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几年来,我院以建设科研创新、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三支队伍为目标,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竞争激励机制,高层次人才明显增加,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的活力和创造性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2.
蔡国春 《今日浙江》2009,(19):34-34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近年来,金华市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着眼于增强创新活力,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激励出活力,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尊重党员愿望、保障党员权利,吸引凝聚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创业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论科技创新的文化外推力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的文化外推力环境,是指科技创新主体所处的能生发推动其去进行科技创新的力量的文化环境,即文化竞争力推动环境、“危机型”管理压力推动环境、社会需求外拉力环境。科技创新文化外推力诸方面与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为推进科技创新,必须搞好科技创新文化外推力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广东民政》2011,(3):45-45
2004年,蓬江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决定。经过不懈努力,该区社区建设工作水平有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于2009年10月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近年来,蓬江区围绕擦亮这一国字号品牌,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创新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社区工作队伍激励机制,切实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全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不久前召开的海南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对科技创新发出振聋发聩的“三问”,要求领导干部、市场主体和科技工作者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处于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海南而言,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制度集成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动,将共同驱动海南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社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发社区干部内驱力、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健全社区干部激励机制谈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公安教育》2010,(10):F0003-F0003
2009年以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在公安机制改革、警务体制创新、信息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不断进取,尤其在教育训练工作中,牢固树立“重视+投入,创新+苦练,网上+实战,打造现代化民警”理念,建立健全练兵制度体系,推行练兵不达标一票否决制和重奖激励机制,开展“法律大讲堂”、网上“每月一考”和法律竞赛活动,全面推进公安教育训练提档升级,开创了具有七台河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王平 《群众》2011,(6):70-71
科技服务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科技创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江苏在全国率先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之后,又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强调,要提高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水平。为此,“十二五”期间,应该促使科技服务平台放大“链式效应”、突破制约瓶颈、优化关键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江苏创新型经济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民族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创业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创业人才培养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时代,我们要紧扣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创新引领,从教育之基、实践平台、保障土壤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工作考评激励机制,是人口调控工作的基础建设和基本条件.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这方面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相关部门和区、街以目标责任制为中心,通过制定折子工程和目标任务分解,创新工作考核方式方法,不断加大考核力度,有力地推动人口调控工作的深入发展.但也看到,人口底数不清、工作中“见数不见人”、考评内容和方式不适应等问题确实在影响和制约着工作的深入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周晓平 《群众》2021,(3):21-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强大动员能力,突破体制机制束缚,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中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江苏在全国率先确定“科技兴省”发展战略,其后又将其拓展为“科教与人才...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袁隆平现象”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跃辉 《湖湘论坛》2003,16(2):60-62
科技创新是指新规律的发现、新知识的产生以及对技术和知识运用方面的革新 ,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完善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持续不断进行的重要保证 ,推动科技创新 ,首先必须解决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袁隆平 ,这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农业科学家 ,率先在世界上突破理论禁区 ,成功地培育了杂交水稻 ,他被授予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际上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不仅是对袁隆平本人的肯定 ,更是对杂交水稻首先在中国研究成功 ,并且始终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同时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袁隆平现象”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王秦 《群众》2021,(3):10-12
“十四五”是建设科技强省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省科技系统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扎实落实到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任务部署和政策措施之中。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2000年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迅猛  相似文献   

15.
刘志凌 《群众》2011,(4):62-6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实践中得来的真理。但是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始终是曲折复杂的。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界定”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进入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媒介机制,成为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在21世纪这个“大竞争和大发展的世纪”,我国的科学研究应该坚持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由于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影  相似文献   

17.
张宁 《群众》2022,(4):29-30
<正>作为全国百强县前三甲、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张家港市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全国首创“企业创新积分制”,采用指标量化的办法对企业创新行为按类打分,将积分结果与政策兑现、荣誉表彰、人才房补贴、金融支持等挂钩,有效破解科技创新“评价难”“申报难”“兑现难”等现实困境。目前,企业创新积分制已在全国5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试点推广。以“量化”方式建立企业创新评价体系,以“集约”方式推动科技支撑政策集成,以“数字”方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激励不够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影响,企业领导人的责权利三者不统一,大多数收入报酬偏低,这已经成为影响企业领导人积极性、诱发牟取“灰色”、“黑色”收入的诱因之一。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孙志高 《群众》2023,(11):6-7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其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是重中之重。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必须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重要论述,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需求激发科技创新,勇当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20.
徐忠红 《新东方》2002,(3):84-86
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国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历年来的改革为国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打下了基础,中国入世给国企激励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速建立健全国企激励机制必须注重全面性、长期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