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1,(12):63-63
方成(1918-),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1946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漫画工作,1949年后历任《新民晚报》美术编辑、《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现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救亡。风华正茂的漫画青年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着巨大的生命与艺术激情,抗战漫画运动由此发生。他们以画笔作武器,通过创作大量生动感人的作品、成立漫画组织、出版漫画刊物、举办画展等,在动员全民抗战的浪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为中国漫画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丽 《奋斗》2013,(10):29-30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还形象地指出“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这标志着国家把文化创造、文化创意、文化创新提到了一个很高的角度。富裕县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和中国漫画艺术之乡,漫画艺术一直是其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当前,如何把文化创造、文化创意、文化创新融入到富裕漫画发展中,把漫画事业推向漫画产业化方向发展轨道,谋划好漫画文化这个大产业,叫响漫画文化这个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龙卷风 《当代工人》2011,(17):42-44
性征模糊的女人 2008年。一家美国报纸登了一幅漫画,是上半身光溜溜的希拉里。但见漫画里的希拉里面容俊朗,目光指向远方,犹如自由女神像;而光溜溜的上半身,是一对饱满的乳房。漫画的名字叫“领导美国的希拉里,仍是女人”。您不要想歪了,这幅漫画可不是出自淫秽画家之手而是希拉里竞选对手阵营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罗泱慈 《理论导报》2013,(11):34-35
笔者以“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为案例,分析漫画产业作为动漫产业发端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原创漫画的发展进程,找寻中国原创漫画未来发展道路中的困难与解决机制,提出图书杂志必经的发展趋势和作者、出版方、读者向“日本模式”学习需进行改革。此外,强调平台建设对于原创漫画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举例说明“有妖气”与视频网站、游戏厂商、动画电影片场等的合作,预示漫画产业今后在中国动漫产业及相关产业中发挥的巨大联动效用。  相似文献   

6.
戴树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成都市美协理事、美术师、高级职称。绘画30多年来,国画、速写,漫画等近千幅作品在全国30多家报刊发表,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和2000年全国大展,以及其他国内外大展,多幅作品获奖。  相似文献   

7.
漫画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形式,至今不足百年历史。方成自1946年开始漫画创作,时光已满一个甲子,先后出版漫画集、杂文集、漫画理论等著作30余种,应该称得上是漫画界的老前辈了。现虽已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作推出,可谓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8.
刘俊 《世纪桥》2009,(9):56-57
漫画是一种熔诙谐、机智、讽刺为一炉的绘画艺术,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8年抗战期间,漫画也跟中华民族一道,历经着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侵略与救亡的抗争。作为大后方的桂林,其抗战漫画运动围绕着“团结御侮”的时代主旋律,努力服务于全民抗战的需要,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开放局面。此种局面的出现,应该说得益于内外部频繁的交流互动,主要体现在国统区内部的汇聚、与解放区的往来、与沦陷区的交融渗透以及同国外美术界的交流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0,(13):54-54
前不久辞世的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1915---2010),以讽刺漫画闻名于世。他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后期以讽刺画为主。使社会上种种丑陋、落后现象都尽入其笔端,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其讽刺漫画中,有为数不少鞭笞时弊的佳作,至今仍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备受瞩目的《八人漫画联展》 在跌宕起伏的大后方抗战漫画运动中,1945年3、4月在重庆举行的《八人漫画联展》,是一次备受社会关注,民众欢迎,以及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影响深远的展览。  相似文献   

11.
叶浅予漫画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浙江桐庐人。自幼热爱绘画及民间艺术,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并与张光宇等创编《上海漫画》周刊,主编《时代画报》,发表漫画集《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等,  相似文献   

12.
叶浅予漫画     
《学习导报》2011,(6):63-63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浙江桐庐人。自幼热爱绘画及民间艺术,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并与张光宇等创编《上海漫画》周刊,主编《时代画报》,发表漫画集《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等,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1,(2):63-63
华君武(1915年-2010年),我国著名美术活动家、漫画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浙江杭州。70余年来,华君武创作漫画几千幅,出版漫画作品集20余部,被誉为"当代中国漫画的旗帜"。他的漫画作品,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后期以讽刺画为主,富有幽默感。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名为“漫画战”的影响广泛的抗日漫画运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漫画战”中,数量可观的漫画家群体开展地域广泛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特点。时间上,抗战初期应运而生,抗战相持阶段深入发展,抗战后期开辟抗战建国的新主题;空间上,在国统区曲折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则持续走向高潮,“极一时之盛”。抗日“漫画战”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值得当前在开展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工作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怎堪重负》是著名漫画家朱根华针对人们关注的热点人口膨胀问题所作的构思新奇、手法夸张、寓意深刻的力作。作品最初发表在1989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今天读来,仍感到韵味无穷,发人深思。漫画的标题《怎堪重负》可谓点睛之笔。它形象地揭示了“人口列车”因超速行驶而造成的人口膨胀,给人类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巨大压力。关于以人口为题材的漫画不少、但这幅作品的立意和表现手法却独辟暖径,与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毫无雷同之处,给人以突发奇想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作品深得著名漫画…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7.
反暴利,在混沌中推进本刊记者韩昱莫衷一是反暴利1995年8月31日的《北京科技报》上,有这样一幅漫画:男的提着手袋,低头前行,女的拿着一盒“云南白药”,急忙追上,叮咛:“去商店别忘带这个”。标题曰:准备挨刀。这幅漫画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种世象:“宰客”...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6,(7)
正黑龙江省地处边疆,漫画艺术相对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漫画名家,因此黑龙江省漫画在发展初期大力开展群众性业余漫画创作活动,藉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黑龙江省漫画的核心成员和主要创作者,始终在一个"聚"字上下功夫,力争通过各种方式,使之产生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团结全省老中青作者,为振兴黑龙江省漫画创作做贡献。黑龙江漫画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两个重要漫画群  相似文献   

19.
杨建民 《党史博采》2011,(11):41-43
向往延安 华君武喜欢漫画,是在他上中学时期。在杭州读书时,他看到一些学生害怕打预防针的心理和神态,觉得有趣,便画出一幅漫画,在学校刊物上发表了。这使他的兴趣大大增加起来。不久,他以古代民歌为题,画出一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来。这幅漫画被《浙江日报》发表之后,还发给他一块大洋的稿酬,对一个中学生来说,这真是可以影响后半生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09,(19):27-27
“在中国兼漫画、雕塑、陶艺、工艺于一身的当推刘雍,创作集讽刺、幽默、装饰于一炉的又是刘雍。”这是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老先生对刘雍的赞誉。40多年来,刘雍纵横在漫画、陶艺、雕塑、挂毯、壁画、剪纸、书籍装帧等多个艺术领域。着力于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环境的交融,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出自这样一位大师之手的“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奖杯。具有什么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