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的研究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和刑事司法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研究可以实现学术与实务的契合,对于司法者来说,刑事诉讼法律方法是刑事司法进步的“利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的研究较为薄弱,在修法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应当加强对法律逻辑、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刑事诉讼法漏洞填补和刑事诉讼法律论证几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部门法哲学"研讨热潮需要回应,刑事诉讼法哲学研究中逐渐暴露的难题需要应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刑事诉讼法哲学是刑事诉讼法学与法哲学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具有刑事诉讼法学与法哲学双重属性。针对刑事诉讼现代化,我国应自觉运用反思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狭义上的刑事诉讼法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吕世杰 《法制与社会》2011,(9):256+281-256,281
自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新的刑事诉讼法以来,至今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中,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仅于1998年出台了一个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而对于1997刑事诉讼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则一直未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改。直到2010年9月,关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议案终于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日程,这也意味着实行了长达十三年之久的刑事诉讼法将迎来第一次全面而集中的修改,而这也标志着我国的程序法研究将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秦希燕 《政府法制》2012,(28):18-19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其颁行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走上法制化的道路。1996年刑事诉讼法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164个条文增加到了225个条文,增加了61个条文,对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然而,1996年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至今已逾16年,这期间,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刑事诉讼法也有了更多、更高的期待。因此,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柏平 《法制与社会》2011,(32):171-171
刑事诉讼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7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其运行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开始走上法制化的道路。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比1979年刑事诉讼法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完善,对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伊始,再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已被列入我国立法规划。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立法进程波折不断。时至今日,仍难获正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我们对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也有了更多、更高的期待,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又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对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提出几点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一、1999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况 从总体上看,1999年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刑事诉讼法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二是司法制度改革问题成为研究探讨的热点;三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制度的研究探讨有所前进;四是对建国50年来刑事诉讼法学创建与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成果,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展望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繁荣与昌盛。...  相似文献   

7.
略论刑事诉讼实证研究方法——以经济学实证方法为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成就了经济学这一社会科学中被认为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的地位。而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从方法论入手,检讨现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从实证经济学方法的科学性中寻求灵感,是提升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科学性的一条捷径。从注释方法到比较方法再到实证主义,从对策研究走向解释现象,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和成熟的表现,而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的分野,是增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客观性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从方法论层面对于刑事诉讼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正本清源式的剖析,才能避免实证方法的庸俗化。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法解释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万毅 《中国法学》2007,6(2):80-95
刑事诉讼法解释理论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科学的刑事诉讼法解释论,是保障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得到正确适用的前提。从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正是由于刑事诉讼法解释论的缺位,在刑事诉讼法的操作和适用上,普遍存在着误解甚至故意曲解刑事诉讼法立法原意的情况,极大地折损了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效果与功能。所以,从理论上加强刑事诉讼法解释论的研究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责任和紧迫的学术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敏 《中国审判》2011,(8):50-52
1979年刑事诉讼法典的颁行代表着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研究的起步,1996年我国对这部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一次大修改,这预示着我国刑事诉讼法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3年以后,刑事诉讼法开始了第二轮的修改。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启动包括刑事诉讼法在内的三大诉讼法的修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完善的展望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崔敏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完善的问题,已经列入了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预料这次修改将会朝着以下的方向进行,同时形成世纪之交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一)刑事诉讼法既是追究犯罪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法学研究过于依赖西式理念与制度,既对国外制度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同时缺乏研究方法的自主性。现行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主义"、"人权"、"司法审查"等移植而来的西式理念不过是欧美社会的经验,对之必须有到位、深刻的认知而不是盲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研究水准有限,是民族叙事与启蒙心态造成的结果。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应当超越"中心—边陲"的思维定势,以反思性批判来认真对待欧美的刑事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完善略论曾河山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无疑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次进步。笔者认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仍有如下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条就其性质来说,系对公民人权的基础性保护,应该...  相似文献   

13.
曹振 《法制与社会》2013,(14):52-53
新的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虽然此次修改亮点不断,凸显了程序正义和保障人权的法治思想。但是,面对新法的实施奋斗在司法最前线的机关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依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我国建立庭前会议制度,但是庭前会议制度的规定仍然相对笼统,而且我国基层司法机关对庭前会议理解各有不同,所以研究庭前会议制度对于迎合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聂帅钧 《法制与社会》2012,(10):273-274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庄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的人权问题却一直遭到西方国家猛烈抨击,我国在人权方面的保障到底如何,从这次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可见一斑.新刑事诉讼法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将其作为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任务第一次写进了刑事诉讼法.新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有许多条文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这说明此次修改不仅仅是在总则中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空话,而是结合实际,真正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上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大幅度推进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在参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现有研究方法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阻碍或者限制了学术界与立法机关、实务部门之间的对话,学术界的话语逻辑与立法机关、实务部门的思维路径存在不少的抵牾或者隔阂。推进中国刑事诉讼法治的持续进步,需要学术界与立法者、实务界富有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从阶级分析方法的一元化开始,经历了注释研究方法的普遍化阶段,并经由比较研究方法的推广路径开始了研究方法多元化的发展。在诸多的研究方法中,实证研究方法以经验事实为出发点,具有研究范式的多样性、系统性和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等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中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形成刑事诉讼法学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司法改革以及证据制度等问题进行,体现了如下几点可喜的变化和进步: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体系逐渐从注释法学转向理论法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检讨传统刑事诉讼法学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新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特别是实证研究的引入为刑事诉讼法学注入新的活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仍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刑事诉讼法的研究不只是在内容上的拓展,在研究方法上是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却没有被拿来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现在的困境以及解决的办法来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理论研究极为混乱。对名称的质疑,应称为“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对定义的质疑,主张有法律规定性、贯穿全程性、对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的有效性。最后认为在理论上可以把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划分为刑事诉讼法法定原则和刑事诉讼法学理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各类高等学校法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刑事诉讼法规;司法机关在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外以及历史上刑事诉讼制度和理论学说。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典规定的编章结构以及刑事诉讼理论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来的。从总的体系上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立法根据、任务和基本原则,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