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晓 《党课》2006,(11):81-83
曾参观过一个画展,其中有一幅《家家都在画屏中》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层峦叠翠的绿色背景下,隐约可见一座古建筑深藏山涧,幌若仙境,如诗如梦。而当我走进“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的时候,突然感到自己就置身于氤氲缭绕的画屏中。仿佛被克隆在一个熟悉的画面里.难怪到过婺源的都说,这里“随时都有看不够、拍不尽的画面,处处有惊喜,秀色是江南,洗心涤肺在婺源”。  相似文献   

2.
梁衡 《学习导报》2014,(2):34-35
到韶山参加一个纪念毛泽东120周年诞辰的活动,意外地发现在离毛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图书馆”。为伟人、名人建纪念图书馆,在国外几成风气,美国每个退休总统都有一座,中国却极少见。关于毛的这座图书馆也未能建在北京等大都市,而是在他家乡的小山;中里。我很好奇,便进去一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不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缔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也以语言大师美的语言创作出50余首诗词,建筑了一座瑰丽的语言艺术宝库。本文仅就毛泽东诗词语言美进行微探。 语言凝炼、精当 毛泽东诗词虽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然遣词造句颇工,字字凝炼,句句精当,首首语言具有凝炼、精当美。例如: 《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恰切、精当地运用了六个动词“立”、“看”“怅”“问”“忆”“记”将景  相似文献   

4.
用什么来解读泸州?“历史文化名城”、“酒城”,还是“西部化工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每一个都对,但每一个都不完整,即使把它们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读泸州的全貌。因为这座城市,是如此的风华正茂、色彩斑斓。初冬时节,我们在轻盈的雾霭中来到这山川灵秀之地。我们站在长江岸边,看大江东去,唤醒久违的激情;我们对话市委书记,探寻这座城市前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标志。一段历史,有一段历史的特征。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精神,一个企业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品牌,一个企业的形象……那么,对一个企业党组织来讲,她也该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和特色,即能在一段时期,围绕中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形成轰动效应带来广泛影响的那么一些事、一些所作所为,这就叫“形象工程”。 一、企业党组织,为什么要创“形象工程” 1.工作职能转换的需要。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政治领导是企业党组织的神圣职责和根本任务。这最终要落实到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来。新时期企业党组织的职能有所转换:从工作机构看,过去那种机构行政化,党政各自独立的“两张皮”现象将不复存在。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要形  相似文献   

6.
登封,一座距离河南省会郑州80余公里的小城,以其境内拥有名刹少林寺而闻名于世。这片古代武林高手远离尘嚣、潜心修炼的“世外桃源”,如今已演变成为一个充满现代色彩、接纳普通百姓的市场化习武基地。  相似文献   

7.
庐山牯岭东谷的三座大建筑门前,车流如潮,游人如云。乍看,这几座建筑物并无奇特之处。庐山大厦是常见的星级宾馆,它左侧的琉璃大屋顶建筑(原庐山图书馆),成为其附属的餐厅和商场。桑那浴服务亦在其中。再往左,前侧是庐山人民剧院,就是被称为“庐山会议会址”的原庐山大礼堂。现在看这些建筑,称不上豪华和富丽,而在庐山作为“国民政府”“夏都”时期,却有过耀眼的历史。人们不难从苍劲高耸、浓荫如盖的冷杉、云  相似文献   

8.
当年,在沈阳城内小西城门里,有一座东安百货商店。从“八·一五”光复的那年冬天起,这座商店前门、窗户整天紧闭,可是一到深夜,商店后胡同的木门却有人车出入。一次,有一个卖胡琴的老人,边走边拉,走到这座“商店”附近,不知怎么冒犯了里面的人,被几个突如其来的恶鬼硬拉了进去,从此再也没见老人出来。这座楼房就这样越发使  相似文献   

9.
我做业余通讯员多年,用稿率较高,同事们常称赞我“角度”选的准。 然而,最近我发现,在选择运用“角度”的问题上,与有些领导干部相比,“自愧弗如”。据报载,南方某市一印染厂因违章作业,引起火灾,一座6层大楼烧得面目全非,损失惨重。第二天组织工人清理现场,半座大楼突然坍塌,压死压伤200多人。对这样的重大事故,应该说该地领导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从报道的情况看,没有哪一个受到追究,相反,他们却成了敢于“重奖也重赔”的“有胆识”的英雄。丧事成了喜事,你看这“角度”选的玄不玄乎?还有报纸披露过的那位因陪酒而“牺牲”的“烈士”,如果单位领导不从“因公”的“角度”去挖掘,他岂能当上“烈士”!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告诉你一个故事,一个企业如何腾飞的故事。你也许会感到难以置信,然而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长春市南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林立的现代化高楼群里,有一座大楼上写有“威特集团”四个大字,远远望去,格外醒目。目前,威特集团拥有2个高科技研究所、3个生产基地、5个分公司,员工3300余人。固定资产5000万元,已形成集科工贸于一  相似文献   

11.
我所在的这座城市的一所小学里,一个班对班干部的“民主评议”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当地媒体以《娃娃们的民主评议》对这件事作了报道。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这种“民主评议”,说不定若干年后,或说也就是从他们这一代开始,中国的民主意识将更加普遍地深入人心。看孩子们的“民主评议”搞得那么认真,我们的大人们真是应该向孩子们学一学,我甚至想说,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的大人们的“民主评议”也是这么认真,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民主进程就有可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民主搞得好不好,只要看参与的人积极不积极,热情高不高,就知道…  相似文献   

12.
到六朝古都南京,朋友说,有一新景观不可不看。于是登上长江边的狮子山,但见一座巍峨壮观的仿古建筑立于山巅,名曰:阅江楼。好不气派!而且,一篇《阅江楼记》,更是洋洋洒洒,古风宏论,文辞斑斓,作者竟是明朝大儒。楼是新建的,记却是六百多年前写的,岂不怪哉?这阅江楼,说起来该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遗愿”了。朱元璋平定天下,建都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觉得功高盖世,得搞一个纪念碑式的“形象工程”,传之后世。一座岳阳楼,一篇《岳阳楼记》,名传千古。这很让朱元璋动心,于是他打算建一座阅江楼,地址就选在狮子山上。他想,登斯楼也,望浩浩荡荡长江…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延续了8年的感人故事,这是一只特殊的“队伍”。这些平均年龄60岁的老人退休后不是看家、哄小孩,而是自愿担负起家乡的治安义务维护工作。8年来,他们挥舞着“老年义务联防队”的旗帜,协助林场派出所破获各种案件10余起,调解民事纠纷和职工家庭矛盾上百次,为...  相似文献   

14.
看《长征》电视剧在北京一座普通的公寓里,老爸坐在客厅他的专座上正观看DVD《长征》。这几年,《长征》他已经看过几十遍了,其他是《延安颂》、《风雨同舟》,但最爱看的还是《长征》。反复看边看边指点,一见李德就生气,指着他道“坏家伙”“还在乱七八糟地指挥”;看见张国焘就叫“叛徒”,骂蒋介石是“坏  相似文献   

15.
这曾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一个因贫穷而出了名的小山村。柳河县孤山子镇碱水村除了几座荒山和1000余亩瘠薄的黄土地外,几乎什么资源也没有。这里有山无林,有田无水,有地不打粮,全村百余户人家靠“土里刨食”维持生计。村集体经济薄弱,无任何项目,欠外债10万元。 去年春天,“整顿与学习工程”全面铺开以后,柳河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大才亲自包下了碱水村这个“老大难”。他深入到农民家中走访,与村干部们座谈,摸清了村里的  相似文献   

16.
晋祠     
梁衡 《党课》2014,(10):125-127
出太原西南行50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呜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大叔 《党课》2010,(5):99-101
一座城市因一个人扬名的不多,开封是古都,北宋定都开封长达百年,但开封这座城市被大多数人知道,却并非因为它是古都。快乐大叔一直奇怪,为啥不是“开封有个杨继业”?或者“开封有个苏东坡”?再或者“开封有个王安石”?而必须是“开封有个包青天”呢?想来想去,想通了,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在福州闽侯县海拔600米高处有一个小山村叫大湖村,碧水青山,悠静恬淡。村里有一座小小的纪念塔,从不同的建筑材料与对接的痕迹可以明显看出是前些年才刚刚修复的。纪念塔高7余米,青石结构,呈方体尖状形。整座塔分为三层,塔尖部分正中央刻着“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九个字,上款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下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年五月二十五日陈仪敬题”,背面为国民党七十军军长陈孔达题词“精忠贯日”。塔的中间部分分别刻着蒋介石、顾祝同的亲笔题词:“气作山河”、“功昭闽海”。塔  相似文献   

19.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串个门聊个天,或打个电话问个安,应该说,这是个很不错的习俗。现在的问题是,这“亲”的含义似乎早被“异化”。逢年过节,亲友们相思的越来越少,而对那些“县官”或“现管”们相思的反而越来越多。君不见,那一座座“官邸”逢年过节来往如织的人流,倘若是仅仅问个安、道个好也就罢了,要紧的是那一个比一个“一点意思”更多的意思,一个比一个“一点心意”更多的心意。  相似文献   

20.
刘良  陈上海 《党史文苑》2004,(11):53-55
531934年10月10日,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吹响了进军的号角,一次前所未闻的举国迁移在激烈悲壮的气氛中悄悄地开始了。这次伟大长征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去的?本文要介绍的,就是鲜为人知的“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桥”和“长征第一渡”。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在江西瑞金市城西19公里处,有一座石灰岩山峰。此山高50余米,方圆20余亩。山石色泽如云,山麓绿树成荫,远远望去,犹如一颗巨大的绿色绣球。从山下到山上,有一条百余级迂回曲折的石砌小道。顶部平坦,建着一座青瓦黄墙古寺。寺门口有一对联:“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