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图说王稼祥     
《党史纵览》2006,(8):4-5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省泾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苏联期间,加入了共产党。1930年回国,先在白区从事革命工作,1931年赴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局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为我军政治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遵义会议后,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抗日战争初期,王稼祥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稼祥先后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苏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8月15日是王稼祥诞辰百年纪念日,本刊选编了一组文章和图片,以示对王稼祥的缅怀和崇敬。  相似文献   

2.
王稼祥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肯定,但很多人的认识仅局限于建国前。苏区时期.王稼祥是苏区中央局委员(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是遵义会议后“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领导指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政治部代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力主毛泽东的领导,“投了关键的一票”;  相似文献   

3.
王幼平(1910~1995),山东省桓台人,1925年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宁都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调到白区工作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军事部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政治部主任、豫皖苏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副政委、第五兵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建国后调到外交部,先后任驻罗马尼亚、挪威、柬埔寨、古巴、越南、马来西亚、苏联等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顾问,全国人大代表,中顾委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刘鼎,四川省南溪县人,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经朱德、孙炳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留学法国和苏联,是最早在国外学习科学技术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1929年曾在上海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工作,任中央特科二科副科长,在顾顺章叛变后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刻,他以中共代表身份赴西安,常驻张学良公馆,以他的学识和丰富的斗争经验,系统地向张学良介绍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协助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妥善地处理事变.党中央对刘鼎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毛泽东曾指出:"西安事变,刘鼎同志是有功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党史论著中,长时期来采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导地位的提法。随着遵义会议资料的披露和党史研究的深入,这一提法正在逐步修正。本文拟对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作一考察。一、遵义会议,毛泽东进人党中央领导核心,"洛-毛体制"形成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党员和中共创建者之一,1923年中共三大时成为中央局委员。1927年八七会议至1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他是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六大,他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被补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相似文献   

6.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临行前,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与王稼祥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进行了重要的谈话。据王稼祥回忆,季米特洛夫说:“应该告诉全党,要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就不要再争了。”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对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领袖。  相似文献   

7.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1906-1974),是中共建党以来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多次在党和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支持毛泽东,使革命转危为安,走向坦途.因此,党和毛泽东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尤其是毛泽东的评价一直是肯定的.在中共"七大"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讲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专门讲王稼祥的贡献的,并实事求是地对他的功过作了全面的、客观的和公正的评价.毛泽东除在"七大"上积极推荐王稼祥进入中央委员会,建国后还推举他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王稼祥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当毛泽东读完王稼祥给他的一封信之后,十分动情而恳切地说:"这样的老同志只讲过,不讲功,很难得,应该很快让他出来工作."说他功大于过,是有功的人等等,再一次肯定和赞誉王稼祥的功劳.直到党的"十大"时,毛泽东还排除"四人帮"之流的干扰,继续推荐王稼祥为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8.
正在党中央、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之间,陈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他在领导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期间,为贯彻执行遵义会议以来党中央政治路线、向东北抗日联军宣传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中,唯一直接领导过东北抗日斗争的就是陈云。1935年8月,陈云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之命前  相似文献   

9.
1926年北伐军进占醴陵后,革命形势一派大好,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女界联合会等群众革命组织公开建立,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同年秋,党派孙小山到当时号称“小南京”的渌口镇工作,兼任中共渌口埠委书记,领导那里的工农革命运动。渌口伏波庙农民禁迷信、打菩萨的事,就是他亲自领导的,曾受到毛泽东同志考察农民运动时的高度称赞。他1926年12月至1927年1月的日记,就是在渌口工作期间写的。孙小山,1891年出生于醴陵城郊丁家坊的一个农民家庭,早期入同盟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中共醴陵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6年任国民党醴陵县党部执行委员、县农民协会委员长等职。1928年惨遭反动派杀害。孙小山日记,距今60多年,最近在他老家拆土墙时发现。这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史料,记述了当时工农运动的盛况,再现了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工作姿态,使人很受鼓舞。特予摘抄。  相似文献   

10.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但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召开并取得成功并非历史偶然,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聂荣臻、朱德等人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王稼祥,他是最早从"左"倾阵营里分化出来,最坚决支持毛泽东,他投了"关键一票",有很大功劳。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胡必成等,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4月回国后,周恩来在天津领导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至1924年先后赴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领导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工作.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后先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1926年冬去上海,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军事委员会书记.在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28年7月,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长.1931年12月,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5年1月,出席遵义会议,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会后,继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参加3人指挥小组.  相似文献   

12.
王若飞(1896-1946年)贵州省安顺县人,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在苏联学习,1925年先后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192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1年以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的身份,到绥远考察和指导党的工作,11月在包头被捕。反动当局得到他是共产党员的证据,王若飞以共产党人的公开身份,领导狱中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与敌人进行了气壮山河  相似文献   

13.
符定一是毛泽东的老师,年长他16岁,两人同是湖南湘潭人。符定一精通中国文字学,为新中国的文教事业也作出了贡献。他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等职。 一、不要抓他,他将来的成就会在你我之上 1912年,年方19岁的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符定一当时任该校校长。在这里,毛泽东直接受到了符定一关于古汉语、历史、写  相似文献   

14.
怀念顾德欢     
顾德欢(1912年~1993年7月21日),上海青浦人。1935年在青岛山东大学参与发动学生运动,同年到上海任全国学联“党团”委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青浦县工委书记、青昆嘉中心县委书记、淞沪中心县委书记、路南特委书记、新四军一级政治部宣教部长、中共浙东临时工委书记、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政委等职。浙江解放后,任浙江省副省长、省委常委等职。1956年调中国科学院工作,任电子所党委书记兼所长,中科院党组成员等职。──编者去年6月我在家中养病时,突然接到中共浙江省党史工委乐子型主任打来的电话说:顾老德欢患…  相似文献   

15.
张闻天(1900-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洛甫,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门对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和中央政治局常委。1933年1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后代替博古担任党中央书记,在党内“负总的责任”,直到1943年3月。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46…  相似文献   

16.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安徽泾县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王稼祥有几件大事载人了党的史册。1935年.王稼祥为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发挥了重大作用.“投了关键的一票”。1938年7月底,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传达了共产国际重要意见,从而巩固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1943年7月,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初步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正彭之久(1910—1947),河南镇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胞兄彭雪枫介绍,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工作。1939年8月,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兼中共乡吉特委军事部长。十二月事变时,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组织部队突围,并亲上中条山,把动摇叛变的参谋长及其带领的一个中队拉回稷王山归队。1941年3月起,先后任太岳军区卫生部政委、副部长、政委兼部长等职,对军区的卫生工作竭忠尽智。在他的领导下,太岳区的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多次说过:“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了我关键的一票.”其实,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主要是王稼祥是第一个从“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的骨干.毛泽东也多次称赞洛南(张闻天)是“明君”.其实,毛泽东还应感谢另一位同志,那就是康克清.她在长征途中任特务队和担架队长期间,要求特务队绝对保证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安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使毛泽东有充足的时间争取洛南、王稼祥圆满地实现后来被戏称的“担架上的阴谋”.这一点好像被修史的学者完全忽视了,而康克清也从来没向外人谈及此事.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是否在遵义会议上提出了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王双梅遵义会议在中共历史上是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无疑在会议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其他同志包括刘少奇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80年5月17日,邓小平在追...  相似文献   

20.
王鑫 《世纪风采》2010,(6):15-19
众所周知,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及以后都是毛泽东的积极追随者,然而,早在1930年他刚从苏联回国的时候,却曾与王明等一些自命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人一样,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王稼祥是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马列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始从“左”倾转向反“左”倾,并最终在遵义会议上完成这一重大思想转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