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企业法人作出的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判断企业法人资格存续与否,应当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否注销其法人资格为标准,只要该企业尚未被注销,即使被吊销营业执照,仍具有法人资格,仍具有诉讼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2.
论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效敏 《现代法学》2004,26(4):122-127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律地位如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导致立法相互矛盾,执法不统一。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仅丧失其经营资格,同时丧失其法人资格,这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性质所决定的;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之债权债务由清算组继受,清算组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不是被清算企业人格的延续;清算组不作为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3.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诉讼主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涛 《中国律师》2002,(10):48-50
两种争议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企业法人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使得企业法人从设立、变更到终止,都被相应的法律、法规所制约和规范,一旦企业有违法行为,将会受到相关的处罚和制裁,其中,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行政法规对企业法人违反法律或法规的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之一。企业法人被登记主管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后,其主体的法律地位如何变化,一直是法律界人士探讨的话题之一。法律界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未向法院申请破产,债权人是否可以申请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破产的请示》([2007)黔高民二破请终字1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相似文献   

5.
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后其法律地位如何?产生什么法律后果?权益如何保护?其之前所签订的合同在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后是否可继续履行?本文结合案件实例及相关法律规定,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后注销之前仍然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法律后果是要进行清算,其吊销执照之前所签合同应由清算组决定是否解除而非由人民法院判决解除.  相似文献   

6.
论破产案件受理难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破产案件受理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破产法是市场经济国家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对市场经济秩序起到关键性的保障作用.但在我国新<企业破产法>制定实施后,破产案件的受理数量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有所上升.反而是在逐年下降.而同期全国仅因连续两年不进行工商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就数量惊人,这些被吊销的企业大部分都属于应破产而...  相似文献   

7.
柯忠道 《知识产权》2002,12(6):41-42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职权对具有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所实施的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一旦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的制裁,则意味着被强制关闭、解散,从此被清理出局,从而退出市场。随着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不断深入,尤其在每年的企业年检期间或之后,各地都会有一大批企业法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这其中不少企业法人拥有注册商标,对如何认定、处置这些企业遗留商标或商标权,已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第五、关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民法通则》第4O条明文规定:“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3条也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收缴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其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清算组织负责清理。”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并没有主管部门,或者虽有主管部门但其对清理事宜不闻不问,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也拒不成立清算组织对其债务进行清理。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仅索债无门,就连…  相似文献   

9.
房县军店镇军马铺预制构件厂(以下简称构件厂),是一个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的集体企业。1998年6月16日,根据构件厂企业法定代表人赵宏祥签署的注销申请报告,房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工商局),核准注销了该厂的集体《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于1998年6月24日,核准登记构件厂为私营企业,核发私营企业《营业执照》,组成形式:个人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0.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的法律问题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称企业法人“弥留之际” ,特指企业法人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后 ,尚未依法注销前这一特殊阶段。企业法人“弥留之际”的法律地位是我国现行立法的法律漏洞 ,加之国家权威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对此认识严重分歧 ,造成行政执法与司法实践的不统一 ,间接地损害了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 ,这种现象已为不诚信分子所利用并演变成一种不容回避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害。因此 ,一般意义上 ,肯定企业法人“弥留之际”的法人资格和诉讼地位 ;特殊意义上 ,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 ,并且设立债权侵权制度 ,同时 ,扩张妨害清算罪之外延。此既为法理之本质所在 ,也是司法实践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吊销营业执照是消灭企业的法人资格还是剥夺企业法人的经营权,不仅在实务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即使在理论界也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吊销营业执照性质的探讨,从理论上澄清了其本质为对企业法人经营权的剥夺,并提出通过建立企业法人的强制清算制度来完善我国的企业法人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审判的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企业由于违反行政法规被行政管理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或被撤销,因经济纠纷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情形。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有关司法解释对企业被吊销或撤销后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但主要是针对非法人企业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而对企业法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撤销后的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涉及较少,或者说比较原则,企业法人能否比照处理没有具体法律规定,以致审判实践中处理此类案件在适用法律上有一定的困难,不同法院对该类案件的认识和处理结果上也不尽相同。为…  相似文献   

13.
江少周 《中国律师》2000,(10):54-56
一、关于银行信贷合同的主体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各专业银行各自只有一个独立的法人,即总行本身,其所属各分行、支行都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都是总行的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对于企业的法人资格问题,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任何企业法人都应是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如果只是领取了《营业执照》,则该企业并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与银行信贷案件有较密切联系的是企业的注销、歇业、分离、合并等法律问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于注销、歇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法人非破产终止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法人依法被撤销或解散 ,进入非破产中止程序应依法进行清算 ,停止清算外的一切活动。清算是企业法人非破产终止的必经阶段。然而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 ,清算一般属于企业法人的自身所为(破产除外) ,并无相应的监督机制 ,当非破产终止的企业法人不为清算时 ,企业在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就无人处理 ,或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办理了注销手续 ,企业的未了债权债务如何处理便成为问题。前些年因为我国的市场主体主要以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 ,这些企业因均有上级主管部门 ,且事务较少 ,管理严格 ,操作规范 ,上述问题并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27日通过,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第一次全面地规范了我国企业法人的破产法律制度。笔者认为,这一法律虽然意义重大,但其部分条款在立法上仍然存在下列若干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企业法人注销或吊销而造成债务不能清偿的案件逐年增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应有和及时的保护,而且还对生产、流通领域健康有序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企业法人登记制度,企业经工商注册登记后,取得合法经营权和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企业法人被注销或吊销后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该企业丧失了民事主体的资格。为此,法院在受理案件后,首先要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发现被告企业不具备主体资格时,告知原告更换合格的被告,即该企业的开办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  相似文献   

17.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主体资格是否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存在"企业终止说"和"企业解散说"两种观点。但无论是"企业终止说"还是"企业解散说"都有相应的不足,所以引进商事能力概念成为必然。商事能力又分为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在我国商事登记是商事权利能力取得与消灭的唯一标准,而营业执照是获得商事行为能力的标志。所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注销登记前只是其商事行为能力被剥夺,其权利能力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刘铭凯  李兰花 《河北法学》2004,22(6):149-152
有人认为吊销营业执照就等于终止了企业的法人资格,这种认识值得商榷。吊销营业执照只是取消了企业进行营业活动的资格,但不能直接取消其法人资格,法人应当首先清算,清算完成后,向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此时,法人资格才能够终止。因此,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企业法人资格被注销前,企业仍然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和应诉。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106号文的有关规定是不合理的,应当修正。  相似文献   

19.
企业法人终止的立法缺陷及审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被起诉的法人已经歇业、解散、被撤销或被吊销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此情况,有的法院以被告主体已不存在为由,不予立案,或驳回起诉;有的法院公告送达,判决已经歇业、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人承担清偿债务责任;也有的法院根据原告申请,变更相对方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人为被告,判决其承担已经歇业、解散、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债务;还有的法院依职权变更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人为诉讼主体,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清理已经歇业、解散、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法人遗留的债权,用其清偿债务等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关联企业的规定相对单薄,相关企业在经营中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其他股东、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关联企业破产时,控制企业利用对从属企业的不当控制或影响,损害破产债权人的利益从而获得不法利益。对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整合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