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以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以下简称SWB)为研究主题,以青年保安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手段,旨在通过了解数名青年保安人员主观幸福感认知状况、自身主观幸福感状态、理想幸福感状态以及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体验程度的因素等,揭示出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本质。本研究一改传统对保安群体进行研究和关注的忽视,以及倾向于从心理学视角以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来研究主观幸福感所造成的不足,而以青年保安人员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方法来对保安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力求在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也不断影响着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本研究以主观幸福感为分析对象,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其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存在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具体而言,互联网使用影响了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能够提高网络资源、改变网络结构;并通过网络中蕴含的网络资源和其中的高地位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从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受。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北京、广州、昆明、沈阳、西安五所城市随机选取被试1773名,对当前城市青年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城市青年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探讨了城市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白领青年的人际关系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白领青年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工具性人际关系,从总体上看,处于负面状态.这种负面状态,巨大地消解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而白领青年与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处于良性状态.这种良性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增添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文章最后深入地探寻了情感性人际关系对白领青年主观幸福观产生正功能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3710名被试,探讨年龄与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十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对不同年龄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工作领域内影响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做了类属分析.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太大、工作环境不佳、工作前景不明、工作心态不好等,是消解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四大最主要的工作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北京、上海、天津三个超大城市为例,从“城市促进青年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青年特点和发展需求,构建了包括发展基础、宜业、宜居、宜育、宜乐5个维度44个具体方面的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得分。将2010—2018年CGSS微观数据与城市发展综合指数数据匹配,探究青年幸福感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测算城市发展的主观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城市青年幸福感呈不断提升趋势,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与青年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对不同阶层青年群体幸福感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为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其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应着力凸显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做好普惠型青年发展服务,聚焦青年迫切需求,在推动城市发展中提升青年生活品质,建立健全青年发展型城市动态监测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青年的住房状况和主观阶层认同是关系到青年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住房负债(包括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会显著降低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提高青年阶层认同向下偏移的概率;(2)“有房无债”的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显著高于“无房无债”的青年,但是“有房有债”的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与“无房无债”的青年并没有显著差别;(3)机制分析表明,住房负债主要通过降低青年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削弱青年的主观幸福感来影响青年的主观阶层认同;(4)异质性检验表明,住房负债对主观阶层认同的负向影响在城镇、教育水平较低、中等以下收入的青年群体中更加突出。本研究揭示了住房负债对青年主观阶层认同的深刻影响,拓宽了住房分层研究的视野,对青年的家庭资产配置、债务管理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访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对18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深入访谈,以探讨其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访谈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社会支持及工作因素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主要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家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胡蓉 《青年探索》2016,(5):25-33
在当下中国社会,住房成为了青年中间阶层在都市生活中面对的主要压力之一,住房既在客观上影响其生活方式,也在主观上影响其生活感受。为了研究住房产权、住房消费、住房条件等住房状况与青年生活幸福感间的关系,特以广州青年中间阶层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构建认知取向和情感取向模型,对幸福感内部结构要素进行细致分析,以最终揭示住房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从幸福感总体模型来看,住房状况是影响青年中间阶层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住房产权对总体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住房消费压力则会显著降低幸福感,住房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曲线关系。从幸福感结构分析模型来看,住房因素对于情感取向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住房状况主要通过影响青年中间阶层的地位认知来对幸福感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物质帮扶的同时也需要精神帮扶,在对重庆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得分远低于普通的大学生群体,其影响因素有家庭经济收入少、社会关系狭窄、价值取向的错位等多个方面,从净化社会大环境、抚助资助体系、培养健康人格等方面着手,有助于提升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高房价压力下的城市青年心理焦虑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房价在给经济基础薄弱的城市青年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住房的焦虑、抑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青年的主观幸福感,甚至引发反社会情绪.对于这些心理问题,城市青年与社会需要进行积极的控制与调适.  相似文献   

13.
韩美玲  束然 《人民论坛》2012,(35):168-169
近年来,幸福感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新生群体。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企业、个人与政府四个视角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这一群体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增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大学生因其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特征,成为国内心理幸福感研究的重点群体。以知网数据库文献为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现状、研究焦点进行的分析研究发现,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成果呈增长趋势,相关研究热点集中于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等的关系。比较国内外研究情况,未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可以从本土化、跨学科以及积极干预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黄伟 《求索》2011,(6):183-185
主观幸福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培养良好的主观幸福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 B)为研究工具,对重庆10所大学2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形形色色的996工作制现象折射的在职青年超时工作问题,是当前劳动力市场讨论的焦点,厘清在职青年超时工作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社会心理后果,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全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在职青年存在客观加班,四成主观感受到加班,但近三分之一是被迫加班,四成是无偿加班。超时工作在男性、教育程度较低、资源与劳动密集行业、外资合资企业的在职青年群体中最为严重;但知识技术行业、非生产人员、非外资单位中无偿加班比例更大。工会降低了客观加班和自愿加班;签订劳动合同强化主观加班和有偿加班。工作自主性对减少主观加班和强化自愿加班发挥积极作用,工作生活空间一体化"引诱"在职青年自愿延长工作时间。在职青年的加班同样遵循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超时工作尤其是无偿的、非自愿加班显著降低在职青年的幸福感、获得感(职业获得)、安全感(身心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占军 《新东方》2004,(11):19-24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社会及个体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西方对其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历程。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和学界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主观幸福感问题也引起了国内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拟考察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性  相似文献   

18.
现当代中西方幸福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当代西方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幸福特别是个人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幸福的概念、幸福与快乐、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幸福的要素和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认为幸福和快乐是相互关联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两个概念.现当代西方主要有禁欲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科学的幸福观.中西研究指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等.  相似文献   

19.
企业青年员工工作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李志 《青年探索》2006,77(1):28-30,42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青年员工工作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较低;不同性别的员工工作幸福感存在差异。影响青年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人际协调、自我实现、组织认同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幸福感不足会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影响到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提升基层公务员心理资本,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保证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促进政府成功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