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博文 《法制博览》2009,(17):41-41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年轻的时候喜好读书和击剑。注意,仅仅是喜好,司马迁可没说他擅长读书和击剑。荆轲曾经想要游说卫元君,忽悠人家给他个官当当。可是卫元君似乎知道他有多少斤两,根本就看不上他。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刺杀行动无疑是战国末期的“荆轲刺秦王”。千百年来,人们常常为荆轲的豪迈和悲壮而唏嘘感叹。然而仔细推敲史书上记载的荆轲,你会发现这个人实在不靠谱,靠他去刺杀秦王,不失败才怪。  相似文献   

3.
张金良 《法制博览》2009,(17):42-43
文牙超过宋太祖 赵光义兴趣广泛,是个喜欢风雅的皇帝。 他最大的乐趣是读书,而且是什么书都看,颇有些博览群书的意思。但他读书并不是死读书或看热闹,经常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读《阴符经》时,就说:“这书专讲诡诈奇巧,不是正道。”  相似文献   

4.
也谈成功     
程程 《工会博览》2009,(11):1-1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木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1966年,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却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不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尊严的递减     
余远环 《法制博览》2010,(20):37-37
所谓生的窝囊,死的悲壮的,死后总容易引起们的同情,甚至是出格的美化,刺杀秦王未遂的荆轲,就是这种人。按照太吏公司马迁的叙述,他大抵也是个英雄。所谓失败的英雄,总格外会引起人们的同情,何况中国古代多的是这类失败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刘振修 《法制博览》2008,(17):43-43
商鞅替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后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了传,叫做《商君列传》。其中说:“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在文章中,有时称他为公孙鞅,有时又称他为卫鞅,那么商鞅究竟姓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1966年,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却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不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熊丙奇 《法制博览》2011,(18):56-56
这次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正好遇到MIT(麻省理工学院)庆祝校庆150周年。在此期间,我去了两次MIT,一次特去参观校园,另一次则是去参加150周年校庆大会。陪同我参观的同学,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他本科就在MIT读书。他先带我参观了他们的机器人实验室。走进这个实验室,说实在的,  相似文献   

10.
施宏哲 《法制博览》2009,(19):24-26
少年得志 刚开始,曾国藩不叫曾国藩。从小到大,曾国藩有过好几个名字。出生后,曾祖父给他取的名字叫宽一。在道光九年(1829年)他到衡阳唐氏家塾读书时,家人为他取名子城,取字居武。第二年他转到湘乡涟滨书院读书,改号为涤生。道光十八年(1838年),当他中了进士之后.便改号叫伯涵,后又取名叫国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