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网上有一帖子,内容是说一漂亮女生喜欢上一相貌较丑的男生。无论男生说自己有多少缺点,如“口臭和香港脚”、“喜欢抽烟、酗酒”,女生都说“不在乎”。最后,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还没有过英语四级。”结果,女生撒腿就跑。  相似文献   

2.
班上有个十分沉默的男生,上课总是低着头,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好像上课与他无关似的。我几次曾想与他面对面的谈心,以深入了解其中的缘由,但我想了想,还是不要贸然与其"正面交锋",还是等待成熟时机悄无声息地了解并鼓励该学生。一次上课,我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说"知道的同学请举手!"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举手了,这时我特意看了看那位男生,他把头几乎埋到桌子底下去了,满脸通  相似文献   

3.
高菲 《北京观察》2004,(4):62-63
缘起: 国庆期间"中学生"聚众伤人 2003年10月7日,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朝阳望京某重点中学学生返校月考.中午放学,该校高一年级一男生刚至校门,便遭到同桌女生召集来的四个校外"学生"劫持,在校外不远处遭殴打致伤.虽然路人惊呼"别打了,别打了,打死人了!"但却无人制止四男生行凶.行凶打人者警告该男生不许报警,威胁称如果报警就剁了该生的手.男生受到惊吓,自此拒绝回校上课,家长只好将其送到外地读书,至今该生拒绝再回北京.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性别与政治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  罗婷 《青年探索》2006,(3):35-39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7所高校的13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着力于探讨在大学生这一群体里,性别对其政治社会化程度是否存在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女性是否在政治社会化方面存在劣势。本研究发现在政治时事的掌握上男生比女生更具优势,而女生在政治态度方面比男生更理性、更顺应主流政治的发展、有较强的政治参与倾向,但在实际政治参与行为上,女生显著不如男生。  相似文献   

5.
一、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青少年微妙的异性交往 1.案例。女生李某和男生黄某,今年16岁,同班同学。李某是班级学习委员,黄某是班长。李某自幼聪明伶俐,性格开朗,能歌善舞,成绩优良。因为班级工作的需要,她经常与黄某商量班级工作。在不断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李某觉得和黄某在一起工作得心应手,彼此有一种默契感,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也较多,不知不觉对黄某产生了一种好感。时间一长,李某发现在家里复习功课,不知怎么竟然会看不进书,心中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虚感,似乎只有看见黄某时心里才感到踏实,学习起来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马老师:您好!感谢您的热心。知道您是值得信赖的心理咨询师,请您一定帮助我。我是一个大一女孩,今年19岁,我感到自己好像得了“恐男症”。我常常有一种恐惧感,害怕与人接触,很少的朋友都是女生,对男生,我更感到恐惧。我只能和班上的一两个男生讲话,还是学习上的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8):31-31
在一路随行中,一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一双笑眯眯眼睛的男生(整体像大陆的小沈阳)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因为无论是在室外活动还是在车上,他的身边总有一批男生和女生追随嬉闹着;他走路的姿势,永远不是那样的“中规中矩”,似摇摆不定;身材却又似女生的柔,甚至头发比起其他男生的也要稍长些,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柔性”的美,而非男子汉的那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8.
学校课间的突发事故对学生的生命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为引导学生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突发事故的某些环节需淡化处理,大事化小;有些则需小题大做,强化处理。某天课上,一男生跟另一女生说他座位后一女生的"坏话",座位后的女生听到了,用脚踢  相似文献   

9.
谁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父亲和老师的答案不谋而合——好学生。那什么是好学生?为此,我做了一个调查,看看大家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人“是榜样”。调查结果显示:成绩优秀、品德高尚、纪律性强固然是好学生的一项指标,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目标了。90%以上的学生更看重的是能力与性格,总的来说,有这么几种类型。(1)能力型。这类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较好的天赋,表现十分突出,如体育、电脑、美术、音乐、舞蹈、朗诵、写作等。他们活跃在班级之中,吸引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同时,他们也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为班级和团队赢得荣誉。…  相似文献   

10.
一女生暗恋同校一男生,竟将男生照片与自己照片通过某影楼的“移植手术”,炮制出一张婚纱照。见到这张照片后,自认为受到伤害的男生欲起诉这位女生。近日,该男生向记者反映了详情。这位男生称,他是四川某大学的一名在校学生,名叫杨生,炮制婚纱照的同校女生名叫李×。杨告诉记者,去年11月25日,杨向李借了一本山水画册。晚上,他和几个同学踢球后回到寝室翻看这本画册。一翻,他惊  相似文献   

11.
一天,老师正在上课,一女生给一男生写“纸条”,在传递过程中被老师截获。老师尚未表态,学生先发制人,声称老师侵犯了她的隐私权,要和老师对簿公堂,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事后,老师们普遍感到,近些年来,由于国家重视普及法律知识,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了,尽管学生对某些法律原则及条款的理解还有偏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的需要,教师也须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否则,仅作一些肤浅的了解,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不仅可能出现误导学生的现象,而且可能出现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隐私权作为人身权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民享有的私人…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12,(8):50-50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在整理近1500份问卷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就连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遥遥领先。令人吃惊的还有,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江苏、广东、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女生超越男生成为一个“全局性的、趋势性的问题”。而在196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只有25.7%。  相似文献   

13.
警察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三方面的心理状况既有警察的特点,又有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并受其性别、年级、地区、专业的影响.调查显示:男女生因竞争激励源不同而心理状况不同,男生学习态度不如女生,女生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不如男生;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好于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强于低年级学生;苏北地区学生学习态度最好,苏中地区的学生工作态度最积极,苏南地区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不同专业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只有细微差别,技术专业好于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14.
我师范毕业那年,刚满19岁,一上班,就接了一个六年级毕业班。学生们已十二三岁,排外性很强,接受我很勉强,有些学生经常故意捣乱。而我因为年轻,毫无经验,往往面对一些小事,束手无策。 一天上午,我在黑板上给学生们抄了一些习题,让他们做在作业本上。下午上课不久,就有同学反映自己做在本子上的习题被撕掉了。接二连三,共有5个同学有此遭遇。我生气极了,气冲冲来到教室,冲着学生们大吼:“谁干的?自己站出来!”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一个随机的高中学生调查数据,探讨澳门未成年人受性侵犯的经历与其精神健康的相关状况。当中接触了十所中学近千名受访者,初步发现约有一成受访学生在未满十八岁时,曾经历一次或以上的性侵犯遭遇。从百分比上看,性别差异不明显。但从遭遇年龄上看,受访女生比男生来得更早一些,而且风险期比男生长许多。遇到最多的被性侵犯的遭遇是"被抚摸敏感部位甚至性器官"。有不幸经历的中学生显著地出现不同精神问题,包括焦急不安、容易感到疲倦及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当中女生比男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和其他老师到一个班级听政治课,离上课还有几分钟,偶然觉得有些怪异,抬头环顾四周,发现教室内寂静无声,静得让人感觉很不自在。  相似文献   

17.
韩淑珍,一位普通的特教教师,她在把一切都献给了教书育人这一伟大事业的同时,也享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两年前,学校把一个新招收的班级交给了她.这个班级的学生,有多动症、自闭症,还有一个聋哑儿童和几个智障学生.他们有的胆小不敢说话,有的自卑,缺乏勇气,有的好动,上课坐不住椅子,还把脑袋往课桌里伸.为了教好这个班她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18.
政治课上,上课还没到五分钟,我就发观一女生并不听课,而是埋头在写些什么。我一边讲课,一边慢慢走过去。看到她在纸上写了一大堆男生的名字,旁边还画了一幅漫画,我想提醒她一下,叫她好好听课,于是便伸手去“拿”她的纸条,没想到我的手刚碰到她的纸条,她就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她的先发制人,使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遭遇这样尴尬的情景,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短暂的唏嘘后教室里变得出奇的安静,全班50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正当不知所措之时,一个念头冒了上来:何不趁热打铁,以此为话…  相似文献   

19.
这是基于一项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下,男、女生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方式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面对经济困难,更倾向于自助解困;女生感受到的家庭情感压力尤为突出,在寻求情感支持上,女生更注重同辈群体的互动,达到情感宣泄。  相似文献   

20.
男女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信息表明,性别间“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比较男女大学生互联网浏览信息偏好、网络服务、功能偏好发现,男生偏好“体育信息”、“军事信息”和“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女生偏好“休闲娱乐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男生的标识是网络游戏,女生则为聊天和购物。从网络心理情绪、社会信任和网络表达考量,互联网给男生带来的正能量和负能量都超过女生,网络对男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男生网络失范行为明显高于女生。因此,试图利用互联网平台塑造真正平等的男女文化,隐藏着忽视“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的话语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