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人,‘喂不熟’……”在官场上,谁如遭这样的评议,十有八九预示着谁的官运到头,将停止“进步”矣。 关于“喂不熟”一词,我的考证是来自“忠狗奸猫”之说。捡来的野狗,你丢给它一点食物,它便摇头摆尾,会为你看家护院;而捡来的猫,这种报恩意识要淡漠得多,即使天天“食有鱼”伺候,也未必能换来对你的忠诚,没准儿哪天就跑到待遇更高之家或又任性四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5):61-62
我是一名党员,喜欢文字工作,平时写些散文随笔、通讯报道,也经常见诸报刊,所以有幸被调到党委部门从事秘书工作。别看我能写散文,但我却不会写党内证明材料,请给些指教吧!——读者方明  相似文献   

3.
刘原 《廉政瞭望》2014,(4):74-74
偶看芒果台的《天天向上》,韩国籍的主持人小五说他小时候过年的红包都被他妈拿走了,完全不知下落。看到这段时我笑喷了,全世界的母亲都一个样子啊.我老妈也用过这招.今天说借点钱买米,明天说你开学要交学费了.因事涉温饱或教育这类大问题,我没法拒绝这税赋。于是,我童年时的那个浅绿色小钱包,每逢春节就会冒出~些崭新的钞票,像穿着新衣裳的住客,元宵刚过,它们就分批战略性撤退,我甚至不知道该到哪里捉拿它们。  相似文献   

4.
正新九:许久未发家信了,我亦未接得有家信,只有嗣女转来数语,云你尚能负担侍养你老母的责任,这是非常欣幸的。前阅报章,云湖南夏秋又遭旱灾,并如愿,毋烦挂念。你老母近状如何?全家大小怎样?各至戚家情形怎样?地方情形怎样?日用所需价格怎样?家中耕种畜牧情形怎样?务请你详细列表写告!我甚不愿意你十分闭塞,对于亲戚邻近人家也要时常走谈一下,讨论谋生处世的事,一切劳力费财的事,总要仔细想想。要于现时人生有益的才做。幸福绝不是天地鬼神赐给的,病痛  相似文献   

5.
你以为你是谁?□张书省接触一位省长秘书,我说你的担子不轻啊,他说,我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我很小心,我给自己写了一个条幅:“你以为你是谁?”每天看。一瞬间,我发现面前这位年轻人,可亲可敬。因为,人经常会忘了自己姓甚名谁。河南那个张金柱,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4,(1):40-40
正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现在是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  相似文献   

7.
正亲爱的姐姐:接到你三月十七日的信,如命写了一封信等人来转给你,当时药还未收到,后来我托人寄一信给你,那天很凑巧的送药的朋友来了,我还未见到他。照郑先生说他很慌张,一交了药便跑了,这样那封信便没有给他。从他手里接到你的三月二十日的信。你二十日的信我读了知道你替我不安,我很感谢你。但如果你有了工作,你便安心去吧,不必为了我,我自己会懂得去处理自己的生活。今后的问题,也只有候命吧。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界内部有一种说法,就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意思是说报纸上的有些报道,特别是工作性的报道,只有写稿的本人看和被写的人看,写稿人要看我的稿子发得怎样,被写的人要看看往自己脸上贴了多少金,至于其他读者是不会看这类报道的。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这应是没有争议的。但有时候,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往往会有意无意中忽略了读者,所以就出现了这种“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怪现象。笔者曾在一家党报的一版,看到过一篇关于写某市领导在新年春节期间看望金融系统职工的消息,消息的导语是:  相似文献   

9.
那天,是在《聂荣臻传》出版座谈会上,我见到了军事科学院战史部部长贺捷生。因为以前曾在电话里谈过,所以这次我就直截了当,说有人约我写一篇关于她的传记,已经拖了好长时间了。 这是她已经答应的事情。 我说我老找不到你。 她说会找到的。递给我一张她的名片,还专门写上了她家的电话。 在准备采访她之前,我读了一些有关她的材料。 1992年7月20日,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批准贺捷生晋升为少将军衔。 贺捷生,在女将军中也是很有传奇的一位。她的奇不是奇在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贺龙的大女儿,而  相似文献   

10.
笑对人生     
许多时候,生活的各种诱惑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飘浮不定,却又伸手可及,而当你终于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它时,它却如流星般转瞬而逝了。生命中的一切就如人的情感一般,当你陷进一段感情的时候,你总是无法让自己比平时更加理智些;总是会头脑发热,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甚至你不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只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让心里的那个人更加快乐而已。  相似文献   

11.
1946年秋,在晋西南战役实施过程中,我部在一个村里休整。有一天我到政治处去办事,看到政治处窑洞的土炕上,有一堆《晋绥日报》,我高兴地拿起几张看了一下,发现有一张报纸上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晋绥军区政委关向应病故及举行追悼的报道。我越看越爱不释手,就把这张报纸塞在挂包里,回连队后反复阅读,其中有一篇是晋绥军区贺龙司令员的悼诗《哭向应》。这首诗的全文是: 一生中最真挚的战侣, 你先我永逝了! 辞去了你亲手抚养的部队, 辞去了千百万人民, 还辞去了你的难友——云卿。  相似文献   

12.
落花     
黄昏时你还是好好的绚丽如仙子,在晚风中微笑无语。似在企盼又想挽留住什么。当时的涵义我不曾仔细领会。我只是匆匆地一瞥,又匆匆地走开昨晚一夜雨水涟涟。我的梦太凄楚,渗透了风声雨声和落花声。你披着粉红的外衣飘零,眼睛也一样雨水涟涟枕着泥土睡去。你资态安详我总相信你只是睡意太浓,明年春天你会醒来,那时节,还会有爱花人来。和我,再次踏上小径看你,在风中微笑  相似文献   

13.
逗呢     
正大一的时候竞选班干,同学特别紧张,上台居然说,我想竞选班主任......在网上买了一颗扣子,那天快递员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你买的是衣服吗?"我没想,就说应该是吧。只听见快递员颤颤巍巍地说":你买的衣服,我摸着只有一颗扣子,你的衣服被偷了。"昨天我在马路上碰见一个人,他用粉笔在地上写了:我好饿,求好心人给钱买点吃的。我看完扭头就走了,一会提了四个馒头过来。哥们看了我一眼,勉强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14.
中奖记     
王发财真的发了财。他买的体育彩票中了特等奖,奖金高达300万元。整整一夜,王发财兴奋得都未合眼。天一亮,他就来到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着兑奖。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满脸横肉的年轻人叫住了,“喂!你来干嘛?”“我是来领奖的。”那个年轻人拿过王发财的彩票看了看说:“现在刚上班,兑奖只怕还得个把小时。你要是不想等的话,把彩票卖给我算了,我还会多给你两万。”“卖给你?”  相似文献   

15.
石之风骨     
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石头的文章,可是由于工作匆忙,一直没有来得及想得太多,因而深度可能也还差些。现在写这篇文章,也不能说是完全想好了,只是自己心中有些感悟罢了。  相似文献   

16.
茅镇长看了总结的开头,就发起火来:“你胡扯些什么?有事实依据吗?”周秘书看到茅镇长手指的地方写着“在茅镇长的亲自领导下”,有些不解:这句话有什么错呢?以往的总结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相似文献   

17.
刮目看通州     
我脚下的这片沃土,是京杭运河的发源地。滚滚南去的运河水流淌了岁岁年年,却未能把这里的贫穷改变。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运河儿女大展身手。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这里就令人刮目了。看,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住宅小区如朵朵鲜花竞相绽放。告别昔日拥挤破旧的平房,转眼间圆了多少人安居的梦想!看,工业开发区星罗棋布,那是精心筑就的巢穴,引来的是无数金凤凰。创业者坚实的足迹,为这里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看,立交桥飞架,条条大路伸向何方?它们是彩带,连通了城乡。它们是一张张网,编织着希望和理想。看,丰收的喜悦写在农民…  相似文献   

18.
乡间岁月     
日子像一群羊,走过城市时,飞快;走过乡村时,一边走一边啃草,要走得慢些。城市里的人,上班下班,娱乐消闲,一眨眼就到了周末,回想这一周做了些什么,一片茫然。就像一群云做的羊从头顶上过,一点蹄声都没有。在乡村就不同了,大前天在西岭挖土种豆,昨天在东山给麦苗浇水,今天在果园里锄草,日子过得再糊涂,你也不会忘记。因为你一抬头就会看见,那天种的豆子出苗了,那天浇过水的麦苗抽穗了,果树开花了。那日子一个个都生动地留在麦芒上,挂在树梢头,还在很蓬勃地生长。城市和乡村对日子的感觉,当然就不同了。人生多风雨。城市…  相似文献   

19.
"你看,那就是公共自行车,你看这橙色的车身,果绿色的‘尾翼’,颜色搭配还挺喜气的。你看你看,车子前面还有放东西的筐子,多实用啊!"走出家门,老婆就拉着我给我指点,"这是我办的租赁卡,城区范围内任何租赁点都可随时取车还车,以后别动不动就开车、坐车,骑车多方便啊!"看到一排排黄绿相间的自行车整齐地停放在街边,仿佛向我招手,我有些心动了。持卡上前,把公交IC卡放在锁桩表面  相似文献   

20.
正"妈,快来看呀,我投递的稿件在《兵团工运》、《绿原工运》刊登了。""好事呀,以后没事的时候就多看书读报,再写写通讯稿件,这对提升你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帮助。"1月3日,我看到自己投递的稿件刊登后高兴地对婆婆说。在我眼里,婆婆爱看书,而且还上进。40岁的时候还上了兵团电大为自己充电。听爱人讲,婆婆读书看报的习惯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她看的书没有类别限制,烹饪技巧、礼仪、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