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树立人大权威推进依法治国□山丹县人大常委会所谓人大权威,就是指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有的权力、地位、作用和威信。人大权威的高低对实现依法治国有着直接的极为重要的影响。1.必须切实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目...  相似文献   

2.
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怎样行使好这一职权,做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统一、实现党委意图和体现人民意愿的统一、按照程序办事和讲求实效的统一,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进贤县人大常委会在行使任免权时,有所开拓、创新,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树立人大的权威,对于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就如何树立人大的权威作一粗浅探讨。(一)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四十年来,特别是现行宪法颁布以来,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了解在逐步增多,但距要求仍差得很远。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各新闻单位要把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工作放在重要日程上,做到每年有安排,每年有进展。(1)各级党校、各大中专学校应开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加强人民代表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宣传。(2)在全国开展宪法纪念日或宣传周和人民代表大会纪念日或宣传周的活动,增强公民的宪法观念和人大制度意识。(3)举办政府组成人员培训班,由人大及其常委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成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宪法原则。在国家逐步推行法治的过程中,笔者就人大权威问题略陈管见。  一、法治之涵义法治之涵义十分丰富,理论界试图界定其全部的内涵,至今收获不大。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由于价值观念、历史背景、经济及文化发展状况的相异,对法治的解释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有法可依、社会有秩序,就是法治。”〔1〕这种解释是以法的存在和法律秩序的建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有法治,因而…  相似文献   

6.
树立人大权威是宪法实施的基本保障温守信,李金龙我国第一部宪法自1954年颁布实施迄今已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来,宪法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宪法实施的实践告诉我们,宪法的实施离不开多方面的保障,而树立人大权威,...  相似文献   

7.
树立人大的形象和权威,既需要党委关心、重视,"一府两院"支持、配合等外因条件,更需要人大自身的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等内因因素。这其中,后者重于前者,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努力是影响人大形象和权威的决定性因素。1.有生机才能有活力。人大的法律地位和重要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是社会上任何一级组织和部门都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从来很重视权威,重视领导党、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的权威。无论在革命时期或在建设时期,都需要这种领导权威,而不是专制的权威。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来说,只有在民主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权威,才具有真正的威信。民主的权威和专制的权威有根本性的不同,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树立民主的权威,在决策上要求民主化和科学化;二、树立民主的权威,要求严格按照法定的民主程序产生领导人员、在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评议和竞选,然后经过差额选举产生;三、树立民主的权威,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在决策时既要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又要认真尊重和保护持不同意见的少数;四、树立民主的权威,要求领导人不仅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和比较高超的领导水平,而且要求他们严格遵纪守法和廉洁奉公;五、树立民主的权威,应当体现在重大决策能够顺利地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各行业都开始关注法律的建设。但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规避法律、如何走法外道路,而不是怀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依法行事,使自身的行为时刻符合法律的规范。法律不权威的现象在社会广泛存在,本文从对当事人明示法律依据、分阶段违宪审查、建立案件抽评制度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10.
法律必须具有权威,否则便是毫无疑义的游戏规则。在追求法治的今天,法律权威是其应有之义,也是法律至上的一种表现。这是一个基本性的问题,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的理解第二部分法律权威的结构类型的内容。最后本文从与西方比较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法律权威观。  相似文献   

11.
确保议会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的工具中,掌握财政预算的权力被认为是最完善和最有效的武器,任何宪法利用这种武器,就能把人民的代表武装起来,纠正一切偏差,实行一切正当有益的措施——詹姆斯·麦迪逊[1]。公共预算是现代民主政治运行的核心问题,预算监督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和国家治理转型的突破口[2]。在现代公共预算中,为了保障政府廉洁高效地运行,议会在预算过程中要行使各种预算权,通过权力的行使来制约政府的预算,进而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人人都知道;如果不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那就不能叫做社会主义国家了,这也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浅显道理.那么,再进一步,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这恐怕就不是人人都可以一下子给出答案的. 重述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我国宪法庄严道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人们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中得出的一个重大结论是,人民当家作主不会自动实现,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有序、全面地行使国家权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强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最根本的一条.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实质是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在全社会树立起宪法至上的权威。而实现这种权威的关键是逐步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威,让各级人大更好地代表人民以国家的强制力来规范和控制公共权力。正确认识人大监督与法治的关系,确  相似文献   

15.
人大监督权之我见李益前当我国法制建设刚起步时,由于法律不健全,在许多情况下无法可依。国家机器的运转,是由必须照办的党、政各种会议决议所确定的。故而,“文革”后,人大工作处于恢复和发展的一段时期内,研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理论界有一种意见,将人大...  相似文献   

16.
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瑞卿依法治国,必须确认法律至上的地位,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这既是法治的基本条件,又是法治的主要标志。依法治国,就是依照表现为法律形式的人民意志来治理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或者说,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曾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要使民主和法律匍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把立法工作拍到重要日程,尽快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二是要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法无权威等于无法,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首先必须培育一个法律权威的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1.关键在于切实有效地实施法律,不能打白条。2.要重申并坚决贯彻宪法的法制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  相似文献   

18.
论议会权威的树立蒋劲松没有权威的人大是谈不上有什么形象的。为了帮助我们把“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人大形象专题讨论”引向深入,很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处理好三对矛盾──●议会权与封建王权的矛盾●议会权与行政权的矛盾●议会权威与政党作用的矛盾现代民主必须...  相似文献   

19.
~~树立判决的理性权威@王成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唐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相似文献   

20.
试述宪法尊严与人大权威张赤平宪法尊严或宪法权威,它是指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尊严主要表现在:第一,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它任何法律都不得超越宪法,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同时,宪法还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