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2.
作为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3.
作为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4.
作为政治合法性逻辑起点的政治信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信任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动摇。因此,追寻政治不信任的产生根源,考察政治信任的逻辑结构,应该把根本制度和机制剥离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机制之上的误区;应该把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区分开来,消除把政治信任置于角色功能之上的误区;应该把整体的政权、政府同具体的政府部门区分开来,将政治信任的基础构筑在对整体的政权和政府的评估上,防止政治信任在具体单位和部门的失误中流失。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坚持把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严格区分开来,而共和主义则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政治社会.哈贝马斯强调,既必须把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区分开来,又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共领域,并通过公共领域的自由讨论来影响政府决策,控制社会权力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才能保证自由和公正.而政治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也是在公共领域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王英津 《新视野》2000,2(5):33-35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权型政府体制必然要被打破。那么,我国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根据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对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的性质和功能,笔者认为,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政府必须在社会的整体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并起主导作用,它的角色定位只能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权威的强政府,而不能是一个效率低下、功能弱化的消极政府。一、我国强政府角色的定位依据  1.是由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调查数据,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政府信任对政治参与的重要影响。文章对政府信任作了中央政府信任与地方政府信任的二元划分,并将政治参与区分为制度内政治参与和制度外政治参与两种类型,文章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政府信任对制度内外政治参与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信任对制度内政治参与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公民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程度越高,参与村居投票选举活动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然而公民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对制度外政治参与没有显著的影响,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会明显激发制度外政治参与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区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但是,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活动主体,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之区分只是存在于学理研究的逻辑之中。对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其功能则既关涉到个人,同时又关涉到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应该在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辩证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解释。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于以价值引导的方式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促进个人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认同,使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安排得到普遍认同,以形成持久的利益认同精神支柱和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寻租理论的现代表症、根源及其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唯实》2009,(8):104-107
权力寻租是把权力商品化,或者说是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它是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避开各种监控、法规、审核,从而寻求并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监督和制约机制的不健全。解决权力寻租问题应该依赖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资源配置的功能。具体的做法有:减少政府管制的力量;加快改革步伐,缩短制度惯性的持续时间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在政府可支配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规则。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广泛的公众参与,获得民众对民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获得民众对法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健全决策规则和程序,获得民众对效率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建立完善的决策纠偏和损害救济机制,获得民众对诚信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政治信任是维系政权的合法性基础。从意识形态、政治绩效、党性修养入手赢得民众政治信任,是我军树立政治工作威信的传统优势。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教育知行脱节所引发的信仰危机、角色认知错位所导致的军人荣誉感下降、少数高级干部腐败现象所引发的信任危机,是导致当前军队政治工作威信下降的重要原因。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实现从人格信任到制度信任转型,是新时期增强我军政治工作威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上官酒瑞 《探索》2012,(5):58-63
良善的公共生活需要政治信任的润滑与滋润。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政治信任困境。在现代社会,确立政治信任与国家制度建设是同一过程,是高度契合的,国家制度建设构造政治信任在根本上是通过制度化不信任的建立健全与有效实施来实现的。中国政治信任的建设不是也没必要彻底消解民众的不信任情感,而是要不断提高政治信任的修复能力,目标是形成以制度信任为要核的现代政治信任模式。这关键是要通过激发制度活力、增强制度供给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根据制度化不信任的理念构造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为民众施予政治信任形成激发机制,为政府维系政治信任形成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因此,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就构成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权力结构,所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都建立在这三者关系基础之上,所有的政治功能都围绕这三者关系展开。可以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功能的每一项重大变化都是在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基础上发生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表明,随着党的角色与功能的改变,党权领导政权的方式、党权实现民权的方式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围绕着党权、政权与民权关系而进行的各项改革将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政治条件下,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不管是否拥有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权,其实际的存在和发展都要受到来自国家政权的制约和规范。因而,研究执政条件下的政党建设,不能把政党与其活动其中的国家政权和国家生活分离开来,相反,必须从执政的内在  相似文献   

15.
书荐     
李三旗 《当代贵州》2013,(29):60-60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录: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进入攻坚阶段。沿着“从严治党”的政治逻辑,保持“生死存亡”的忧患,明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应该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主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因此,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就构成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权力结构,所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都建立在这三者关系基础之上,所有的政治功能都围绕这三者关系展开。可以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功能的每一项重大变化都是在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关系基础上发生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表明,随着党的角色与功能的改变,党权领导政权的方式、党权实现民权的方式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围绕着党权、政权与民权关系而进行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7.
良性互动:社会资本建构的综合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秋菊 《求实》2005,(7):57-60
在社会资本建构中,应避免滑向两个可能的误区一是忽视甚至排斥政治国家作用的社会中心论,一是崇尚制度万能的制度主义。一个综合的社会资本建构框架应该是将国家和社会都纳入进来,既有自上而下的有效控制,又有自下而上的有力推动,真正实现上下的良性互动,在国家和社会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中克服国家干预的失效和社会的不自足性。提升社会资本存量,实现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重建公众与政府间的信任关系:西方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衰退趋势。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献显示公众对政府信任水平的下降是一个由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等诸多原因所导致的复杂现象。为消除政府的“公众信任赤字”,西方国家在重振公共机构活力的“政府再造运动”中通过建设掌舵型政府、合作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电子化政府以及廉洁型政府等举措以期能够重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和谐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政治关联是连接企业内部治理与其所处制度环境的纽带之一。铁路债务融资能力和融资风险与其行业性质及政府管控密切相关。我国铁路债务风险在高度集权垄断的管理体制下容易演变为行业系统性的债务危机。实现政企分开是从制度层面完成对铁路风险管控的第一步,其次是规范铁路政治关联机制。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规范铁路政治关联的机制,充分考虑铁路债务既有情况、渐进式的制度改革逻辑以及铁路客观经济技术属性,调整政府与铁路的关系,使其制度框架趋向合理化,促进铁路这一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能够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遵义发电总厂在企业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同步发展,全面进步。   总厂党委非常重视党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建设,把思想引导和职工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总厂制下,制定了遵电总厂制的“一个机制、六个结合、四个适应”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体运行机制。“一个机制”,即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在总厂制整体推进中抓住重点、难点,在宏观指导中抓住微观;在宣传思想教育中,注意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总厂党委负责宣传思想的宏观部署,各党支部须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