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源 《政策瞭望》2007,(7):56-56
春秋时期,晏子被派去治理东阿。三年后,齐景公召他回来狠狠责备了一番:"我原以为你能力很强,才放心将东阿交给你治理,没想到你搞得一塌糊涂,我非重重处罚你不可。"晏子  相似文献   

2.
明代张居正曾说过一句颇有辩证思想的话: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近读晏子治阿的故事.恰好可作为这句话的注脚。据《晏子春秋》记载:当时尚未成名的晏子被齐景公任命为东阿的地方官,三年以后,晏子的坏名声就传遍了整个齐国(“毁闻于国”),齐景公很不高兴,决定免去晏子的职务,晏子请求再干三年,并保证一定会得到国人同时称赞(“誉闻于国”)。景公答应了他,三年以后,果如晏子所言。景公非常高兴,决定大大奖赏晏子,晏子却推辞不受,并明确指出:过去治理东阿,因为修筑道路、举贤任能、…  相似文献   

3.
《干部人事月报》2011,(10):92-92
晏子位居宰相,他辅佐齐王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晏子有一位下属叫高缭,为官三年,从未做过什么错事,但有一天晏子却把高缭给免职了。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觉得这样不合情理,都来劝阻。有的说:"高缭侍奉先生三年,向来都是言听计从,并没出过什么差错呀。"有的说:"按常理,高缭做官满三年,又没有过错,  相似文献   

4.
《晏子春秋·外第七篇》中记载齐景公曾让晏子去治理阿县(今山东省境内),晏子干了三年,绩效很显著,但景公责怪他“治而乱”,晏子于是“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期至,景公迎而贺之。这时晏子道出了前后不同的个中秘密:“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贷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彼池之鱼,入于权家。”  相似文献   

5.
据《说苑·臣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有一天突然辞退了在他手下当门客(幕僚)三年之久高缭,其他的士大夫对此深感不解,问道:“高缭在你身边做事三年,从没办错过事,你不给他奖励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将他辞掉,这样做太不合情理吧?”晏子回答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弹直,用斧头来  相似文献   

6.
成石 《中国人大》2013,(20):6-7
《晏子春秋》给我们讲述了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头三年,晏子治理东阿,后门全部关死,贿赂根本就没有。池塘里的鱼都造福穷人了,老百姓没有挨饿的。但是.景公召而数之日:“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相似文献   

7.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卓有建树的政治家,以励精图治而闻名天下。近读《说苑·臣述》,对其中一篇《晏子逐高缭》短文颇有感触。文章大意是:有一位名叫高缭的人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要辞退他。晏子左右的人为高缭鸣不平,晏子说:“我晏婴  相似文献   

8.
中文月课     
中文月课Yanzi多年以前,齐国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在都城大门旁边另开一扇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他说:“出使到狗国的,从狗门进。我现在出使楚国,不该从这扇门进。楚国的礼宾官只好引导他从大门进入楚国都城。晏子见了楚王,楚王问他:“...  相似文献   

9.
听话有心     
浏览古书,忽然想到听话有心这个题 期,梁漱溟要求改善农民待遇,说城市工目 。 人在九天之上,而农民却在九地之下。毛 一则记录晏子的故事叫“莫三而 主席当众斥责他自以为比古代四大美人还迷”:晏子访问鲁国,鲁哀公问道:“俗 美,“但是对我来说,你很丑陋”。历话说'凡事不和三个人商议,就要迷惑'。 史终于证明,即使是毛主席这样的智者,而今我凡事都和全国人谋虑,可鲁国仍难 一旦离开了谦虚谨慎,也就不容易听进梁免于乱,这是为什么?”晏子一语中的: 先生的一番为国家计、为民众计、同时亦“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但他们都异 为新政权计…  相似文献   

10.
近读《孟子》,看到一则趣闻:齐王想见孟轲,派人上孟家传话:我本应该来看你,但是感冒了,不能吹风。如果你肯来朝,我便也临朝办公,不晓得我能够看到你吗……齐王来请,这是天大的面子,但孟老夫子居然不去。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省里,公安厅厅长的官不算小了,到了这个位置,一般来说,应该是喜怒不形于色。个中缘由,不言自明。山西省公安厅厅长聂海舟则不然。聂海舟个已者说了这样一件事:“山西某县,三年里六名警校毕业生进不了县公安局工作,而这三年中,这个县公安局却不断地从社会上进人。我知道此事后,对该县领导拍案大怒:你不让我进,我就把你进的人全部清出去。”聂海身当时的情绪远比他叙述时激动,他是为这六名警校毕业生的遭遇不平,更是对地方上的官僚主义、不正之风愤懑情急之下,他也说了些‘过头”的话,诸如我的官比你大,你就得听我的,…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04,(8):58-58
从前,有个国王,他派一个大臣到地方去治理水患。 过了三年,国王听到全国上下都在说他派去大臣的坏话。国王十分失望,便把大臣召回王富,要免他的职。 “国王,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我保证誉满而归,如果那时还有这么多人说我坏话,你杀我头都可以。”大臣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12,(4):51-52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国君),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和“领导”相处方面,晏婴有着自己的一套主张。善于向领导推销自己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山东阿城镇)。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陆续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高兴,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谢罪说:“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5.
此城与彼城     
广州那次他来见我的时候,我正走出公司大楼,我们在花坛旁相视而笑,互相打量分别三年后各自的模样。他胖了一点。摸出一根烟,问我:“可以抽吗?”我说随便。他眼睛里的光华如同魔幻的小手抓住我的目光,一向如此,八年来没有改变,我们认识八年了。他说:“秦青抽烟吗?”我说:“不,他不抽烟也不喝酒。”秦青是我老公。他吐一口烟,嘿嘿一乐:“瞧,幸亏没嫁给我,嫁给我有什么好?”他连这调侃的性子都没有改。我心中有不可名状的柔情,不得不压抑的柔情,我说:“走吧,请你吃饭,叫上秦青。”我们三个是大学同学。他停下来,说:“…  相似文献   

16.
易靖茗 《台声》2013,(5):90-92
他对她说,“你虽不是我第一个牵于的人,不是我第一个拥抱的人,不是我第一个亲吻的人……但接下来的时光,我希望可以成为你遇到痛苦第一个想倾诉的人,遇到挫折第一个想依靠的人,成为你今后人生能够一直相伴的人,成为你心中唯一的第一的人……”这是台湾女婿古东隆给大陆新娘胡铁虹的美好承诺,之所以要说这段肺腑之言,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   喻某自当上市人事局调配股股长以后,发觉找他办事的人多了,拍马屁的人也多了。 1999年 6月,黄某通过其外甥找到了喻,给喻 2万元钱,说其儿子刚毕业,想买个工作指标。喻大手一挥说:可以,争取搞个进交警队的指标,黄某喜出望外。而后,黄某又先后三次共送 2万元给喻。同年 9月,喻的熟人李某找到喻巴结说:“如果有工作指标就请帮我买一个。”喻故意轻描淡写地说:“我有是有一个指标,是给我外甥的,他在上海分配了,我就让给你。”说得李某心里痒痒的。过了两天,喻打电话给李某,说其外甥分配好了工作,进房产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加强沟通     
《新东方》2004,(10)
我说鸡毛可以变成鸡,你信不信?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看见一片鸡毛被风吹上了天,于是,他对第二个人说:"有一根鸡毛飞上了天。" 第二个人只听了个大概,他对第三个人说:"有两三根鸡毛飞上了天。"  相似文献   

19.
晏子的车夫     
晏子.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很有名声的人物。《史记》上说他“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他为齐国的内政外交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但即使这样.他仍能谦冲自牧,谦诚待人.  相似文献   

20.
《干部人事月报》2011,(7):94-94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臣叫子罕,他一向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一天,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入说:“给玉匠看过,鉴定它是块宝玉,才敢拿来呈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物,你把美玉当宝物。如果你把美玉送给我,你和我岂不是都丢失了自己的宝物了吗?还不如我们各人都保存有自己的宝物好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