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红 《党史纵横》2007,(2):13-14
邓小平于1926年亲笔写的《自传》,翔实地记述了他到莫斯科之前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在党团组织内工作情况等早期活动。这件历史档案的部分内容先后被历史研究部门和传媒界广为引述,为人们真切、系统地了解邓小平早年的革命历程提供了真实的原始依据。那么,这份仍保存于俄罗斯的珍贵历史档案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件珍贵档案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边延 《求是》2004,(15)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央档案馆编辑、中国档案出版社和大象出版社出版了《邓小平手迹选》一书。江泽民同志为该书题名。本书已被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100部重点图书之一。邓小平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繁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起草了大量的文件、电报、文稿,批阅了无数的公文,写下了许多书信,并有很多题词题字。这些珍贵手迹从不同方面记录了邓小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建立的丰功伟绩,记录了他与同志…  相似文献   

3.
黄海 《世纪风采》2007,(10):18-20
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一公布,多年苦熬在农村广阔天地的成千上万知青奔走相告。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纷纷报名参加高考。当年的考生们,一定还记得是邓小平拨乱反正,才使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笔者从2006年6月中央档案馆解密的部分高层领导人档案中获悉:30年前,第一个当面向邓小平建议恢复高考制度的,  相似文献   

4.
王桢 《湘潮》2018,(12):14-17
1926年1月,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撰写的自传中,许下了他践行一生的伟大誓言。他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短短的誓言,贯穿了邓小平的整个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5.
王音 《党史纵横》2004,(8):16-22
邓小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北方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谈话,被称为“北方谈话”。邓小平北方谈话同邓小平南方谈话一样,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深认识和努力实践邓小平北方谈话,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早日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刊特邀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资政课题组研究撰写《认识与实践邓小平北方谈话》的一组文章,包括《邓小平北方谈话的由来》、《邓小平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认识和实践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使命》、《北方谈话与南方谈话之比较》、《学习贯彻北方谈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贯彻北方谈话——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翔实地介绍了邓小平1978年9月北方之行的具体情况,概括整理了邓小平此次北方之行的重要谈话、指示、意见和精神,从各个角度具体解剖、分析、阐释邓小平北方谈话的意义所在,从中找出学习邓小平北方谈话对我们现阶段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收录了邓小平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主要著作共222篇。特别是第二卷和第三卷,主要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著作,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这里,给读者披露几则邓小平审阅《邓小平文选》文稿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研究和总结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思想与实践,2003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重庆市委决定联合编辑出版《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一书,具体工作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和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承担。经过三年努力,目前该书的编辑工作已经结束,即将出版。《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是继《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军事文集》之后出版的第三部邓小平著作。它编入了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有关西南工作的文章、谈话、报告、电报、批示、书信、题词等文稿141篇,约27万字,注释752条,8.6万字。这些文章是从邓小平留下的600多封电报、300多篇文章(包括报告、讲话、书信和题词)中精选出来的。除部分文章已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邓小平军事文集》(第二卷)外,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文稿,主要根据中央档案馆及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档案馆和博物馆保存的手稿、原抄件,当时出版的报刊和编印的文献等刊印。公开发表过或有手稿的,都保持了原貌,并作简要题解;对讲话、报告、谈话记录稿进行了文字整理,并作必要校勘、考订和标点,每篇末均注明刊印根据。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在编辑时对著作中需要说明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文献、...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两大权威部门主办连续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党的文献》杂志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1988年创刊,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共同主办,是一本以公布中国  相似文献   

9.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蒋经国和邓小平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蒋经国钦佩邓小平,视其为兄长。邓小平对这个“弟弟”也是十分关心。“中山舰事件”后,委屈的蒋经国首先向邓小平汇报思想,随后宣布与坚持反革命立场的蒋介石脱离父子关系。岁月沉浮——邓小平16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之一,因遭法国政府迫害于1926年1月与傅钟、任卓青从巴黎到达柏林,又从柏林转道抵达莫斯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蒋经国比邓小平先到中山大学一个多月。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蒋经国与其他爱国青年一样,…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西安发现了64年前出版的《毛泽东自传》,许多报纸竞相转载这一消息。随后,江西又发现了1937年版的《毛泽东自传》。《毛泽东自传》的发现,引起了专家重视,它被认为是非常难得的珍贵革命历史文献资料。7月,一些报纸又相继报道发现了《毛泽东自传》。9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将西安发现的《毛泽东自传》重新出版,从而出现了一股《毛泽东自传》热潮。然而,笔者手中的一本《毛泽东自传》却与众不同,其中的许多内容至今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所谓奉献精神,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的自觉服务,认真负责的思想表现,是人生哲学的范畴。这种奉献精神自古就有,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来说,其奉献精神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地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奉献的思想表现。我们探讨这种精神的形成、基本点及其教育鼓舞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奉献精神的形成 邓小平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在长期而艰险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许多可贵的精神,其中在人生观上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难能可贵。它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1.社会实践基础 邓小平诞生在1904年8月22日。在本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历史是什么样的状态呢?中国自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邓小平十分器重。建国后,曾经多次对邓小平作过很高的政治评价,认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邓小平是懂得按辩证法办事的人。 一、历史上的“所谓毛派头子” 1972年8月14日,毛泽东在邓小平来信上批示: “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这是毛泽东对邓小平历史功绩的重要评价。因为在一系列重大的、严峻的斗争和考验中,在同党内右的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洞志的革命胆略,是他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锤炼和形成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鲜明的革命风格。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革命胆略,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敢于试验,勇于创新,是邓小平同志革命胆略的集中体现。早在1987年,邓小平就指出:“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邓小乎文选》第三卷第229页,以下几引此书只注页码)1988年他又指出:“不要怕冒风险,胆子还要再大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  相似文献   

14.
刘金田 《湘潮》2021,(1):10-14
1920年9月11日,16岁的邓小平满怀激情与救国梦想赴法勤工俭学。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使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黑暗,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由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参加《少年》《赤光》编辑部的工作,与周恩来结下深厚友谊;他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工作,声援五卅运动……1926年1月7日,由于身份暴露,他在法国警察前往他住所之前离开了法国。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1992年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1926年1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更是决心努力研究革命理论,“务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  相似文献   

16.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创造精神孙兆文在研读《邓小平文选》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只有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创造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创造精神,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  相似文献   

17.
1987年3月和7月,邓小平同志在与外国客人谈话时,曾两次披肝沥胆地说到:“我是实事求是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9、249页,以下该书只注卷次和页码)1978年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讲到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时多次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第2卷第  相似文献   

18.
在《邓小平文选》中,有大量对历史问题、历史经验的精辟论述,它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重视历史的作用,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提到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的高度。学习《邓小平文选》,发现邓小平讲话有一个特点,喜欢从历史切入,总结历史经验,然后把握时代特点,联系实际,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论述方法。比如前几年当他获悉西方L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时,脑子里马上就联想到190o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一页痛史。中国正是在八国联…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历史研究的珍贵史料。编史修志、历史教学、写名人传记,都离不开档案这个真实的历史记录。中央党史研究室为编写党史,仅1983年就查阅了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数以万计的档案、资料。中央档案馆近几年为出版领袖文集、传记提供了二万多件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1983年就为研究明清史和各种专业史提供了一百多万件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几年也为研究民国史提供了十万多件档案。湖南省保靖县档案馆为总参《贺龙传》编写组提供了有关贺龙同志革命活动的历史资料四  相似文献   

20.
正1926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年方22岁的邓小平和十几名同龄青年由法国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6月,在填写该校一份《党员批评计划案》时,他在"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中这样写道:"能作宣传及组织工作。"邓小平一生戎马倥偬、治国理政。这个中肯的评价,在邓小平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印证。然而,这个自我评价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