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孟加拉国佛教黄夏年孟加拉国于1971年建国,过去一直属于古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在古印度时,孟加拉地区一直受到佛教的影响,人们崇拜佛教。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期,孟加拉就是印度佛教盛极一时的中心地,流行上座部佛教。8—13世纪是孟加拉佛教的...  相似文献   

2.
印度与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关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后,其时,商业关系在印马两地之间占据了主导地位,佛教和印度教也藉此在马来西亚广为传播。在马来西亚,古代印度的影响持续至今,即便在该国皈依伊斯兰教后,印度对其文化的影响依然有迹可循。例如,印度教的王权思想、礼仪和印度的行政制度等都早已深深地融入到现代马来西亚的皇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3.
早在公元前,上座部佛教和婆罗门教同时传入柬埔寨。公元3世纪左右,大乘佛教传入,并和印度教同时盛行于9—13世纪。14世纪以后,由于泰国的影响,上座部佛教在柬埔寨占据了统治地位。近100多年来,柬埔寨虽经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但佛教在柬埔寨的崇高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仍然如故。时至今日,柬埔寨男子上至国王,下至平民,一生都要剃度一次,以报答佛恩和  相似文献   

4.
佛敬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东汉初年。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内地,南北朝时开始滋长。到了唐朝,佛教中心转移到中国。尔后,佛教以中国为基地,先后传播到交趾、朝鲜和日本。本文论述中国佛教传入交趾的经过以及其对交趾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姜永仁 《东南亚》2006,(2):35-43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最古老的宗教,它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印度的文化与习俗,而且也对与印度毗邻的缅甸、泰国、柬埔寒、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婆罗门教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对于深入研究东南亚各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印度婆罗门教在缅甸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对缅甸文化的影响。(一)婆罗门教是印度的古代宗教之一,它是在公元前两千年形成的吠陀教的基础上产生的宗教,大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以《吠陀》为经典,信仰多神。梵天、毗湿奴、湿婆被奉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  相似文献   

6.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是佛教国家 ,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入缅甸 ,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 ,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 ,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对缅甸政治的影响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 ,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分裂为上座(悉罗婆多)和大众(摩诃僧祗)两派。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叶 ,又分裂为十八部派(一说二十部派)。…  相似文献   

7.
缅甸的佛教已流传一千多年的时间,在缅甸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曾被尊崇为国教。它对缅甸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缅甸曾经是世界南传上座部复兴佛教的三大主力之一。本文拟对缅甸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情况作一综述。一、蒲甘王朝以前 (公元1044年前 )的佛教佛教传入缅甸 ,是在印度阿育王时代。据《善见律毗婆沙》等经籍记载 ,公元前三世纪 ,阿育王在华氏城结集后派出使团到各地弘法。在这些弘法使团中 ,高僧苏那迦和郁陀罗二位长老被派至金地传教。缅甸和欧美一些学者根据卡里亚尼等碑文记载 ,认为金地就是缅甸南部萨尔温江…  相似文献   

8.
马来亚同印度的接触,大概可以回溯至公元前的几个世纪,虽然还不能完全证实,但几乎已是定论①.从地理位置来看,马来亚与印度正好扼守孟加拉湾的两端,遥相直望.对季风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使隔海相望的马来亚和印度之间通过海路建立联系成为可能.双边贸易、人员往来、文化的交流随之展开.对于马来亚印度人的研究,国内外一般多限于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很少关注英国殖民统治前的马来亚印度人情况.从历史上看,早期的马来亚印度人在马来亚的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并对马来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引论 a.对佛教问题的研究状况 在老挝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从“世纪起至抗美救国斗争取得彻底胜利时止,佛教一直是老挝的国教,因而对老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至于在老挝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佛教的影响就更大了。的  相似文献   

10.
14世纪以前的老挝历史,史籍上记载很少,几乎一片空白,只是在一些传说和神话中流传着,但从9世纪到13世纪遗留下来的许多文物证明,当时的老挝属于古高棉族的统治范围,高棉和印度的文化通过佛教传入了老挝,使老挝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影响.有文字记载的老挝历史始于14世纪  相似文献   

11.
缅甸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国家,佛教徒占其全国总人口4233万(据1992—93年度统计)的87.2%。佛教何时传入缅甸,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二,其一是根据仰光大金塔建立的传说,认为佛教在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在世时就传入了缅甸;另一种是依据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第三次佛经结集以后派出了9个僧团去各地传教,其中须那和郁多罗两位长老把佛教传入了缅甸南部的金地(以今日直通为中心的孟族聚居区)。一般认为后一种说法较为可信。但是直至公元1057年,阿奴律陀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佛教才在缅甸得到普遍的传播与发展,并在缅甸人民中间深深地扎下了根。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历史的自然进程被打断。经过1852年和1885年的第二次、第三次英缅战争,整个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1年底至1945年间日本又取而代之侵入缅甸.二战结束后,英国卷土重来妄图继续维持它的统治,但缅甸人民已非昔比,1948年1月4日正式宣布摆脱英国独立。在1885年至1948年的半个多世纪里,缅甸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这种斗争从一开始就披上了佛教民族主义的色彩。僧侣与佛教徒成为反对殖民统治的一支重要力量。进入20世纪以后,僧侣作用更加突出。本文试图从历史、宗教的角度,对佛教与缅甸反帝独立斗争的关系作  相似文献   

12.
佛教密宗对云南民族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以往学者大多混淆了当时的云南与内地、印度及我国西藏三者之间佛教传入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这实际上还没解决印度佛教传入云南的准确时间。虽然其入滇时间不可考,但它们都分别代表着中国、印度两大古代文明在云南的交流和融汇。  相似文献   

13.
朱明忠 《东南亚》2011,(4):57-62
中国与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在两干多年的发展中互为影响。印度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等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是带有我国藏民族地区文化社会特征的重要佛教分支,它是外来佛教传入西藏后经过长期顺应、改造和完善的产物。在它的形成、流传与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印度次大陆、中国内地及其他毗邻地区的巨大影响,而以佛教为纽带的文化联系在印度与西藏的交往以及西藏佛教文明的演化中起过尤为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对印藏的佛教联系作一初步探讨。一在古代社会,宗教是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佛教传入西藏是在公元七世纪,当时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相继迎娶尼泊尔公主和唐公主入藏,两位笃信佛教的公主随身带去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从前任总理瓦杰帕伊突破禁忌,打开高层对话开始,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开始不断地升温。从经济层面不断地向政治、军事、安全和防务等高层次发展,借此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东盟的政治影响也不断扩大。这种全面合作的加强正体现了印度的务实外交,把20世纪90年代拉奥总理的“东向政策”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一、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进展历史上,印度与东南亚地区一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佛教的传播,到大批旅居东南亚的印度裔,从穿行两地的商贾船队到飘香东南亚的印度咖喱,印度政治、宗教、文化对东南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后来相…  相似文献   

16.
16~17世纪是老挝世俗文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长篇叙事诗、寓言、诗体小说、纪事体散文等文学体裁,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印度文学和佛教文学相互渗透融合,呈现出佛教化、民族化、同质化等特点。作品既充盈着浓厚的佛教色彩,又贯穿着老挝本土的伦理文化和道德文明。  相似文献   

17.
一、老挝语中的梵语、巴利语借词在老挝语众多的外来语中,对老挝语起重要影响的要算梵语和巴利语。梵语和巴利语都是古印度权威性的语言,是古印度向国内外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主要媒介。显而易见,梵语、巴利语传到老挝,以至成为现代老挝语中主要外来语,和婆罗门教、佛教传到老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公元7世纪起,婆罗门教就通过吴哥王朝时代的柬埔寨传到老挝来。婆罗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宗教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根本的社会原因,佛教也是如此。原始佛教诞生于列国时期的印度,除了重视哲学和宗教的社会文化特征外,破碎的政治板块以及以婆罗门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催生佛教的主要动力。此后,部派佛教和大小乘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乃至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湮灭,无不体现出印度政治版图的变迁。印度佛教的兴衰无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政治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中南半岛的中西部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湄公河流经该地区。自古以来,该区域受中国与印度文化的影响,不仅曾经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化,更有上座部佛教和泼水节等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加强中国与该区域的文化交流,既可促进我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也会有助于和谐区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李珉 《南亚研究季刊》2005,(1):59-65,91
本文通过对早期印度的佛教建筑及雕刻艺术的论说来探讨了它们与佛教之间的关系。首先,它们受小乘佛教的影响,佛陀的正面形象在早期的佛教艺术中没有出现;其次,佛教艺术是有一整套完备的表现形式来明确揭示佛教教义的艺术,它是由建筑、雕刻、绘画来综合表现的,印度早期的石柱,庙宇和印度塔的布局、造型以及其中的雕塑、雕刻都基本上是服务于所要揭示的佛教精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