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进入新时代,干部"干什么""怎么干"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干部考核"考什么""怎么考"需要从制度层面作出调整。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选得不准,有的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一些地方干部不提拔不考核、班子不换届不考核,一些干部庸碌无为当"太平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考核工作不扎实,没有把功夫下在平时,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之年,对一些领导干部岗位进行调整,自然涉及到一部分同志的"进退留转"。这个时候是对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的考验,直接考验着每一名同志的党性觉悟、思想境界与胸襟气度。作为领导干部,面对"进退留转",要以积极坦然的心态去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3.
<正>为官一方,遭遇群众挑刺,碰到舆论揭短,是动辄发怒,拍案而起,还是静心听取,认真处置,可以看出一个执政者涵养的高低、气度的大小以及执政能力的优劣。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干部代表不回避"敏  相似文献   

4.
正清原满族自治县坚持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建立健全干部激励、考核和约束监督等机制,严厉整治干部"不负责、不作为、不担当",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了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一是畅通"出口",增强危机意识。清原县出台了《调整不胜任现职党政领导干部办法(试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0,(7):11-11
<正>《求是》2010年第6期让吃苦的干部不吃亏让吃苦的干部不吃亏,首先就要关注吃苦的干部。在工作中肯吃苦的干部,他们往往勤于埋头干事,而不善于表白自己和四处张扬。作为领导干部,应时刻关注哪些干部在"做事"、哪些干部在"做秀",哪些在  相似文献   

6.
正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明大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为要求,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其中,"明大事",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想干事",就是在各级干部中倡导凡事首先要想干,只有想干才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会干事",就是激励干部练就真本事、硬功夫,堪当大任、  相似文献   

7.
正三都水族自治县委总结提炼出了"五当五不"的"干部当家"脱贫攻坚模式,旨在用干部的"智慧本领"弥补贫困群众的"知识短板",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以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委总结提炼出了"五当五不"的"干部当家"脱贫攻坚模式,旨在用干部的"智慧本领"弥补贫困群众的"知识短板",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常健 《廉政瞭望》2021,(7):40-41
干部选拔任用要"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所谓"能者"和"庸者",是相对于干部的任职能力而言,所谓"优者"和"劣者",是相对于干部任职的工作绩效而言。然而,干部自身之"能"却不一定总能转化为工作绩效之"优"。为什么会出现"能者不优"或"优者不能"的情况?选能力强绩效平,还是能力平绩效优?  相似文献   

9.
从"今天你吃了吗"到"今天你学了吗",随着"干部大讲堂"的火热开讲,金口河区机关干部们的生活方式和见面问候用语也在发生着新变化. 这些变化的原因何在?今年以来,金口河区在全区逐级开办以机关讲堂、专题讲堂、数字讲堂为载体的"干部大讲堂",着力解决过去在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愿学、不会学、不勤学、不深学的学习问题,在全区大兴"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快乐学习"的学习之风.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干部工作中简单以票取人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不注重分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把"民主推荐"等同于"民主选举",将得票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唯一指标,使干部考察考核、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调整考核"指挥棒",由单纯考核扶贫开发工作到把扶贫实绩与干部升降奖罚挂钩,引导干部"真扶贫"。干部不抓脱贫就要"挨板子",说不定还要丢掉"乌纱帽",四川把官员的"乌纱帽"和困难群众的"贫困帽"紧紧地绑在一起,倒逼广大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贫困帽"决定"乌纱帽"这是制度的创新,运用好这项制度,重在精准评价干部业绩和脱贫的成效,只有评价精准考核才有说服力,制度创新才能彰显生命力。毋庸置疑,脱贫攻坚战是一个"硬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日常考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按照新时期对干部考核整体工作的要求,干部日常考核还存在以下四方面差距和不足:一是落实不够。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负责干部考核的同志多数时间"浮在上边",普遍存在"不换届不考核、不提拔不考核、不调整不考核"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问题出发,频频推出顶层设计,指导全盘。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就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改善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容错",本是工程设计术语,借用到干部管理上,是有明确针对性的。当前社会,改革环境还不够宽松,导致部分干部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态混日子。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解决干部"不敢作为"的问题。"容错",  相似文献   

14.
正从密切联系群众上察"勤"。基层干部的"勤"更多的表现在走出机关、沉下身子,为群众实打实的解决问题。但是从实际工作看,仍有一些浮在半空,参与实际工作少,接触老百姓少,不惹事也不干事的"太平"干部,仍然存在一些名义下基层,实则充当"特派员"、"联络员"两边来回跑、坐不下、呆不住、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因此,从践行群众路线中识别考察干部的"勤",要把干部是否常"接地气"、经常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从解决群众切身问题上察"绩"。考察识别干部的"绩",就要看干部为群  相似文献   

15.
<正>不拘小节势必难成大事,一个干部平时不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走上领导岗位后能够自觉遵纪守法吗?抓作风建设就应该从干部日常琐事和点点滴滴做起,干部有小错要及时纠正教育,以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广元市昭化区纪委将干部在平时工作中对待群众态度粗暴、处理问题拖延、与办案对象私下接触以及迟到早退、上班娱乐、缺会替会等容易忽视的"小节",纳入干部廉勤考评内容,使干部小处不敢"任性",养成"严以用权、谨慎从政"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12)
正干部"带病提拔",不仅直接损害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而且直接影响党风政风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政治生态。各级党委(党组)要从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战略高度,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干部工作的聚焦点、攻坚点,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不给"带病干部"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7.
<正>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增加了"动议"环节,以"动议"为选人用人工作第一道"关口"。组织部门要坚持"公、准、严",把好"动议"第一关,成为党管干部原则的坚定执行者。把握"公"字,出以公心、兼顾公平、敬畏公论增加"动议"环节,不仅让干部选任程序链条更加完备、透明,也强化了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的权重和责任。但再健全的制度,如果执行者不"公",也会变通走样、形同虚设。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必须牢牢把握  相似文献   

18.
正沂南县双堠镇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案例,做到两个"真诚面对面",以案明纪,转换出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由"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与预警的新动能。两个"真诚面对面",一方面是"问题干部"真诚面向全体党员的深刻"自我画像"。在发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专题党组织生活会议上,"问题干部"不遮掩、不回避,见人见事  相似文献   

19.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和前提,"失真"的考察结果,必将导致用人上的偏差和失误。要让干部考察"求真"而不"失真",在做好常规考察工作的同时,应重点盯好"三个圈"。一是盯好"生活圈"。"生活圈"考察的是干部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方面,看干部对自己的父母是  相似文献   

20.
风马牛干部",即刮风、拍马、吹牛干部。一是刮风。今天刮种植风,明天刮养殖风;今天大办企业,明天挖山不止;今天上马"五大工程",明天培育"八大支柱"……这类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花样多",但由于挂着思路清、办法新的幌子,很容易蒙骗人。"前官种柳平沙,后官换了梅花,新竹这官栽下,心惊胆怕,怕再来的偏爱枇杷。"小令中反映的封建官僚作风,就是今日某些刮风干部的真实写照。二是"拍马"。不把心思用在正事上,专事投机钻营,投上司之所好,整天不琢磨事,尽琢磨人,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你刚说准备出台一项农村政策,他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