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为甚。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计程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名相赵鼎说得好:“更不善,政虽善不行。”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道德是保证权力…  相似文献   

2.
马宇彤 《小康》2012,(9):100
正私德是官德的营养,官德是私德的体现,官德与私德是一片树叶的两面,也是无法分开的两面,当一面迎接阳光的时候,另一面一定在亲吻大地,这两面的能量是互相传递的真实的世界里永远没有话题空窗期,不待舆论从伦敦奥运和周克华被毙等焦点事件中平静  相似文献   

3.
“当心!数码相机买得起,修不起!”当你经过一阵子犹豫,终于下定了决心去买一台数码相机的时候,冷不丁听到这么一句劝告,会感觉特别的刺耳。不过当你知道对方的遭遇之后,当你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或许会发出同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德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德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但关于干部德的专门管理制度、规定还较少,加之我国  相似文献   

5.
解读官德     
林峰 《今日浙江》2010,(10):62-62
何为"官德"?现代汉语词典里并没有完整的释义。《国语》云:"德,福之基也;无福而基隆,犹如无基而厚墙也,其坏也无日矣。"其大意是说,高尚的品德是成功的基石,品行不好而福禄再多,就像没有坚实的地基而垒砌的墙体,倒塌是迟早的事情。这是一般意义上所讲的道理。然而,国有国格,民有民风,人有人品,官有官德。为官者的道德品质与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自然不应该是同一个标准、品位和层次上的问题,其要求应该更高,内涵应该更为丰富而深刻。  相似文献   

6.
重塑官德     
李培科 《创造》2002,(1):29-29
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治理都是法制和德治两手兼用,所不同的只是因为时代局限和阶级观点的不同,而有不同标准的法和德。因而法治、德治的方式、强度和效果都有很大差别。中国古代的儒家强调主张“德治”而否定法的作用,法家则强调法治,但实际上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是在实行人治的前提下,法治、德治两手并用。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搞好以德治国的工作,必须加强治国者即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为官重德”,认为治国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为官者的道德水平。以德治国,是通过以德治省、以…  相似文献   

7.
闲谈官德     
闲谈官德张克健旧称担任国家或政府职务的人员为官。后来,为着不与旧社会群众恶之的官老爷名称相混淆,军队中改称首长,政府中称领导干部,最近又听到一些为官者自谦为小小公务员。而实际上,官字并不是褒贬之词。清官、青天就是群众对官者的赞颂,贪官、赃官才是对为官...  相似文献   

8.
官德效应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些领导干部,业务很精,能力很强,也非常敬业,但群众就是不认可,工作难以开展;相反,有些领导干部,在能力上、业务上并不是特别优秀,但群众却很拥护,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主要原因在于官德——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9.
论官德     
郭永平 《今日浙江》2012,(18):44-44
为官之道,德在其首、“官德”不仅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更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是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导向仪”。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官德”修养,时时刻刻以德修身、以德立信、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相似文献   

10.
吴钩 《群众》2013,(12):I0069-I0070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后,修官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修衙门通常被列为“不急之务”,地方官要修建衙门,就必须经中央政府审核、批准,擅自修建将受到弹劾和处分。  相似文献   

11.
12.
也谈官德     
《新东方》2015,(5)
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官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将权力主体的道德自律与制度他律有机结合、内外兼修,通过学习实践和教育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内在素质,通过制度完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的外在约束,才能真正实现官德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肖钢 《当代广西》2010,(11):11-11
思想道德素质是领导干部素质的灵魂。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官员道德修养问题。官德具有放大效应、示范效应、导向效应。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官德建设与政权安乱、国运兴衰、百姓福祸紧密联系雀一起。  相似文献   

14.
赵敏 《淮海论坛》2011,(4):13-16
近年来,官员“失德”案件频频爆出。与官员有关的各种“门”事件和“雷人语录”层出不穷。一些官员嚣张狂傲、漠视民众、瞒上欺下、私生活不检点,不断刺痛着公众的敏感神经,挑战着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也折射出当前加强“官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加强“官德”建设。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干部队伍现状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德治与官德     
傅泊 《大连干部学刊》2001,17(2):插页
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这是我们党对治国方略认识的深化。以法惩恶,以德扬善。治理现代国家,法与德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我国历史上有儒法之辩,王霸之争。事实上,任何昌明盛世,都是两者兼而用之的结果。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党欲达兴国安邦之目的,不仅不能抛弃它,更要予以挖掘和传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顺应市场经济的转轨,法制社会的变迁和现代文明的演进,对以德治国的思想,更要深入研究,认真探索。以德治国,核心是官德,即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历史一再证明,党领导的成功,不仅靠她思想理论的正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底。有媒体披露。国务院已原则通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其内容是提高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的补偿数额。相关报道甚至有板有眼地称,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倍。一时间,这条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坊间热议焦点。一个月后,随着修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10倍”之说被证明只是一种猜测,但修法草案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革命性的改造,却展示了更为丰富的意味。此次修法行动,既是维护农民最核心利益的一次制度化努力,也被看作是试图破解中国社会最尖锐矛盾的一剂“解药”。  相似文献   

17.
官格与官德     
10多年前,我偶读这样一首小诗:“为官不能袖清风,不如归去做田翁;为人折腰打哈哈,堪称猪猡与哈巴;为文不得见真淳,何必欺世又盗名。”为此,我即抄录下来分别放在我办公室和家里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不管我走到哪里,搬了多少次家,这纸帖都随我到哪里。10多年来,我一直以此来告诫自己,要求自己。而今,虽没有当上什么官,当然就谈不上对当官有什么体会,但这做人还是能理直气壮地表示:堂堂正正,我问心无愧!我之所以喜欢它,把它珍藏,还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之一,是因它揭示了做人、做事、做文、做官……的真谛与准则,它实…  相似文献   

18.
官德建设论     
张卫国 《新东方》2002,11(5):40-41
为官者在组织中处于关键地位,官德在道德结构中最为重要。官德差,对社会危害大;官德好,人民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因此,“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加强官德建设是促进党风、民风、学风、作风等根本好转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表面看起来,"官样朋友圈"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生活态度,但实际上会让官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官员在网络上的刻意回避和"不作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官民之间的陌生感;官员对民众关注的事件不发表观点,将自己置身于"失语状态",放弃了舆论中的主动权和引导权,容易导致小道消息和谣言滋生,造成舆论观点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高行清粹”是康熙皇帝为廉官于成龙所题祭词,时至今日已338年,如今读来仍让人思今惜古,感慨万千。于成龙45岁任广西罗城县令。县衙茅屋三间,垒泥台办公。他为官清廉,颇有政声,先后由县令,直隶巡抚最终官至两江总督。但他每每上任途中都一路自带盘缠,租驴车一辆,沿途自找客栈从不惊扰当地州府县衙,他自知权大必肥位有“油”,便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