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中最动态、最广泛的一种权力,与社会和公民切身利益具有最直接的联系。而任何有效的权力都有强制力的因素,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就会出现强制力的滥用,行政权力更是如此。行政权力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它既能够造福于社会,也隐含着腐败的可能性。历史经验证明,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法治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一切权力都需要制约和监督,法治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扩大司法权对行政权审查的范围、行政机关内部的相互制约、行政审批事项的削减等途径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实体性正当程序”要求权力的行使必须具有正当的目的.实体性正当程序是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权利保护和权利生成机制,它在程序性正当程序的基础上揭示了正当法律程序的完整内涵.由于实体性正当程序具有防范、揭露权力滥用的功能,它对于当下中国的行政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诉权滥用的理论和现实,提起公诉制约论者认为应当对检察机关的提起公诉权进行制约,以防止权力滥用,更好地保障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但其对权力滥用过于正统的描述,忽视对主体人的能动性的思考、忽视其他诉讼参与人及整体利益的权衡、忽视本土环境的考虑、忽视刑事诉讼目的的关注却不能不说存在缺陷.借鉴它国经验的权力制约之路固然能够推动权力滥用问题的解决,但充分利用现有成绩和本土优势,提升规范行权理念,完善规范行权制度、创新规范行权机制,将提起公诉权行使纳入科学的、规范化的轨道,使提起公诉权最终走向权力的规则之治,才是推进检察公诉权进步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权力滥用的道德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滥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它产生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分离。道德制约从三个方面对权力滥用起作用,加强公务员的道德建设可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 ,导致权力滥用、权钱交易、腐败滋生。从权力与法的关系以及法的至高性角度 ,来阐述法对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以及权力的法律制约机制的构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存在着有利于现代制度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其独特的权力制约机制尽管与西方政治传统明显不同,但是同样达到了遏制权力滥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何裕 《河北法学》2001,19(3):93-96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导致权力滥用、权钱交易、腐败滋生.从权力与法的关系以及法的至高性角度,来阐述法对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及权力的法律制约机制的构成.  相似文献   

8.
行政权力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因此它在造福社会同时,也可能隐含着腐败等负面影响。历史经验证明,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发生滥用和腐败。因此,分析行政权力滥用产生的原因并从扩大审查范围、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公务员自身建设四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的实质是反权力的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任  冯超 《行政与法》2004,(9):18-20
反腐败的重点应该放在制约权力的滥用上。要有效地加强对公共权力的控制,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二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三是加强对权力掌握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炜 《中国监察》2013,(24):21-22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异化和滥用,既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质检系统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制约权力为核心,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大力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管体系建设。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起一套具有质检特色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13,(11):11-11
要解决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问题,必须进行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余筱兰 《行政与法》2012,(10):76-80
权力的滥用导致腐败,可能引发群体事件。乌坎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本文运用案例分析与理论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法律对权力制约在立法和监督方面的不足,得出结论,须从立法和执法等几方面来完善我国法律对权力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媒体是除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分支以外的最有效的监督体制,所以有时被称为"第四种权力"及"政府的第四部门"。可见,媒体对权力的制约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4.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认为以权力制约权力,方能防止权力滥用,并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进行了大量评述,抨击了封建专制体制。而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孟德斯鸠的思想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超 《法制与社会》2010,(32):123-123,125
侦查程序中的权力制约是关系侦查权力是否滥用的一个最主要的命题,在我国的侦查程序中权力的无限扩张,导致了对公民宪法性权利的侵害,对犯罪嫌疑人的无限期的羁押制度也迫使人们对侦查权力进行反省。因为权力的本性而扩张使各国的政治制度都存在分权之理论设计,对权力的限制和防止其滥用不是"监督",而是通过权力来制约权力。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上的缺陷,仅仅从"法律监督"来改革是不会成功的,侦查权力的限制必须通过合理的内部"分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当前行政权力滥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行政道德在制约行政权力滥用方面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其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它是促进行政权力合法、合理运行的重要力量.鉴于此,应该从加强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建设、推动行政道德立法、健全行政道德监督机制、构建行政道德规范的奖惩机制、完善道德回报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索行政道德对行政权力滥用的制约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权力腐败的法律制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权力的腐败表现为权力的非责任化和权力的权利化。权力本身具有被腐败的可能性 ,加上权力主体的私欲 ,就构成权力异化并且形成腐败的主要因素。权力被腐败的可能性并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性 ,促使这种转化实现的因素不是别的 ,正是权力主体的私欲。权力腐败实际上是权力的失衡 ,从法律角度上审视 ,任何公共权力都有一个法律上的界限 ,超出这个界限就是权力的滥用。遏止腐败的途径不外乎道德途径和法律的途径。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 ,寻求权力制约的法治途径是最有效、最权威、最持久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对于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也出现了一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李胜利  李军 《行政与法》2009,(12):20-21
当前,就行政权力而言,一方面,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行政权力被滥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显得十分必要。但目前我国的行政权力制约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权力制约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权力制约的理论及其体制模式,是西方国家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和国别性.在中国,政府体制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特点是“代表机关的权力至上”.因此,我们不主张美国式的分权制衡型政府体制,但是适当的权力分工与制约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介绍、分析了目前国内存在的几种权力制约学说,并指出权力制约的真谛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最后,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在吸收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及孟德斯鸠的权力制约理论的合理内核之基础上,构建一个在代表机关权力之下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