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洪淇 《证据科学》2008,16(1):49-90
本文对这样一种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即现代证据法是从民事诉讼——律师长期以来活跃于这一领域——中发展而来的,直至律师经常性地现身于普通刑事案件的时候,现代证据法才扩展至刑事审判领域。通过运用新近获得的记录民事和刑事审判的报道册子,本文则认为现代对证据的排除性方式最早形成于刑事审判的竞技场(rough—and—tumble arena).随着那些熟悉刑事实务的律师为其民事委托人的利益而开始对证据采用一种更富攻击性的方式.对证据的排除性方式逐渐从刑事案件扩展至民事案件。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具有刑事打击与民事赔偿的双重司法保护功能,在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在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应分别体现刑事审判有利被告和民事审判平等保护的思维方式,按照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和民事诉讼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确定罪刑相适应的刑事责任和依法酌定赔偿数额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普通程序简便审,是人民法院近两年继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后。在探索刑事审判改革中,针对某些简易的刑事案件在按照普通程序审理时呈现的特点而提出的对其简便审理的一种审判方式。这种审判方式既体现刑事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特点。但又不同于普通程序,更异于刑事案件的简易程序。据学者和有关业类人士对其定义一般为:在审理普通刑事案件中,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也认罪的案件,在不丧失被告人诉权的条件下简便审理案件的一种审判方  相似文献   

4.
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证据制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完善我国证据制度提出了如下建议:借鉴英美证据法的排除规则,对收集证据的非法手段和合法方式予以明确界定;强调和保证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完善举证时效制度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制度;重新认识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关系,确定“高度盖然性”的证明原则,合理地运用自由心证主义  相似文献   

5.
论刑事被害人民事诉请的先行审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 ,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 ,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 ,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从该条法律规范可以看出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 ,民事部分的审判只能与刑事部分的审判同时进行或迟于刑事审判 ,其顺序应是先刑事后民事。然而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一种定式思维———刑事案件被害人只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提出民事赔偿请求就是附带民事诉讼 ;法院只要未受理刑事案件 ,对被害人的民事请求就可以拒绝审判。笔者认为 ,这是不符合立法本意的。一、对附…  相似文献   

6.
冯俊伟 《中国法学》2023,(1):263-282
如何理解刑事证据是刑事证据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研究认为刑事证据法主要作用于审判阶段的定罪问题,对刑事证据的理解也更多从结果角度、静态角度进行,忽视了对证据生成、收集、保存、提出等过程的整体关注。刑事证据的“生命流程”从整体刑事诉讼程序出发,关注证据生成、收集、保存、提出、运用等整个过程,展现证据流转的动态变化,强调证据的可追溯性。从过程视角审视刑事证据,强化了审前证据与审判证据的连接,将证据法置于一个更宽阔的发展平台,有助于促进我国证据法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7.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律师协会“中国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组牵头召集。时间是2002年10月16日至2002年10月26日。研讨的内容主要有:美国的刑事审判与律师辩护制度,律师的会见、调查取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沉没权的保障,美国刑事审判中的证人出庭与法庭质证(包括庭上交叉询问),美国刑事审判中法律援助,律师的惩戒与律师的特权,美国律师旁听刑事案件的审理,美国刑事审判中的证据展示以及辩诉交易等问题。出席研讨会的美人员有:现任美国国家刑事辩护律师协会会长劳伦斯·戈德曼、现任美国国家刑事辩护律师…  相似文献   

8.
ONTHELEGALNATUREOFINQUIRINGANDINVESTIGATINGRECORD在法院的审判中经常可以看到案卷内附有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和律师的询问或调查笔录。在开庭审理案件时,也时常能听到审判人员当庭宣读对某某证人的询问(有时称“讯问”)或调查笔录,并将笔录内容作为证据在定案时使用。但是,在我国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法有关证据种类的规定之中均没有询问笔录、调查笔录之说。那么,询问或调查笔录能不能够作为证据加以引用?要是能作为证据的话,它们属于哪种证据?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一、刑事、民事等诉讼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证据法理论认为,采纳普通证人的意见证据侵犯了事实审理者的职权,并且可能导致错误认定案件事实,应当排除.现代证据法不再绝对排除意见证据,而是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原则.我国刑事诉讼缺乏对普通证人意见证据可采性及运用规则的明确统一规定,应当从可采的基本条件、审判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不得采纳的特殊情形及程序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商业秘密民事审判案件主要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同时普遍适用"相同(实质性相似)+接触-合法来源"这一判定方法。司法实务中,该方法能否适用于刑事审判存在一定的争议。普遍适用于民事审判中的"相同(实质性相似)+接触-合法来源"判定方法不能引入刑事审判,应只局限于民事审判的范围内。刑事审判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应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