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是个小省区,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80万。近年来,我们不囿于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深入挖掘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形象,吸引各方关注宁夏、支持宁夏,促进了宁夏三个文明的协商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5月,宁夏作为全国12个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之一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表彰,这标志着宁夏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昭示了宁夏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小省区能办大文化"的气魄。宁夏文化体制改革为宁夏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只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实现文化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发展潜能,明确主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2,(1):22-22
新春新气象,龙年新跨越。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小省区办大文化”,全区文化改革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下一步,我们要扎实推动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9,(8):4-5
一、宁夏有没有文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民族,是短视的民族;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区,经济发展绝对缺少活力。有很多人说宁夏没什么文化,有些同志说宁夏有蒙古文化、西夏文化,介绍到最后才说到我们有浓郁的回乡风情,让人感觉很羞怯。按照区党委、区政府关于“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学习、调研和同志们的帮助,使我对宁夏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了很多了解。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5,(24):48-4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越来越重视挖掘和开发利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借此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甘肃省灵台县利用宁夏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大做文章,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6.
鲁忠慧 《共产党人》2011,(13):26-28
<正>宁夏文化"走出去"是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是宁夏文化实现国家级传播、世界级传播的必由之路。一、宁夏文化"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自治区为实现"小省区办大文化"的目标,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回族文化资源,生产自治区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探索与  相似文献   

7.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及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深远。两年多来,宁夏各族人民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宁夏基本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成立于1958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西北东部黄河上游,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61.55万,其中回族人口190.23万,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4个地级市,下属8个县级区、2个县级市和14个县。首府银川市是有1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
龚其云 《共产党人》2007,(21):18-22
如同巨轮竞发。21世纪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宁夏再不能错过这一轮战略机遇期"。2002,枫叶正红的时节。刚刚参加完党的十六大回到宁夏的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反复强调:"宁夏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这个历史责任感是科学发展观,它涵盖了宁夏工业与农业、川区与山区、城市与乡村、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等多个升级指标。这个历史责任感是建设和谐社会,它涵盖了民计民生、民族团结、稳定平安,乃至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个历史责任感是执政能力建设,它涵盖了党的理论、组织、队伍、人才建设以及自主创新等等……这样的历史责任,有望改变宁夏600万人口的生存状态,并将继续引领宁夏的未来。身披2007年金秋的阳光,感受党的十七大东风拂面。我们看到:五年来,宁夏人民已饱蘸信心,迈出了跨越的脚步,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通衢大道。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5,(12):16-17,19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一个国家、一项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近年来,宁夏宣传文化系统认真贯彻人才强国、人才强区战略,结合各自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小省区也能办大文化”提供了组织和人才保证,使宁夏文化建设亮点频出。  相似文献   

10.
宁夏长城文化是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长城文化是北方农耕与畜牧两种文化冲突、传播、交流、变迁与融合的历史。长城,也是多元文化的载体,从审美的角度,体现了长城雄伟、宏大而粗犷的壮美,也体现了长城的崇高美,涌动着生命的节奏。我们应把长城文化的保护、开发、研究与宁夏旅游事业发展衔接起来。历史的发展需要长城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08,(22):18-18
宁夏文坛“三棵树”发展成“一片林”;了一容荣获全国民族文学“骏马奖”;宁夏音乐文化土特产《花儿飞四方》首发;《西部之恋》再写小省区办大文化篇章;首次全区“县域文化观摩”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宁夏新形象是一个“地区形象”问题。地区形象是地区发展的一种新动力,其文化意蕴,就是小省区也能办大事,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特质在于它是宁夏人追求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宁夏的实践过程,反映了宁夏人思变、求新、拼搏、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张进海 《共产党人》2006,(10):42-44
在继教育部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和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高票审议通过之后,2006年2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同意在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师范学院的建立,结束了宁夏南部地区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进一步优化了宁夏的高等教育分布结构,为学校更好地服务宁夏特别是宁南山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进步、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主题给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马杰 《共产党人》2008,(7):26-27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旅游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其能够得到大力发展的两大优势,也是我们对民俗旅游进行开发、研究的突破口。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其独特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宁夏开展民俗风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言 《共产党人》2008,(24):30-31
2008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也是宁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全面、深入地贯彻国务院《意见》精神,自治区各厅局委办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抢抓机遇,狠抓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数千年来,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族风情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宁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自治区第九届党代会以来,全区宣传文化战线按照“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贯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当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吃饭(解决温饱)、吃药(追求健康)到吃文化(追求精神消费)的转变后,文化产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一说起宁夏的文化产业,很多人都认为: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很困难.当我们听到外国的一部大片能挣上亿美元,外省的报刊年纯收入有几千万元时,羡慕之余,便更觉得在宁夏发展文化产业太难了,似乎发展文化产业是发达省区的事。那么,在一个人口560万、地域狭小、经济文化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究竟能不能发展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做了探讨,希望我们能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蕴藏在我们身旁的文化资源,重新发现被尘封已久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决策:抓住时机,着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由此开始了一次新的西部开发热潮。当我们走进西部开发大潮的时候,回顾一下西部开发的历史,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过程,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是不无裨益的。   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中道衰落,历代统治者对此一筹莫展,振兴西部的重任历史地落在共和国领导人的肩上   地理上的西部概念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 10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约 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 56%,总人口 2 85亿,…  相似文献   

19.
丛继念 《共产党人》2013,(20):41-42
黄河蜿蜒进入宁夏境内后,一路向北静静流淌,滋养着银川平原沃野千里。历史的年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沉淀,形成其"塞上湖城、回族之乡、西夏古都"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2012年9月10日,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在这里实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综合保税区的批准设立,有利于银川通过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体系,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吸引各类要素集聚流动,实现在大开放中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加快宁夏  相似文献   

20.
刘刚 《共产党人》2013,(5):46-4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并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着宁夏"两区"建设号角的吹响,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关联度高的朝阳产业、幸福产业,也在向西开放的新形势下承担了新的使命,并将在宁夏"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旅游业是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