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世新 《新民周刊》2012,(37):92-92
实体购物中心面临着日益成长壮大的电子商务巨头的挑战,市场供求也可能发生变化。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洲、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幸免。然而,从公开的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已处在复苏的前夜,世界最大的人口经济体亚洲和拉美的经济复苏势头开始加速。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即,经历了这次经济危机伤害而没有倒下的商人们,开始寻...  相似文献   

2.
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多重风险和挑战,经济形势向下滑行,但没有跌入衰退线。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面临以下关键问题: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二是美国经济走势;三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情况;西是国际油价走势。我宜客观分析,冷静判断以上问题,趋利避害,争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姬 《新民周刊》2019,(1):36-39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放眼全球,极少有经济体干得比中国好。另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下降,它仍保持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4.
当今对全球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是三大经济体──美、日、欧盟。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大和深化的情况下 ,三大经济体经济的浮沉起落 ,本来就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世界的经济走向 ,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经济走势 ,与欧盟相比 ,对中国的影响更为重大。这主要是由于中美、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 ,以及美日经济之间的联系性所决定的。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美国、日本在资本输入和经贸合作的领域都相当广泛。因此 ,在 2 0 0 0年第 4季开始的美、日两国的经济增长所出现的明显回落 ,尤其是 9月 11日美国世贸…  相似文献   

5.
詹小洪 《新民周刊》2012,(38):21-21
在过去10年间,韩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好地利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机会。穆迪(Moody)、惠誉(Fitch)和标准普尔(S&P)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它们对某经济体的主权债券信用的评级往往能左右其经济走势,如果遭它们唱衰,甚至能"一言丧邦"。连美国、欧盟、日本这样的经济巨头谈起信用评级下降也会色变...  相似文献   

6.
绪 论2 0 0 1年是世界经济状况发生重大逆转的一年。这次的逆转完全是因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的经济衰退所引起的。由于与美国、日本两大世界经济体同在一个圈子的关系 ,亚太经济圈内各经济体的经济因此相继发生问题 ,国民生产总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济与贸易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 ,由此而引起世界贸易增幅急剧下滑 ,其增长率与2 0 0 0年相比 ,由 12 .4 %下降为 1%。这次衰退的波及面之广、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状况远远超出了世界经济学家们的估计 ,这是 2 1世纪最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一、亚太地区各主要经济体在2 0 0 1…  相似文献   

7.
过去一年里,非洲经济持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个国际机构对其发展持乐观态度。2012年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中有7个是非洲国家,2013年非洲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非洲仍是国际资本理想的投资地和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2013年,非洲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凸显了非洲自强、自主和对非洲尊严的捍卫;安全上无奈依靠西方的趋势凸显,如何在“自主维和”与“外来干预”之间寻求平衡和最大限度地维护非洲的主权与利益已成为非洲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上通过“向东看”政策,并依靠与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的紧密经济联系,保持了稳步增长。整个撒哈拉以...  相似文献   

9.
2019年,中国经济外交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负重前行,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首先,以建设性姿态与美国展开经贸谈判,最终在年底达成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避免了中美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其次,积极加大对欧洲、日本、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外交,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力促RCEP完成谈判。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中国的"带路"外交进入机制化建设的新阶段,尤其是新建立的"一带一路"新闻与智库交流机制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展望2020年,中美经贸关系依然错综复杂,WTO改革压力重重,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对中国的疑虑可能会进一步发酵,中国经济外交依旧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10.
欧元的启动将引起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变化。本文着重分析欧盟经济一体化深化后对区域外经济体的影响,欧元启动后东南亚各国对欧经贸关系及所面对的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欧元启动对东南亚各国而言是挑战多于机遇  相似文献   

11.
自1990年以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停滞甚至衰退之中。整个90年代的GDP平均增长率只有1.7%。2000年的破产企业比1999年增加了23.4%,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企业倒闭情况最严重的一年;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也屡创新高,2000年分别达到了320万人和4.7%。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照欧美统计口径,多数分析认为目前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已经超过了10%,这意味着目前日本已成为西方世界失业问题最严重的国家。90年代的日本经济表现空前之坏,不仅与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10%的增长率、70年代初至80年代的稳定增长期4%的增长率相去甚远,而且与美国90年代新经济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也形成强烈反差,以至被称为“失去了的10年”。  相似文献   

12.
亚洲经济一体化——基于多国FTA战略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年内,亚洲经济一体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但是,由于历史纠葛、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各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存在很大的差异。区域内外各方力量的博弈,更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亚洲经济一体化开始逐渐偏离亚洲统一市场/大范围的区域FTA目标。唯有未来亚洲经济体经济实力格局发生变化,才可能从内部促成亚洲经济一体化回归其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差舟日益加大。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的不平衡也在继续扩大。发达经济体处于低增长徘徊和通缩压力下,不得不再次推出货币政策的数量宽松;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虽好于发达国家,但是面对发达国家的困境,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前景也出现了危险的预警,同时,部分新兴市场国...  相似文献   

14.
里斯本战略评述——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欧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欧盟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里斯本战略,旨在通过发展知识经济使欧盟在2010年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本文首先分析了里斯本战略的执行和改革情况,进而从理论角度讨论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对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了1992-2008年各生产要素对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本文得出结论认为,里斯本战略试图通过发展知识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率的这一初衷得到了部分体现,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5.
《当代韩国》2012,(1):1-17
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一直不懈地致力于探索一条能使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道路,然而2011年世界经济再次陷入困境,韩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大幅减缓。当初为克服危机而实施的刺激经济的政策产生负面效应,从而导致了新一轮财政危机的爆发。此次财政危机源于希腊,之后逐渐扩展至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中心国家,并进一步影响到世界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对于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这场财政危机至今尚无定论,主要发达旧家面临着刺激经济还是紧缩经济的两难抉择。一些曾经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的新兴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行金融紧缩政策,从而造成经济增长大幅减缓。  相似文献   

16.
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注意中小企业的特性在健康的经济体中,作为中坚力量的大企业与灵活性强的中小企业应是共生的,二者各有优势。“船大抗风浪”和“船小好掉头”就是分别对二者形象的比喻。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做大做强似成主旋律。对国人来说,“世界500强”最初只是一个梦。如今,许多企业梦已成真。可是,我们除了慨叹中华企业之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来临。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世界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高科技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增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它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是令人瞩目的。一高科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美国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先导的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信息成为生产要素,优化了世界资源的配置,不仅使世界经济的增长方式由资本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而且使世界经济的…  相似文献   

18.
读家     
《新民周刊》2022,(4):32-33
热点A中国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人均GDP为1.25万美元,已超过世界人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卢新德 《当代亚太》2003,1(5):22-28
随着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矛盾运动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市场化把全球各经济体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使收益分配更加不公 ,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我国应有条件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趋利避害 ,合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欧亚经济联盟作为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已经客观存在,并对中国及欧亚周边地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运行五年来,欧亚经济联盟并未实现大的发展,但也未半途夭折。文章通过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理论基础和运行实践得出:欧亚经济联盟是欧亚地区自身特点与欧洲一体化先进经验的结合体,组建其的重要经济动因是在长期低油价情况下,能够共同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本国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以欧亚经济联盟为机制载体的欧亚一体化更是俄罗斯强国战略下的"引领式一体化",是俄罗斯面对东西方地缘政治经济压力,为拉紧周边中小国家而推行的"维系式一体化",也是俄罗斯周边中小国家的"追随式一体化"。欧亚经济联盟在中短期内将继续保持低速前进,从商品共同市场逐步向能源共同市场迈进;从长期看,其一体化发展水平将低于欧盟,但高于东盟和南方共同市场,国际影响力将大于独联体。因此,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面对新生的欧亚经济联盟,中国在欧亚战略选择中应充分认识到:首先,在与发达经济体实现"良性脱钩"的过程中,欧亚经济联盟是可以争取的支持力量,而在处理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尤其与欧亚新兴经济体的关系时,欧亚经济联盟及其主导国俄罗斯是需要战略协作的对象;其次,与对美关系不同,俄罗斯则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是中国大国外交的"压舱石"。中俄关系始终是推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