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之美是指刑法的外在呈现与内在蕴含所给予人们的一种感受。除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区分,刑法之美还有优美与崇高美的区分。刑法的优美指向的是刑法的外在与形式,而刑法的崇高美则是刑法内在美的最高表达。刑法之美不仅有着使人们知法、爱法、尚法的法治意义和"丰满人格"的主体意义,而且有着对刑法本身形象的正面直接的塑造作用。刑法之美是一种制度之美,构成了刑法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郑维铭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今年第三期撰文认为,人生美就是人的活动所显现的人类向上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引起人的美好情感的人生现象,作者认为,真是人生美的基础,善是人生美的前提,人生美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人生美的结构大致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1、人的外在美。它指人体美和装饰美。这些美从本质上看都以社会性为基本属性。2、人的内在美。即人的心灵美,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情操、人格国格、智慧才能等内在世界所显示出来的美。3、人生的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构成了人生美的重要内容。因为劳动创造体现了真与善的统一;劳动创造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词明显地打上了时代烙印。在她笔下,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以其独特的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本色自然,率性自我,追求自由,渴望解放,向往人性的回归。她们不仅拥有外在美,而且更有高雅脱俗的性情美。李清照以她特有的女性直觉,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塑造了许多具有强烈自我主体意识的女性形象,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兴国、科技兴国的大潮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形象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培养现代教育观念,具有更高的社会文化科学知识修养,具有强烈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方法,要学会微笑面对学生,努力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缠足和高跟鞋是女性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显著标志,体现着女性身体审美符号变迁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实则源于共同的性别文化基础及相应的社会审美标准.无论缠足还是高跟鞋,它们都以女性的脚作为展示自我的舞台,都是女性追求身体美与实现社会参与的方式.从其所体现的身体美来看,女性的美是以男人的目光为参照标准.而作为女性的社会参与方式,缠足与高跟鞋又都明显地带有自我束缚甚至摧残的特征.从缠足到高跟鞋的历史变迁既承载着近代中国的观念更新,同时亦是一部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女性身体史.  相似文献   

6.
论礼仪教师的外在形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礼仪教师不仅具有内在美,更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美,要从仪容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体现出礼仪教师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7.
女性的成熟美,来自优美的仪表,良好的教养、高雅的风度和独特的韵味.这是女性对自身的超越,从“女孩子”变为成熟的女性.应当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一、自信,有主见.相信自己,敢于接受也勇于拒绝,主宰自己的命运,追求理智的、人性的生活原则,冲破传统的桎梏、世俗的偏见,不为习惯和时尚所左右.  相似文献   

8.
生产方式合理化,发展优势明显化,社会心态开放化是制度自信形成的本体依据。制度自信具有逻辑的层次、理论的层次和主体的层次,不同的层次有其相应的内在结构。制度自信贯穿制度意识,体现文化心理,它既由主体的生活意识、道德意识、价值意识和发展意识所建构,又由主体的制度认知、制度认可和制度认同所建构。制度性因素、主体性因素和事件性因素是阻障制度自信形成的主要因素。建构制度自信要从促进政治善、确保制度善、提高公众善、增强表达善等方面上手。  相似文献   

9.
选美风景线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据说古希腊人发现了美的光环,从而奠定了美的基石;随着社会的嬗变,美的内涵更为丰富,美的外延不断扩展。于是,让真美俏立于南粤大地,让真美步上新的台阶。这就是’93广东小姐竞选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理解的真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和谐统一的现代美,我们寻找的南粤真美,是在广东这块改革开放热土上流响的青春风韵……”这几乎穷尽所有高雅意蕴、优美语言  相似文献   

10.
礼仪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礼仪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美,还要具有内在素质美,做到外在关与内在关的和谐一致。内外兼修,知行统一,才能体现出礼仪教师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礼仪教育才会更加富有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生活指南     
美的仪态坐与立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培养坐,立的美的仪态? 一个人有着一种美的仪态,会使人得到一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美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个站姿和坐姿的好习惯,会给别人一种美好的美的感觉。站立时;要挺胸,抬头、收腹背不驼、膝不弯、脊柱和腰部竖直,这样的姿态站立会使你保持全身各主要关节,窍穴、经络既畅通,又放松舒适,反之,站时不抬头、不挺胸、背也弯,在别人眼里很难找到美的感觉。站时,尽量使身重心提高,腰背不要弯,腿不  相似文献   

12.
李梅红 《工会论坛》2011,17(1):170-171
大学生艺术交流中心等个性化设计以浪漫主义、个性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提倡舒畅、自然、高雅、时尚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文化的内涵。个性美体现着设计者的一种审美判断,它要求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利用生动感性形象和情绪化的造型、旋律来表现自己内在的气质。艺术的美需要独特的创造力,而个性美则要体现出这一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鼓励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光大,赋予其中国特点和中国色彩。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制度层面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特别是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过程中,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美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情感活动本质地体现出其超越性特征。审美实现是建立在对价值功利性和有限、在场的超越之上,进而实现审美自由的。艺术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本质地体现出创美的超越性特征。美、审美、创美的超越性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改革开放是"三个自信"的根源和支撑,增强"三个自信"要靠科学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来实现。"三个进一步解放"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可以为增强"三个自信"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攻坚期,不仅要提倡"三个进一步解放",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解放",使"三个进一步解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以唯物史观透视五四运动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建立、坚持与增强文化自信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文化自信有其特殊的出场语境与发展逻辑:它是回应中国历史实践的需要,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文化自信的发展过程与唯物史观中国化的过程相一致,内在地体现与包含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维度与价值蕴涵,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根本表征,也是实现中国文化发展生生不息、朝气蓬勃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女性美作为一种美的特征是离不开女性自身的,但女性美绝不是纯粹的生物形态的体现,女性美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要受到社会经济、社会意识,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由于社会生活状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人们对美的认识标准也就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就有着不同的女性美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互动,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时代命题。它是基于当代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在寻找解决中国难题、凝聚中国力量进程中体现的一种中国自信。统一战线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互动蕴含着时代坐标、时代使命和时代责任三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0.
阳刚英俊、装束考究,是男人魅力的固化之美,美在视觉冲击;睿智机敏、语言幽默,是男人魅力的灵动之美,美在沁人心脾。外在的固化之美来源于上苍的恩赐,内在的灵动之美依靠后天的修养。一个男人只有秀外,没有慧中,算不上魅力男人。男人塑造魅力,关键要塑造内在之美。而言为心声,语言恰恰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灵动之美,反映其魅力所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