的的价值是在厘清刑罚目的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解和辨析其价值,以期更好地体现出其惩治犯罪、预防犯罪、维护法益之诉求.  相似文献   

10.
论金融诈骗的非法占有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占有目的是所有金融诈骗犯罪所必须具有的主观要件,认定行为人这一主观心态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非法占有目的”的基础上,再针对刑法条文的不同规定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6)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特别是春秋时期的私人讲学的兴起和繁荣,各门各派的教育思想都百花齐放,教育目的不尽相同,但却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教育思想。这些丰富而鲜明的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当时的教育内涵,而且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席颖 《学理论》2009,(27):266-267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决定着人的培养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确立了基本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依据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及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行贿罪规定了明确的犯罪目的:"谋取不正当利益"。但是未把"谋取正当利益"纳入刑法惩处的范围,这是不妥当的。这样的规定有很大的不合理性:不利于处理受贿罪的关系,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并将对社会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真正具有学术意义和比较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始于竹内好为代表的中国文学研究会的同人。继竹内好之后,关于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加起来,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章涉及这一论题,进入八九十年代这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真正具有一定理论建树和思想深度的研究并不多见。而相比之下,伊藤虎丸的研究以其宏阔的思维视界和独到的理论深度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没有能够准确地阐释现代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本质特征,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后果。重构后的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仍应具有二元性,即在保障人权的同时,控制犯罪;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则需强调人权保障优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发展目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和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理论的极大丰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加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客观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7.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关键,需要单独子以证实,其产生的最后时间界限是透支之时.在司法实践中,应采用推定的方法,综合案件全部客观事实加以具体认定.  相似文献   

18.
李铭 《学理论》2012,(35):215-216
孔子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孔子人性论的理解,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或圣人,把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其教育目的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将发现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其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教育目的则是人性论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侯秀如 《学理论》2012,(25):102-103
目的解释法可以克服法律形式主义墨守法律条文含义的局限,但也存在主观性和任意性的弊端。由于司法制度内和制度外因素的限制,事实上法官在运用目的解释时并不是随意的,因此应该承认目的解释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同时引导法官在法治轨道内正确运用目的解释法。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中日两国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可以发现我国在硕士研究生的选拔制度、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研究生的管理和考核等方面都和日本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改善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对策有:改革选拔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研究生教学监督管理考核体系,实行淘汰制;加强科研及论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