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计划(1949—1978)、财政包干(1979—1993)和分税制(1994至今)三个体制阶段。论文借助财政联邦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试图就如下问题做出回答:在不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下,财富和收入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是如何分配的?国家财政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是如何分配的?谁是受益者?谁是受损者?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晓东 《刑警与科技》2013,(10):104-108
<正>近年来,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的安防市场逐渐趋于平稳,同时安防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安防市场也蕴藏着巨大潜力。不少企业纷纷"西进",努力寻找中西部地区(包括东北)的新兴安防市场。近期,新一届中央政府已经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驱动,这也将给中西部地区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地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对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各区域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支出相等时,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达到最大化。在构建衡量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指数计算,可以发现中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程度最严重,其次是东部,最后是西部。再运用该指数并结合运用1994年—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两步法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与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部的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反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才能促进区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的社会经济中,各级地方政府财政之间除了协作关系以外,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本文以我国各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公共设施建设支出手段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为切入点,通过检验地方政府的公共产品——税收负担的组合,对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的影响,分析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的这两种政策手段在吸引外资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给出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行为融入Krugman的"中心--外围"模型,以此来分析地方政府采取保护政策对厂商迁移和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国分权体制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基于对税基、管辖区福利、政府自身利益等因素的考虑,采取了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利益的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地区间生产资源的配置.在实施地方保护政策情况下,除非运输成本很低、迁移目的地的支出水平很高或市场分额足够大,从而为厂商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足以补偿地方保护所产生的厂商迁移的机会成本,否则,将阻碍厂商的跨辖区迁移和产业的地区集聚,从而造成地区间分工弱化与市场分割、各地区重复建设与产业同构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绍华 《法学杂志》2006,27(1):70-7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制衡机制约束和支持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最终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在区域之间的调整,以缩短由于历史原因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本文侧重就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用做初步探讨。一、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机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般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1)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即综合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法治政府的司法指数研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31个省级行政区的年度行政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以一套量化标准评价我国各地区的法治政府建设进程,通过阶段性的数据库建设、体系性评估及其衍生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决策建议,为行政法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实证支持。2016年度全国中院、高院裁判文书数据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行政诉讼发生率越高,常住人口越多的地区,行政纠纷也会相应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行政违法案件数较多、违法比例较高,同样与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的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而中西部地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评论》2021,14(4):45-63
信息不对称是我国纵向间政府关系的重要特征。研究以脱贫攻坚背景下的纵向政府间信息沟通为例,分析纵向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缓解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二手资料收集等方法阐释了缓解纵向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的四种信息沟通机制,全景展示脱贫攻坚期间科层制结构和议程设置的变化。研究发现,目前科层系统中存在四类信息的上下流动:一是下派干部实现扶贫标准的沟通;二是下派干部分级反馈资源需求信息;三是地方政府在变通执行中探知上级给予的政策空间;四是上级政府允许基层政府表达工作意图。信息的流动呈现出一种"控制性沟通"的机制,由于精准扶贫带来的持续高问责压力,促使各级官员信息沟通的意愿和方式发生改变,最终使我国纵向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得以缓解。研究为科层制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缓解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和研究视角,同时也为科层制变化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供实证研究证据,增强了对科层制内部信息沟通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强制拆迁的主要关注主体有政府主体、开发商、被拆迁人、知识界以及公共舆论,各方主体由于所站的立场不同,对处于强制拆迁中的私有财产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政府和被拆迁人的观念之间、开发商和被拆迁人的观念之间、知识界与公共舆论和被拆迁人的观念之间以及政府、开发商和知识界、公共舆论的观念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就强制拆迁中各方主体的私产观念以及不同观念间的冲突,下文将以"宜黄事件"为锲入点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必丰 《法学研究》2006,28(2):57-69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出现的行政协议,是区域政府为克服行政区划障碍而进行合作的法律机制。区域政府间的行政协议,应当以区域平等为法治基础,是对话和协商的结果。行政协议的缔结,主要涉及主体资格、公众参与和主要条款等问题,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公众、公权与私权的界限,行政协议的履行,则涉及行政协议的效力、实施机构和纠纷解决机制。行政协议不仅适用于区域政府间的合作,也可适用于所有行政机关之间纠纷的解决与合作。但是它的运用和发展,需要以行政协议法为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对社会资本、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2000年的截面数据,实证检验各地区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的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加速工业的集聚的方式,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地区间在社会资本水平上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家的治理,主要仰赖政策与法律。促进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也促进了法律的发展,法律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有着独到的优势。现代性法律中具有促进型结构的规范类型的集合,可以概括为"促进型法"。英美法系限制干预型立法以"稳定"促进发展,大陆法系国家依法调控型立法以"鼓励"促进发展。"促进型法"具有内在的促进发展的特定规范结构,是专门促进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抽象性、类型化的规范概念,既有核心内核和中心体系,又有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地区走向全球,与贸易之间的冲突也日渐升温。WTO贸易规则与MEAs贸易限制措施之间的冲突成为全球环境与贸易法间律冲突的的集中表现。本文首先对这一表现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在WTO体系中对二者的协调;最后,分析了环境与贸易冲突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哲  杨锦儒 《法制与社会》2011,(16):149-150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乃至全球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地方政府在促进节能减排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往往能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有效杠杆。而美国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先行与我国,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有效的措施。本文以沈阳为例,首先剖析我国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政策上存在的问题,并对比阐述美国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给予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作用和在"一带一路"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以实现战略不同阶段保护境外劳动者权益的目的。在战略开创期,政府应积极与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完善政府职能;在战略发展期,政府需要逐步与沿线国家建立互认制度,加快本国对外劳务法制建设;在战略成熟期,政府应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对外劳务服务平台,引领实现沿线国之间劳务合作和劳权保障,同时在国内树立正确管理观念,确立部门间协调机制。通过对战略不同阶段政府作用的设计,以期提高我国对境外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谋划,也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有力推动。其中,经济法作为典型的"发展促进法",对"双循环"的四大环节及其赖以存续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审视经济法对"双循环"的促进和保障,有助于揭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发展型法治"的内在关联,以及更为具体的"问题—价值—制度"之间的逻辑联系,由此可以说明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应的"发展型法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兼顾的"安全与发展"价值,从而不断推进发展导向型的良法善治,这尤其有助于推进我国整体法治的完善,丰富法治理论和经济法的相关理论,推动新兴的"发展法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政府经济法律责任直接沿用传统行政责任的形式,追究机制也是直接套用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制。随着我国加入WTO,形势的发展对我国现行的政府经济法律责任追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政府经济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公益诉讼机制,以促进我国政府经济法律行为的进一步合法化,使其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西南经济圈的崛起及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该地区焕发盎然生机,安防行业也迎来了机遇。"大西南经济圈"这一区域经济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是因为这里拥有通江达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这些潜在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西南地区业近年的发展过程中,安防行业水准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虽然目前西南地区有实力生产产品的安防企业寥寥无几,而且主要集中在成都等极个别大城市的少数区域。但多年的发展,不仅让西南地区的经济发生了飞跃的发展,也让安防理念深入民心。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均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中部地区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规制水平提升。据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各区域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举办会议是对一个地方工作的肯 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地方 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们的恶想观念 先进和开放与否。通过举办会议来促进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部门与行业工作的发 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对各方面工 作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 用。所以,现在人们称其为会议经济,亦 称会展经济,也就是以会促进工作,以会 带动消费,以会扩大影响和知名度。目 前,我国沿海发达省市都非常重视邀请 一些全国性的、行业性的、部门性的以及 专题性的大型政府会议、民间会议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