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对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温度、湿度、不同的理化因素处理给予球虫卵囊的影响做了大量试验,但磁场对球虫卵囊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初步探讨了恒磁场对于家兔球虫卵囊发育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兔球虫卵囊:取自本所兔球虫病课题组第86-5-26号试验兔大肠内容物,以饱和盐水漂浮法富集卵囊显微镜下检查,含有四类球虫,即中型艾美耳球虫、小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2.
对1,7和25日龄鸡分别感染1000个早熟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120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7d,3种日龄鸡排卵囊总数分别为460.9,802.0和1417.7万个/只。感染后14d对1日龄和7日龄鸡的免疫组及相对应的2个不免疫对照组每只鸡攻击100个柔嫩艾美球虫亲本株孢子化卵囊,攻毒144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5d,各组鸡的卵囊总量分别为41.4,5.8和891.0,977.1万个/只。结果表明球虫卵囊对1日龄和7日龄雏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分别占25日龄雏鸡的32.5%和56.6%,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率分别为95.4%和99.4%。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了用不同剂量柔嫩艾美球虫(E.tenella)YL株孢子化卵囊感染的同一日龄雏鸡和用同一剂量柔嫩艾美球虫YL株孢子化卵囊感染的不同日龄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不同组别的卵囊和配子体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中,1×105卵囊感染组配子体和卵囊的产量明显高于1×103和1×104卵囊感染组,其组织病理学变化也明显,但在感染后第9~11 d,1×103和1×104感染组卵囊数较1×105组多;同一剂量(每只鸡1×103卵囊)感染时11日龄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说明鸡的日龄越大卵囊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4.
采集安徽省濉溪等11个县市的12种家畜家禽粪样,观察6156个球虫卵囊,共发现4属84种球虫。其中艾美属(Eimeria)74种,等饱属(Isospora)3种,泰泽属(Tyzzeria)5种,温扬属(Wenyonella)2种。有52种球虫为安徽省首次发现;法尔氏艾美球虫(E.farrae)、热带艾美球虫(E.tripialis)为国内新记录;艾氏泰泽球虫(T.alleni)为首次在家禽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鹅多斑艾美球虫生活史及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10只10日龄雏鹅分别经口接种2.0×105~6.5×105个多斑艾美球虫(Eimeria stig-mosa)孢子化卵囊,在接种后48~180 h分期剖杀,对多斑艾美球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多斑艾美球虫可能仅有1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每个裂殖体含3~5个裂殖子。在感染后第108 h左右,多斑艾美球虫完成裂殖生殖并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所有内生殖阶段均在肠上皮细胞核内发育。潜隐期为4.5 d,显露期为4 d。25℃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36~48 h。多斑艾美球虫主要寄生于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绒毛中部到顶部的上皮细胞中,引起轻微病变。感染鹅仅出现轻度拉稀,未发生死亡。结果表明,多斑艾美球虫对家鹅致病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毒害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毒害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cDNA表达文库,用Trizol试剂提取毒害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总RNA,采用SMART技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将总RNA反转录成第一链cDNA,经LD-PCR扩增合成双链cDNA(ds cDNA).经蛋白酶K消化、Sfi I酶切,过CHROMA SPIN-400TM柱去除小于400 bp的片段,与?TriplEx2TM噬菌体载体连接,用Gigapack ⅢGoldTM载体蛋白包装,构建了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经测定,原始文库容量为4.72×106pfu/mL,扩增后的文库容量为2.62×1010pfu/mL,重组率为97.5%,插入片段为500~1100 bp.证实,该文库质量良好,为毒害艾美球虫新基因的筛选、克隆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比较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孢子化卵囊的11种抗原基因的表达情况。提取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孢子化卵囊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在GenBank中查找堆型艾美耳球虫11种抗原基因并设计相应引物,进行荧光定量qRT-PCR扩增,用熔解曲线、扩增曲线和循环阈值(Ct值)的变化等比较分析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的不同基因的扩增特异性和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1种抗原基因得到表达;与疫苗母株相比,早熟致弱的疫苗株大部分抗原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其中HSP70基因表达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早熟系毒力的减弱可能与某些抗原基因表达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猪球虫很普遍,但是国内关于猪球虫种类、感染情况等尚未见有系统的调查报告。1985年4~10月,我们调查了云南省9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的猪共523头,检查出11种球虫卵囊,其中8种为艾美耳球虫(Eimeria);2种为等孢球虫(Isospora);1种为泰泽球虫(Tyzzeria)。猪球虫总的感染率为84.3%。 材料与方法 (一)取粪 6月龄以下的猪直肠采粪,分别盛入洁净的瓶内。  相似文献   

9.
对14日龄海兰白商品代公雏鸡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地克珠利溶液剂及加福(马杜霉素铵盐)、地克珠利预混剂,15日龄时经口向嗉囊接种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卵囊悬液0.5 mL(含球虫卵囊1.0×105个).试验第8 d测定增重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卵囊值、抗球虫指数等.综合评价试验结果,以地克珠利溶液剂的中剂量效果最好,增重率达74.9%,抗球虫指数达189.6,卵囊值为0.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0月,我们将无残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和穿孔艾美尔球虫卵囊搭载在我国反回式科学试验卫星上,旨在探索空间条件对兔球虫的孢子化、致病力等方面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用无残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和穿孔艾美尔球虫,均从球虫病兔的肠内容物经饱和盐水浮集获得,滴于直径为1cm的滤纸片上,密封于2个特制的塑料盒内。1盒搭载卫星,另1盒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鸡球虫病的特点选用中药组方,进行体外抗球虫试验.结果所用中药组方具有明显抑制未孢子化卵囊的孢子化过程,且对已孢子化卵囊具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哈尔滨地区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6个区218个鸡场采集新鲜粪样,经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有136个鸡场感染艾美球虫,感染率为62.39%,表明哈尔滨地区鸡球虫感染现象比较普遍.经临床症状及卵囊形态观察,共检出6种艾美球虫,分另q是柔嫩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毒害艾美球虫、早熟艾美球虫、和缓艾美球虫与巨型艾美球虫,其中柔嫩艾美球虫为哈尔滨地区鸡球虫病病原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3.
克隆、表达毒害艾美耳球虫小热休克蛋白基因EnsHsp20,检测其天然蛋白及其在虫体内的亚细胞定位。以毒害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扩增EnsHsp20基因后,连接至pGEM-T Easy载体;测序后构建pET28a(+)-EnsHsp20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鉴定、纯化与复性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小鼠抗rEnsHsp20多克隆抗体;利用多克隆抗体,分别用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子孢子和第2代裂殖子中EnsHsp20的天然蛋白及其定位;最后,应用qRT-PCR分析EnsHsp20基因在未孢子化卵囊、子孢子和第2代裂殖子中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549 bp,编码18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20.3 ku;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可以被6×His标签单抗和鸡抗毒害艾美耳球虫、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和抗巨型艾美耳球虫的阳性血清识别;在第2代裂殖子中检测到EnsHsp20的天然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6 ku;EnsHsp2...  相似文献   

14.
在试验鸡的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素 ,同时用柔嫩艾美球虫 (Eimeriatenella)南宁株孢子化卵囊感染鸡 ,通过对试验鸡的增重、发病率、死亡率、每克粪便卵囊数 (EPG)、盲肠病变记分等指标的测定 ,计算其抗球虫指数 (ACI)。结果 ,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素的鸡比对照组鸡平均多增重36g ,发病率、死亡率分别减少 4 0和 2 5个百分点 ,EPG少 3.98× 1 0 5,平均盲肠病变记分少 1 5 .8分 ,试验组的ACI为 1 73,对照组的ACI为 80 .1 5。试验结果表明 ,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素的试验鸡感染强毒球虫卵囊后 ,在减少鸡的发病率、死亡率和EPG ,减轻球虫病对鸡增重的影响和盲肠病变的严重程度 ,降低鸡球虫病对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陕西省鸡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希塞氏糖溶液漂浮法,对陕西省6个地区的18个养鸡场共336份粪便样品中的寄生虫卵/卵囊进行了检测。初步鉴定了这些地区鸡的粪便中存在艾美耳球虫卵囊、隐孢子虫卵囊、鸡异刺线虫卵和鸡蛔虫卵,其感染率分别为44.94%、0.89%、25.30%和1.19%。为鉴定隐孢子虫种别,以基于18SrRNA基因的巢式PCR对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3份样本中所发现的隐孢子虫均为贝氏隐孢子虫。本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这6个地区鸡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尤以球虫和异刺线虫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分别给7日龄和14日龄雏鸡免疫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并同时肌肉注射5 000 U重组鸡γ干扰素(rChIFN-γ),21日龄再以5×104个同源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攻虫.分别取试验鸡各肠段制作组织切片,经HE和PAS染色后显微镜检查.发现21日龄时,rChIFN-γ加强免疫组鸡肠道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9.8)和杯状细胞(GCs,26.2)数量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8.2、24.9);28日龄时,加强免疫组的IELs和GCs数量进一步增多(13.5、34.1)并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11.8、26.9).用改良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发现,rhIFN-γ可增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黏膜上皮肥大细胞(MCs)数量.结果提示,rChIFN-γ可有效刺激试验鸡肠道黏膜IELs、GCs和MCs的分化与增殖,具有增强肠道黏膜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混合鸡球虫卵囊中分离单卵囊,感染增殖后收获大量单一种类球虫卵囊,将卵囊分别置于10~36℃、38~39℃、40℃恒温箱内培养,研究了温度对鸡早熟艾美球虫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0~36℃时,孢子囊形成时间随温度提高而提前,每小时孢子囊形成率和增长幅度也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10℃时,77 h初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形成率达19.047%,经98 h孢子囊形成率达92.360%;36℃时,5 h初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形成率达26.471%,经8 h孢子囊形成率达94.180%;38~39℃时,孢子囊形成率达一定时就不再上升,且随温度提高孢子囊形成率反而下降。38℃时,最高孢子囊形成率为52.800%,39℃时最高孢子囊形成率为12.500%;40℃时,球虫卵囊不会形成孢子囊,39~40℃是球虫卵囊形成孢子囊的临界温度。将卵囊分别置于40~65℃恒温干燥箱内经0.5 h处理后又经25~30℃培养24 h的结果表明,卵囊经40~50℃处理后仍可形成孢子囊,而经55℃以上温度处理就被杀死,45~50℃是球虫卵囊的生死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8.
将柔嫩艾美球虫DNA疫苗pcDNA4.0(c)-pEtK2-IL-2以50μg分别对14日龄和21日龄雏鸡进行胸部肌肉注射免疫,28日龄对各未免疫组与免疫组鸡分别口服接种柔嫩艾美球虫、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和毒害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36日龄剖杀,分析比较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柔嫩艾美球虫攻毒免疫试验组与柔嫩艾美球虫攻毒未免疫对照组比较,增重、盲肠病变记分、OPG值差异显著(P<0.05),免疫保护效果明显,抗球虫指数(ACI)达186.50;而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和毒害艾美球虫攻毒免疫试验组的ACI分别为147.85、142.71和153.82,增重、盲肠病变记分、OPG值和ACI与相应的攻毒未免疫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保护效果不明显.表明,该DNA疫苗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攻击具有完全免疫保护作用,而对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毒害艾美球虫的攻击具有部分交叉保护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农牧宝在1:200浓度下,对鸡球虫卵囊的杀灭作用,于1988年7、8月进行了本项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药:由国家机械委204研究所、陕西省凤县兽药厂联营生产的农牧宝——复合酚消毒剂。批号:(87)陕兽药字07126。 2.试验用卵囊:天津农学院牧医系寄生虫教研室保存的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lennlla)。 3.试验鸡:为34日龄无球虫感染的京白公鸡。  相似文献   

20.
1983年4~9月间在江苏省邗江县六圩公社顺江、马桥两个大队和西湖公社金圩大队先后发现三群鹅爆发球虫病。本报告重点研究这三群鹅爆发球虫病的球虫种类。经卵囊分离、培养、量度、详细观察、摄影等,鉴定为两属4种:鹅艾美耳球虫E.anseris,有毒艾美耳球虫E. nocens,多斑艾美耳球虫E. stigmosa和稍小太泽球虫Tyzzeria Parvula,其中艾美耳属三种,太泽属1种。经统计100枚卵囊,各占的比例鹅艾美耳球虫43%,有毒艾美耳球虫44%,多斑艾美耳球虫10%,稍小太泽球虫3%。前三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