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农民进入市场重要组织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特别是在2003年10月29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之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有关精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做好当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也有不少地方培育发展和登记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的是由民政部门审批的,也有的是由工商部门审批的。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今年3月,江西省民政厅组成专门调研组,对全省21个县(市、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与登记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讯     
重庆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工作指导意见》(渝办发[2004]47号)。《意见》明确了做好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应坚持的原则,并对如何培育发展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体系,促进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有序发展;二是坚持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举,加强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的规范化建设;三是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为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赋予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必要的职能手段;五是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3,(5):50-50
近年来,各地都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协会的培育和发展,将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很多地区都对农村经济协会简化登记手续,降低登记门槛,以此来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山东省微山县民政局肖蕾认为,作为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协会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技术含量和农业科技化、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经济协会布局结构欠合理,服务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规范的管理,发展趋势缓慢,特别是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使农村经济协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黄平 《中国民政》2006,(2):53-53
江苏省泗洪县把农村专业协会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三大主体之一进行重点扶持,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出了一大批活动规范、品牌作用明显、带动大量农民致富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目前,全县共登记、备案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8家,发展会员3万多人。县民政局作为农村经济专业协会的审批管理部门,在其培育和发展中,重点在规范登记和扶持服务上做好文章。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泗洪县把农村专业协会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三大主体之一进行重点扶持,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出了一大批活动规范、品牌作用明显、带动大量农民致富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目前,全县共登记、备案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8家,发展会员3万多人.县民政局作为农村经济专业协会的审批管理部门,在其培育和发展中,重点在规范登记和扶持服务上做好文章.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民政局围绕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载体,把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为民政部门直接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作为打造强势民政的重点工作之一。本着“积极推进发展、逐步加以规范、引导发挥作用、推动做大做强”的指导思想,实行市、县(市、区)、镇三级联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强势推进,既扎扎实实又有声有色地做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工作。该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工作走在江  相似文献   

8.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抓好协会的培育发展登记管理工作.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的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以政府办、民政局、农业局、畜牧局等部门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四年三月二日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解决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做到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重点培育,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稳定中的积极作用,2004年初,南阳市民政局会同市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林业局及市供销社,对全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李玉妹 《中国民政》2006,(12):31-31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三农”工作中,注重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全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着眼大局,把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2.
9月9日至11日,全国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会议在烟台召开.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出席会议并讲话,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作了总结讲话,中农办、国务院研究室、中科协、团中央和全国供销总社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会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12个省(市)民政厅(局)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代表介绍了经验,交流了各地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工作中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兴化市民政局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市建立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55家,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发展规划。兴化市出台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在后发展地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情况,发挥作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部门,应在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并促使其发挥作用方面.起到应有的能动作用.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朱巍 《中国民政》2007,(9):46-46
加快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在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中,要做到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自愿,规范管理,宣传到位,营造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一)圈绕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总体目标。一是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民政》2009,(8):46-48
近年来,信宜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和发展具有信宜特色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使山地鸡、三华李、南药、凼仔鱼、玉器加工、竹器编织等领域的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该市农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共24个,其中县(市)级14个、镇级10个,会员总数达10多万人,辐射了全市绝大部分农村,业务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领域。2008年,专业经济协会的会员人均纯收入为6416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高出约20%。  相似文献   

17.
正宁政办发[2016]6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5]77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制定本意见。一、总体思路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互联网+"为契机,以带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主导、  相似文献   

18.
民政部门是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推进器”作用。具体地讲: (一)在服务“生产发展”方面发挥桥梁作用。近年来,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2005年,连云港市经各级民政部门正式登记的农村专业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形态,农村的各类经济协会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 推广和转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村风民俗的改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发展方向是明确的,作用是巨大的。目前应出台相关的调整政策,积极予以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认识培育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协会的意义。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家一户过日子,与外界的交往由原来的集体变成了个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联合起来走集约化,集团  相似文献   

20.
正渝农发[2018]20号各区县(自治县)农委(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委(粮食局):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制度性安排,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确保农村经济稳中求进的重大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