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刮擦痕迹几乎可见于所有的交通事故现场,按照物证技术学原理,对刮擦痕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和解读痕迹的形成机理,不仅能够科学确定车辆的接触部位,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状态,再现事故经过,还能认定肇事嫌疑车辆,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破案线索和定案依据。车辆类型结构、车身材质、车辆装载和运行方式、车辆机械故障、车辆的修复等是车辆因素中影响痕迹形成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物证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遗留在事故现场或从现场带走的能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痕迹与物品。根据痕迹物证的形态和形成特点,一般可将交通事故案件中的痕迹物证分为以下三类:(1)有形痕迹物证。车辆、伤亡的人体、现场路面及其它相关物体的表面上形成的撞击、刮擦、碾轧等痕迹称为有形痕迹物证;(2)附着痕迹物证。附着在车辆、人体及其它相关物体表面上的能证明事故发生情况的油漆、橡胶、塑料、油脂、纤维、毛发、  相似文献   

3.
车体痕迹是车辆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与其他车辆、人体、物体碰撞接触而形成的并留在车辆上的印痕。对车体痕迹进行检验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取证工作。再现事故车辆的行驶状态 ,则是利用有关证据材料 ,再现事故车辆在事故发生前的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及相对行驶速度等状态。再现事故车辆行驶状态是研究、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和过程 ,正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勘查车体痕迹 ,分析车体痕迹的形成 ,不仅是再现事故车辆的行驶状态的重要依据 ,而且在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方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事故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事故痕迹中地面轮胎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以及其他痕迹的形成机理,从而分析交通事故的成因,锁定肇事逃逸车辆和人。  相似文献   

5.
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中,常常在事故现场遗留车体油漆碎片,车辆灯具玻璃碎片或者其他遗留物,如何利用这些遗留物认定肇事车辆十分重要。在平时的检验工作中,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可以说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一、交通事故中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由于撞碰、括擦、震动或因材料疲劳老化断裂,使物质断裂分离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新的界面形态。 二、整体分离痕迹同一认定的原理 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新的界面形成的随机性,使物体原来的形状、连接方式、花纹、裂纹延续形态发生随机变化,具有不可重复性,这就构成了…  相似文献   

6.
研究常见车辆碰撞痕迹的种类、形态及特征,总结车辆碰撞痕迹检验的具体步骤及方法,以利对车辆碰撞痕迹的检验与分析,再现交通事故发生过程、认定肇事车辆,为事故责任认定及打击交通肇事提供确凿、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处理交通事故离不开对车辆痕迹的分析。车辆痕迹是确定事故性质和事故发生过程的重要依据。分析常见事故形态下的车辆痕迹,可为及时、准确、顺利地处理事故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侦破盗窃案件过程中如何寻找、确定现场车辆痕迹,需要测量、提取的车辆痕迹种类以及在侦破盗窃案件中对车辆轮胎印痕、车体痕迹,整体分离物痕迹、微量物证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GA41-2005行业标准的原则、要求及检验方法,结合事故车辆的损伤痕迹、路面痕迹、零部件的飞落方位及车内人员的损伤特点,运用车辆运动力学,通过现场重建确认交通事故车辆驾驶员。  相似文献   

10.
在交通事故现场资料中现场痕迹属于较具说服力的证据 ,是事故现场勘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事故发生时车辆经历了行驶、制动、碰撞、停止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这必然使事故现场痕迹发生变化。本文就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车辆动态变化———制动而引起的现场痕迹变化作个初步探讨。发生交通事故时绝大多数驾驶员都会采取制动措施 ,这是人的本能反应的结果 ,然而一旦采取制动措施 ,就会使车辆上力的分配发生变化 ,从而使其形成的痕迹也发生变化。   1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及其种类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在交通事故现场上哪些属于现场痕迹 ,它包括哪些内…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可从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应从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道路交通环境及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车速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车速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现场有制动拖印肇事车辆的速度计算和车辆碰撞事故的车速计算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公路危险地点的鉴别与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公路危险地点没有确切定义,我们可将公路危险地点试定义为由于公路道路本身、交通设施、交通环境等因素作用,而使得行车行驶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对于公路危险地点的鉴别是一项科学的工作,这对于公路的综合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系统是采用计算机程序执行测量鉴别肇事汽车车灯碎片的方法和车灯特征信息获取测量的装置,利用此系统进行计算机检索可快速鉴别出肇事逃逸车辆的种类、车名和车型。使用本装置可以极大提高事故现场车灯碎片鉴别的效率和准确度,显著缩小肇事逃逸车辆的侦查范围,提高交通肇事车辆逃逸案件的侦破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辆的剧增,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递增趋势。文章针对一起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伪造现场,利用现场的划痕、血迹与金属扣等物证关系、现场变动情况和非机动车被撞时的受力方向,对肇事逃逸车辆的行驶方向进行了判断,并从三个方向指出了侦破肇事逃逸车辆的基本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认定肇事车辆,除了侦查访问和路面监控的证据之外,最直接有力的就是刑事技术的检验、鉴定结论。文章结合实例,通过对"整体分离"、"物质转移"和"软性接触"痕迹物证的分析,从而准确认定肇事车辆。特别是"软性接触"痕迹物证方法的应用,拓宽了物证检验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检验范围,为公平公正地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318国道鄂西段是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路面状况等诸多因素 ,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针对 318国道鄂西段近三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从事故形态、交通方式、天气情况、驾驶员等方面分析了事故特点及原因 ,提出了排查和整治危险路段 ,改革勤务方式 ,加大路面监控力度 ,强化农用车辆管理等重要措施 ,从而达到预防重特大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车制动理论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推导和研究,确定出同车道行驶的汽车在各种不同车速、不同路面和不同天气情况下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为预防和减少因纵向安全距离过小导致追尾撞车而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一些预防的主要措施,作为当前研究预防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措施的资料。全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后果,提出了预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07年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件为例,结合该区的具体情况分别从参与交通活动的人员、车辆、道路以及交通环境四方面要素,分析了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点意见,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