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辉 《时代法学》2014,(6):77-85
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但作为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其言论自由与一般公民的言论自由相比具有特殊之处。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法治视野下如何对公务员的言论自由进行科学规制逐渐引起重视。民主法治国家要求公务员的言论自由既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认为法治视野下公务员言论自由的行使应受到公务员与所在机关的法律关系、公务员忠诚义务、公务员中立义务等因素的限制。同时对公务员言论自由的限制理应符合比例原则、双阶理论和双轨理论等标准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婚姻法总则中规定了夫妻忠诚义务,是道德在法律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忠诚义务为中心讨论这一法律与道德的渗透关系。  相似文献   

3.
婚姻法总则中规定了夫妻忠诚义务,是道德在法律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忠诚义务为中心讨论这一法律与道德的渗透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 ,在内容上体现为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如何将影响到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确定 ,关系到公务员的权利保障体系和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存在重大差异 ,因此对公务员与政府法律关系的规定也就不同 ,概括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主仆关系、服务关系、代理关系、雇佣关系。笔者以为雇佣关系下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定位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5.
王禹 《政治与法律》2023,(1):109-123
港澳回归前实行的公务员制度是英国和葡萄牙公务员制度的延伸,长期标榜实行“政治中立”原则。港澳回归后,实行西方“政治中立”的宪制基础已不存在。片面强调“政治中立”,既不能与“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相适应,也不利于加强公务员政治能力建设和促进公务员队伍团结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和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地区公务员既不能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也不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表示“政治中立”。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代表特别行政区整体利益,不得具有政党或政治团体的身份,在特别行政区层面不存在执政党更替的问题。应当坚守“政治忠诚”而不宜再用“政治中立”提法,必要时可用“行政中立”替代,并进一步提升港澳地区公务员的政治忠诚意识和推进公务员的宣誓制度建设,立法须明确港澳地区公务员政治权利行使的界限,加强对公务员违反政治忠诚义务和就职誓言的惩戒。  相似文献   

6.
正忠诚无私,亦指公证人对当事人有忠诚与无私的义务,是拉丁公证法系国家的公证传统和基本公证原则,是公证人区别于法官、律师等其他法律职业的重要符号。但是在我国不仅立法没有规定忠诚无私原则,公证理论对此研究也基本上是空白。本文旨在对忠诚无私原则产生的原因、意义、内涵及适用内容做探讨,用以指导公证实践。一、忠诚无私原则的定义及内容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所谓忠诚(loyaute),系指公证人于公证时,须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精神,就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宜 《中国律师》2008,(1):75-77
一名律师打赢了官司.欣喜地给自己的委托人发了一封电报,曰“正义已经取胜”.委托人十万火急地回了一封电报——“马上上诉!”这个流传已久的古老法律故事告诉人们委托人在乎的是胜诉的结果而非社会所期望的正义,也提示了律师基于代理关系而产生的对委托人的忠诚义务与律师对法律忠诚义务、律师职责与社会伦理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夫妻忠诚协议分析——以法律关系为重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忠诚协议是身份法律关系,其标的是精神给付。忠诚协议约定的财产给付,是附延缓条件的给付。条件成就,形成财产给付法律关系。条件的成就,为当事人违反忠实义务。忠诚协议中关于财产给付的约定,本质上是给付精神损害违约金的约定,可以参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9.
李子逸 《法制与社会》2013,(12):233-234
我国新的婚姻法将夫妻忠诚问题纳入到法律的范畴,在第四条明确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这无疑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突破,但是仅仅属于倡导性规定,亟需在新婚姻法的总则部分对于夫妻忠诚问题进行界定,这不仅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夫妻忠实义务的进行狭义与广义两方面的界定,对其中三种误区的进行分析,证明了我国对于婚姻法的修订的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就对目前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研究,要明确界定关于忠诚的法律性质,明确是否能将违背夫妻忠诚义务作为法定离婚事由,最后要明确是否可以要求违背义务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刘译矾 《当代法学》2021,35(3):112-124
作为辩护律师的首要职业伦理,忠诚义务是指辩护律师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又要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在比较法的视野下,美国、德国和日本律师职业伦理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忠诚义务模式,分别是"完全的忠诚义务"模式、"不完全的忠诚义务"模式和"混合的忠诚义务"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下,律师在辩护权的行使、利益冲突的处理、退出辩护的自由以及...  相似文献   

11.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进步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使我国的行政纪律惩戒规范变得更加完整和系统化。在内容上突出了从严治纪;在程序上对行政处分作了详细的规定,这必将推进行政处分工作的法治化。《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疏漏之处主要有:没有规定国家对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的追究时效;没有明确是否适用于行政机关内的聘任制公务员;行政机关以外的公务员处分工作是否参照其执行也未予明确。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是我国行政实体立法的一大突破:该法开始了行政法从程序到实体的转型;将行政法调整对象由外部行政关系向内部行政关系转移,开启了法治社会的先声;尽力避免人治,实现了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但是,该法界定的公务员范围过宽,确立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工资福利保险制度及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万丹 《行政与法》2004,(6):63-65
在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干部打工”、“带薪辞职”、“政府雇员”以及“考选市长”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与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主要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这些新现象的分析,揭示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党与法的关系、改革与法的关系以及新法与旧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着力解决了公务员管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在公务员范围、职务级别制度、考核、录用、奖励制度、职务任免、升降制度、培训制度、工资制度、辞职制度、申诉制度、职位聘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张丽珍 《行政与法》2007,(11):42-45
公务员精神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务员精神作为公务员的价值信念,指引、评价和规范公务员的行为,体现着公共行政的精神和行政文化的价值观。通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公务员可以准确把握其角色的特殊性内涵,理解公共管理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这些特质。社会角色赋予了角色承担者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往往通过职责体现,包括责任和义务,担当职责是角色的必然要求。公务员要出色地完成其职责,合作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沿着角色把握、职责担当、合作定位这一伦理路径,公务员精神的公共性、正义性、廉洁性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日公务员权利义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务员权利义务规范是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中日两国公务员制度在公务员权利及保障 ,公务员义务及责任等方面具有某种同构性 ,但差异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同构性导源于规范对象的同一性 ,差异性则根植于政治制度和法制状况的区别性。  相似文献   

17.
民事责任能力范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盛礼 《法学论坛》2007,22(1):76-81
民事责任能力是民法中的基础性概念.任何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要具备民事主体资格,该主体即拥有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隐含在民事权利能力之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资格三位一体,构成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分割的要素.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能力状况,与该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认识能力无关.民事责任能力制度贯穿于合同法、侵权法等民法分则的各个组成部分,将其局限于民法分则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对民事责任能力的不当割裂.  相似文献   

18.
各地公务员录用体检办法和体检标准中因存在许多不合理的体格归类,而使相当多的具有一定生理缺陷的人被无情地挡在了公务员门槛之外,且难以获得公正的救济。以宪法平等权的精神来检验,这些归类或者不具有合法目的,或者违反了比例原则,都导致了立法歧视。为保护公民平等担任公职的权利,有必要对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韦健 《行政与法》2008,(1):45-48
公务员考核是正确评价公务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促进勤政廉洁,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我国公务员考核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和2007年1月《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颁布,把公务员考核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应该看到。在公务员考核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就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