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民主发展的第三种模式,它适应了权力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和谐社会首先表现为政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合社会各阶层力量,通过平等、协商、妥协的机制,化解政治冲突。各民主党派实现从政治协商到协商民主的转变,利用协商民主的制度特性,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的和谐是其最关键的一环。文章探讨了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当代价值,提出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政治诉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能够促进公共决策合法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正相关性,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协商中实现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与和谐政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利益分化、文化多元的复杂社会,政治和谐需要人们在文明的政治机制中通过话语的形式有序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事务。协商民主展示了当今世界政治和谐发展的新趋势,是对代议民主制的超越与发展,为当代人类文明与和谐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谐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和谐社会政治建设的视角,论述了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及其体现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和谐政治的特征,分析了中国协商民主作为和谐政治的一种具体民主形式的发展逻辑,从政治生活的内在要素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与和谐政治本质特征。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丰富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的新思维、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新论断,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谋划。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施有其文化、制度和思想方面的现实可行性,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将和谐社会的理想变成现实,无疑需要我们寻求一种合理的制度路径和程序设计。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协商民主的规范意义和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地化解冲突、调解矛盾、维护权利、促进共识、推动和谐。应该充分利用协商民主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协商民主的各种具体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协商民主对枸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发展协商民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协商民主"的提出引起了中国政界与学界对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这一民主理论的反思与探究。在中国,建设民主政治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长期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理解协商民主的内涵,了解中国协商民主的探索历程,对于完善中国政党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