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姣 《八桂侨刊》2006,(1):55-58
华侨农场是建国以来我国安置以东南亚归难侨为的重要基地。本文试图站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嬗变的历史背景下,以广西最大的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为个案,通过回顾武鸣华侨农场建场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安置归难侨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对华侨农林场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很高兴在这里召开“全国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与各地、各部门的领导以及华侨农场的同志们一起,总结交流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际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动华侨农场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大会。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20日)一、切实巩固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自去年8月7日召开全省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以来,省直有关部门和华侨农场所在市县党委、政府,根据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7]6号文和实施省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方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家要正确地认识、进一  相似文献   

4.
《八桂侨刊》2005,(1):62-64
一、统一认识,抓住机遇,以大开放大开发的思路确立华侨农场发展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5.
邹璞 《时代主人》2006,(9):31-31
7月31日至8月1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省人大常委会外侨民宗工委邀请部分在昌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视察了我省宜春市上高县敖山华侨农场和抚州市金溪县秀谷华侨农场,视察活动旨在充分发挥侨、台、民界代表作用,了解华侨农场开展“社会主义侨民新村建设”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谋献策,督促政府部门做好帮助和扶持工作,以推动侨务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落实,促进华侨农场合理规划,加快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政策性、社会性原因的影响,广西华侨农场经济发展缓慢,广大归难侨的生活水平较低,华侨农场出路的探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燕 《八桂侨刊》2009,(1):74-77
花都华侨农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花都华侨农场归侨侨眷的通婚圈在过去的50多年的时间中几经变化,可以分为内部通婚占多数期、外部通婚扩大期和萎缩期三个阶段,我们先对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讨论。花都华侨农场归侨侨眷的通婚圈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独特的变迁模式,这与已有的其它研究的发现不同。  相似文献   

8.
协助地方做好华侨农场的发展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桂侨刊》2002,(4):25-26
我地区三个华侨农场都在来宾县境内,三个华侨农场共有人口10799人,其中归难侨占人口总数的75%,是我地区归难侨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地区侨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八桂侨刊》2004,(4):10-10
7月6日至8日,全国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南宁召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李海峰、自治区副主席吴恒出席。  相似文献   

10.
来宾市华侨农场是广西众多华侨农场之一,其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历史缘由和多元文化构成的社区。在这个特殊的社区里,曾生活着来自十三个不同国家的归侨,在归国后近五十年与当地人的生活互动过程中,归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归属感。本文认为,来宾华侨农场归侨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增强归侨的归属感需要各方努力。  相似文献   

11.
敖山华侨农场果业开发实践引发的几点思考郜海镭,王向东1991年冬那场历史罕见的冻害曾使上高敖山华侨农场的果业遭受毁灭性的破坏。而今敖山华侨农场再次以丰硕的果业开发实绩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场1992年新栽果树到1995年大部分挂果,多的每棵挂果15斤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地处北纬二十二点二度的广东恩平县大槐华侨农场用科学方法移植橡胶获得成功,从而改变了外国专家断言‘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不能种植橡胶’的论点。如今这个地方胶树成林,枝繁叶茂。他们的‘橡胶树在北纬十八——二十四度大面积种植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大槐华侨农场位于恩平县西南部,地势较高,土地贫瘠。六十年代初期,该场开始试种橡胶树。他们通过实践,解决了橡胶北  相似文献   

13.
《回归与融入: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广西卷)》是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的口述史专著,为近年来侨乡文化研究的力作。该著作还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广西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研究”的成果,历经六载春秋,终成此佳作。全书以广西典型的华侨农(林)场如百色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来宾华侨农场、柳城华侨农场、宁明华侨农场为田野对象,抢救式地对华侨农场里的归侨展开口述史访谈与调查,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印尼、越南归难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30多年前,武鸣华侨农场还是荒坡一片。经过广大职工的努力奋斗,今天已经换上新装,建成为农工商贸并举的综合性大型华侨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年税利突破1000万元。农场有今天,离不开当年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先驱者。人们不期然而然的缅怀黎汉威同志。 黎汉威同志是广西区侨务办公室主任,又名黎功,我们已习惯亲切称呼他黎功。他离开我们7年了。他从事侨务工作四十年,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干部,平易近人,他对华侨农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定的事业心,求实务实的作风,仍使我们感受至深,记忆忧新。  相似文献   

15.
罗赞 《八桂侨刊》2023,(1):73-80
桂林华侨农场自1960年成立伊始,先后安置了印尼归侨与越南归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归侨的生计方式发生重大变迁。2017年“乡村振兴”概念提出以后,桂林华侨农场生计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新的转型,农场的土地制度、产业融合、文化发展成为归侨生计转型的驱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归侨生计转型体现出多元化发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式发展的特征。对于归侨而言,这一生计转型是一种具有较强复合性的生计转型,是基于社会资源与社会环境之上的以减贫为目的的生计变迁。  相似文献   

16.
琼府办[2007]55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海南省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相似文献   

17.
《八桂侨刊》2004,(4):F003-F003
7月7日,中国-东盟经济园区在南宁华侨投资区正式成立。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李海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吴恒、自治区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汉金、南宁市市长林国强共同为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揭牌。前来南宁参加全国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及有关部门领导,各省、市代表等200多人出席了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深化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深化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琼府办[2008]176号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东方市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关于万宁等四市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实施方案的审核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