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听有“说大话”不花钱的,可近闻有些地方“说大话”还能升官得奖励呢。下级与上级一个愿说,一个爱听,各得其所。这似乎不合清理,但仔细一想,却又言之有“理”,目的都是为了一个字——“上”。下级为了“上”不惜向自己脸上贴金,“以一当十”;上级为了“上”,则巴不能下级说大话,以显得自己政绩也大。为了一个“上”字,不少人放弃了党性原则,丢掉了做人的起码品质,黑的可说成白的,群众称之为这脸不盖屁股,前脚走后脚捣着你的脊梁骨;为了一个“上”宇,上下级之间竟心照不宣,相互利用,上级不但怂恿而且包庇下级的浮夸风,…  相似文献   

2.
时宏远 《党政论坛》2009,(16):28-29
喜欢拿自己与中国比 印度总喜欢与中国进行对比,“凡中国有的,印度一定要有;中国没有的,印度也要有”。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2006年底刚一公布载人登月计划,印度立即就表示“决不能落在中国的后面”。随后,印度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把印度的宇航员送上月球,这样就比中国提前了4年。  相似文献   

3.
郑培民在做官、做人、做事上有着许多感人至深、催人向上、值得称道的“清醒”——“要坚守原则,不能感情用事”;“大事不糊涂,‘屁股’上要干净”;“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等等。郑培民能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与他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坚守着这一个个“清醒”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牢骚”是人们发泄心中不满的一种情绪表现。人们之所以会发“牢骚”,不外乎这么几种情形,一种情况就是“牢骚”者缺乏纪律观念,存在自由主义思想,有意见、有想法不能够按照正常的组织渠道积极反映,而是在非正式场合散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第二种情况就是“牢骚”者思想认识有偏见,对某些影响到个人利益的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工作举措等主观上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5.
在鄂西北神农架北麓,有一种奇特的鸟,晚上七嘴八舌,争个没完,可一到早上却又异口同声,步调一致了。常言道:“人有人言,鸟有鸟语”,笔者不由想起我们的党员干部和组织生活来。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们有时需要“七嘴八舌”,有时需要“异口同声”。而“七嘴八舌”与“异口同声”说到底就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制度,我们一方面要发扬民主,倡导“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参政议政、共谋发展的民主风气,另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党委的决议、集体的决定。决策前要“七嘴八舌”,执行时要“异口同声”;指出不…  相似文献   

6.
时上下,群众对一些“三拍”干部颇有微词。其中有“一拍”就是脑袋一拍,一个决策很快就出来了,却不管这个决策是否正确。特别是有的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后,为了尽快出成绩,以证明自己的领导才能,舍不得下功夫认真细致地去做调查研究工作,心中无数,就急于”点火”,结果常常是决策失误,指挥失灵,事与愿违。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一名新上任的领导干部,固然要有开拓精神和创业干劲,但更重要的是要多调查、多研究、多分析,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摸准致富的门路在哪里,致富…  相似文献   

7.
叶子 《党政论坛》2009,(20):42-42
官场“变脸定律”:“对上要笑,对下要跳。”对上级笑,因为人家是领导,不笑行吗;对下级跳,因为经常发怒,不跳行吗。另一种说法是:“对上媚短脸,对下甩长验。”对上媚笑,眼睛眯着,嘴角咧着,是短捡型;对下发威,脸色阴着,肌肉竖着,是长脸型。  相似文献   

8.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在当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中,尤其要提倡和发扬这样一种学风。然而,时下兴起的理论学习热潮中,我们有些单位、有的党员干部不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俄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而是用理论的外衣“包装”自己。其表现主要有四:一是“学用脱节”,学习理论不触及…  相似文献   

9.
“你现在是什么级?”献筹交错之间,久别重逢之时,免不了受到这样的询问;领取福利之机,安排座次之前,又免不了遭遇这样的尴尬。“级”本义是台阶,“拾级而上”也就是沿着台阶向上攀登。可是这含义一旦引申到官场,引申到生活,一旦变成了尊卑序列,变成了价值符号,那景观就“气象万千”了。级别,级别,有“级”就有“别”。一个“级”字,害多少单相思?诱多少寒窗读?引多少龙虎斗?白多少少年头?“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是用委婉手段要级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是用“哀兵政策”闹待遇。在…  相似文献   

10.
汪金友 《党政论坛》2010,(17):56-56
红军初创时期,一个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战士问胡耀邦:“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想了想,郑重地回答:“让我看,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拥护你。”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一位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谈到反腐倡廉时说:“有些干部犯错误,谁把你打倒了?是你自己把自己打倒了,是你的亲戚朋友把你打倒了,是你的老婆孩子把你打倒了……” 这个问题确实问得发人深思,答得一针见血。“自己把自己打倒”的典型如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被亲戚朋友打倒”的典型如湛江市原市委书记陈同庆;“被老婆孩子打倒”的典型如浙江省宁波市原市委书记许运鸿、广东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飞。这些反面典型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深刻的教训。 为了防止重演“三个打倒”的悲剧,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三个管住”,即在真正…  相似文献   

12.
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竞争引入干部工作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我们高兴地看到,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发表一年来,一大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能者”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但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志却因大批“能者”被重用而产生了一种错觉,片面认为只有“上者”才是“能”,没有“上”就算不上“能者”.因而,工作干出一些成绩,就想在仕途上更“上”一步.以显有“能”,如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以为组织上是认为自己“无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埋怨组织不识才,不辨能,有的甚至意志消沉,工作打不起精神来.有些地方为了稳定“书”心,只得对一些未“上”的“能者”加长凳、戴官帽,搞徒有虚名的职下“级”升,形成了干部职级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小过莫自谅     
人们对自已所犯的小过,常有两种态度:一是闻过则喜,有过必纠,总结经验,不再重犯;二是自我原谅,积小变大,累过成罪,悔之晚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自己的小过,切莫自谅。 不可因自己之过小于别人的过错而自谅。比如公款吃喝,总认为别人比自己还厉害;占公家的便宜,总觉得别人占得比自己还多;搞不正之风,总感到别人比自己要严重得多……。这样一比,就变得心安理得,甚至有一种“吃亏”感,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 不能因自己之过够不上法纪处罚而自谅。比如贪污多了要立案,就小贪小捞;收钱不行,就收“礼”;吃喝跳舞不…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今年第七期在“枥下谈”栏目中刊登了严秀同志的《“食古不化”与“食今不化”》。严文指出:“外国的一切先进的思想、理论、学说、技术当然都要拿过来。彻底打破并永远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是十分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倒退、动摇的。但是:第一,要弄懂了才拿过来,或者拿过来后再彻底弄懂它。第二,未弄懂之前决不要轻易吹捧或盲目否定。第三,拿过来后还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去研究。”严文发表之后,陆续收到一些不同意见的文章,现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发表。 对一个问题,认识上的不一致是经常发生的。有不同的意见,相互讨论、切磋,是好事。本刊鼓励这种自由探讨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远散运公司宣传部白培军:一是,讲学习忌“惰”忌“虚”。懒惰是讲学习的最大敌人,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学习,其实是有时间也不想学。忙于事务,往往导致思想的庸俗化。“虚”字则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在学习中搞形式主义,刻意追求文化包装,学习的投资很大,资料很多,形式很全,计划很细,总结很长,可就是学习成效很小;另一种是学习中的虚妄学风,有一知半解便作大彻大悟状,到处做报告、发文章,严然以理论权威自居。二是,讲政治忌“大”忌“盲”。有些同志一提讲政治就认为是讲‘大道理”,“又是马列那一套”,不懂得政治也可讲‘叫…  相似文献   

16.
我当然不反对对中小学生进行必 要的性教育,然而,性教育也要讲教 育方法,封闭自然不好,过了头恐怕 也不妥当。 有报道说,广州市第十一中学开 辟了“性主题班会”的新型授课模 式,课堂的气氛非常好。一堂班会 后,学生对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增 加。也有消息说,桂林市今年举行了 一次“青春形象”大赛,13名获奖学 生最后得到的奖品竟是一盒包装精美 的避孕套。举办者称,此举是为了宣 传避孕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话虽朴素,却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人编了一段顺口溜:“没当官,做牛作马;为当官,溜须拍马;当了官,指鹿为马;下了台,逃荒落马。”简称“四马干部”。这段顺口溜是对“四马干部”四种脸谱的简单勾画。四马的核心是拍马,所以四马就是拍马。拍马,过去就有。晚清时期的曹振镛,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七十二行,行行不沾边,堪称不学无术者,然而他却是晚清的三朝元老。他官运亨通的奥秘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换句话说,就是当今的所谓“拍马”。在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拍马者借尸还魂,且有愈演愈烈之虞,这些人…  相似文献   

19.
到岁末年初,往往会出现一些与平时不同的现象,有人称之为“年终病”,这是很贴切的。现在都在搞警示教育,应把“年终病”当作一项重要警示内容来抓。  据粗略观察,“年终病”大致有这几种表现:一是虚假浮夸。有的领导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便绞尽脑汁在总结材料和统计报表上下工夫、做文章,编假数字,报虚指标,欺上瞒下。和自己比,总要写得今年比去年成绩大;横向比,总要编得比兄弟单位事迹突出。二是查、评过滥。一些部门总热衷于出名目、耍花招,对下属单位搞这检查、那评比。想以此显示领导机关的权威,或当成向下属单位搞…  相似文献   

20.
有些领导把政令不畅归咎于一些“不好说话”的干部,对言不听、计不从的干部冠之以“不好说话”,借口“不换思想则换人”,动不动进行组织处理,结果贻害无穷。何谓“不好说话”的干部,笔者认为有正反两种之分:一种是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循私情,严格按原则办事,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不好说话”的干部;另一种是不听党的话,专听某些领导的话,只唯上,不唯实,办事看来头,说话见风头,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颐指气使。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好说话”的干部,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好说话的干部。因此,对“不好说话”的干部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