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贺兰山鹿场共有基础马鹿、梅花鹿180只,行全年舍饲,饲料为精料玉米、胡萝卜和青干草。从1970年以来,每年的11月到翌年元月,天气剧变时,有部分鹿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病程3~7天,发病鹿多数死亡,也有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者。 对该病曾怀疑为酮血症、镰刀菌毒素中毒,但防治效果不大。近几年该场鹿发病和死亡越来越多,1984年发病25只,治愈12只、死亡13只,发病率为13.8%,致死率为52%;1985年发病7只,死亡7只,发病率为3.9%,致死率为100%;1986年发病2只,死亡2只;1987年发病24只,死亡20只,发病率为13.3%,致死率为83.3%。此病发生无性别差异,各年龄鹿均可发病,但仔鹿发病和死亡更多。对本病曾用磺胺类药、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用氯霉素配合对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新疆某规模化鹿场饲养马鹿 10 0 0余头。 2 0 0 1年 5月 3日起母鹿陆续产仔 ,期间发生流产、死胎等 ,仔鹿成活率极低 ,至 5月 13日共产仔鹿 3 7头 ,死亡 3 6头 ,死亡率为 97.3 %。产仔母鹿膘情中等 ,毛色较光滑。2 鹿场饲养管理情况该鹿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 ,年降雨量为 2 3 .7~ 75 .1mm ,蒸发量为 1799~ 2 788mm ,属大陆极干旱气候 ,草资源缺乏。农场为主要产棉区 ,为降低马鹿的饲养成本 ,主要饲喂棉籽壳、棉籽饼 ;日饲喂标准棉籽壳 4.0~ 6.0kg ,棉籽饼 1.5kg ,未添加青干草、多维素及微量元素 ,棉籽饼亦未经…  相似文献   

3.
国营黄泛区农场猪场自1983~1989年每年春产仔猪出生后有30%~40%于2~3日龄全窝死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做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剖检、微生物学等试验,确认该病为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所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红痢病),并在春秋两季对产前1个月和半个月的母猪肌肉注射产气荚膜杆菌多价菌苗,收到了满意效果。 (一)流行情况 从1983~1989年春产仔共1232窝,发病217窝,死亡217窝,发病率为18.5%,死亡率为100%。根据试验患本病的仔猪是在胎儿期受到感染的,而且同一头母猪春产仔猪全部死  相似文献   

4.
某鹿场饲养梅花鹿 6 0 0余只 ,其中母鹿约 40 0只 ,1999年对仔鹿因打耳号后引起大批死亡 ,初步诊断后通过治疗性试验 ,确诊为仔鹿硒缺乏症 ,打耳号时因追赶剧烈运动和损伤则是发病死亡的诱因。发病情况和症状  1999年 4— 6月 ,该场共产仔鹿 2 47只 ,于出生后 3d打耳号以标记 ,第 1批 78只仔鹿打耳号 3— 5d后相继发病 ,共死亡 37只 ,死亡率为 48.85 %。发病仔鹿活动减少 ,精神状态差 ,常卧于墙角或护仔栏内 ,驱赶时站立困难 ,部分需挣扎数次方可站立。站立时四肢叉开 ,头颈前伸或下垂 ,脊背弯曲 ,全身肌肉紧张而不灵活 ,步态蹒跚 ,跛行…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动物园有2只梅花鹿及1只毛冠鹿突然相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微生物学鉴定,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死。1 发病情况2 0 0 2年9月19日,一雌性成年梅花鹿突然发病死亡;9月2 0日临近的一雌性成年毛冠鹿也突然发病死亡;次日,又有1只梅花鹿死亡。3只鹿死前体况较好或一般。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该3只鹿发病突然,死亡快;倒地后,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口鼻流出白色泡沫状物,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尸僵良好;腹部胀气明显,胸腔、腹腔积液,液体呈淡红色;心包积液,心包膜纤维化;肺组织与胸壁粘连,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大片纤维素样坏死;结…  相似文献   

6.
为大幅度提高鹿茸产量,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强茸鹿体质,减少疾病发生,我们遵循传统的中兽医学理论,以中药为原料制成饲料添加剂——增茸灵。于1986年在吉林龙潭山鹿场,对101只雄性成年梅花鹿进行试验,取得了平均每只增茸湿重近9市两的显著效果。而且,受试鹿的体质、膘情等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鹿:选用体质、年龄及膘情基本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梅花鹿101只,随机分成2个组:试验组55只,对照组46只。试验时两组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7.
1990~1992年,我们曾对江西的三个单位(警犬养殖场、实验犬场和养犬专业户)的犬群进行了蠕形螨病的调查。受调查犬群蠕形螨病发病率为8%~35%。1992年4~9月,我们对27只蠕形螨病患犬用灭虫丁进行了治疗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选自上述单位犬群中自然发病的蠕形螨病犬(经显微镜检查病灶刮取物发现有蠕形螨)27只,按其临床病变程度不同,分为轻微感  相似文献   

8.
我场是湖北省养猪基地之一,自建场以来生猪实行季节性产仔。近年来,在春季产仔的吮乳仔猪中,较普遍发生尾根呈环形坏死和截尾现象,但截尾吮乳仔猪的正常生理反应不见异常。我们于1982~1984年对该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一)流行病学观察 1.发病情况:仅据在我场刘台和熊桥两个猪场的定点观察,三年内共有春产母猪47窝,产仔364头,发病182头,总发病率为50%。其中截尾者44头,占总发病数的24.2%,尾根呈环形坏死者138头,占总发病数的75.8%,兹将各年发病情况、详列下表: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治山羊蠕形螨病的危害,摸清其感染传播途径,笔者于1983年6~9月,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初步查清传播途径,为防治山羊蠕形螨病提出可靠依据。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健康羊的选择:从无山羊蠕形螨病地区选购2~12个月龄山羊21只,经体检皮肤正常。 2.病羊选择:从山羊蠕形螨病流行区选购4只病羊,病羊具有典型的病变结节,镜检结节内容物有大量蠕形螨虫体。  相似文献   

10.
1974~1982年,我们对全场新生仔鹿及经旧结核菌素点眼阴性的成年鹿进行卡介菌苗预防接种,从流行病学效果来看。成绩明显,近三年来已无因本病死亡的病例。现介绍如下:(一)结核病流行概况 1973年12月份,我场仔鹿群因病死亡6只,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病变组织细菌培养分离及直接涂片镜检,确诊为结核病。随即于1974年3月10日~15日对发病的仔鹿群进行结核菌素点眼试验,结果阳性反应23.2%、疑似21.2%。其后于5月3~7日进行第二次点眼试验,阳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 本鹿场1976年发生破伤风3只,死亡2只,治愈1只;1977年发病2只,死亡1只,治愈1只;1979年发病4只,死亡2只,治愈2只。这9只患鹿引起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途径,有3只母鹿在放牧中蹄叉被利物扎伤引起,有1只育成公鹿,因创伤引起,1只成年公鹿,因割茸消毒不严引起,另外4只公鹿,在配种期互相争偶,被顶破皮肤引起。 (二)临床症状 据观察鹿的破伤风潜伏期在1~20天左右。发病后,表现头颈部肌肉强直,可见采食、咀嚼、吞咽和反刍困难,呈现动作缓慢死板,两眼呆滞,第三眼睑麻痹,瞳孔放大,四肢强直,后期牙关咬紧,饮水采食困难,四肢开张站立如木马状。跌倒时四肢  相似文献   

12.
1988~1989年,我们将外购的结核菌素(TB)试验阳性的11只猴隔离饲养,再按常规方法进行人型旧结核菌素试验2次,结果其中有10只猴呈阳性反应,1只为阴性反应,后改用牛型TB试验出现阳性。将此11只阳性猴全部处死,进行了系统尸体剖检及病原分离鉴定。(一)重复试验1.试剂:①人型旧结核菌素: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81,规格10万U/ml。②牛型结核菌素,系中国兽药监察所生产。批号85—1,规格10万U/ml。2.重复试验方法:与初次TB试验方法相同,于猴的上眼睑皮内注射人型旧结核菌素原液0.1ml(1万单位),分别于24、48和72小时时观察判断试验结果,2次试验的间隔时间为20天。  相似文献   

13.
眼明注射液是牛、羊眼活性成分的无菌或灭菌溶液,据称可用于治疗人的视神经萎缩、玻璃体混浊、角膜炎及眼外伤等眼疾。为了探求眼明在兽医临床上的效果,笔者于1988年5月间对山羊的角膜结膜炎进行了治疗试验。 (一)药品与方法 1.药品:眼明注射液,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为870809,每毫升相当于1g牛眼提取物。另备青霉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及金霉素眼膏等。 2.方法:选择自然发病的3~4月龄患羊28只,依据体质状况及病变程度分为3组。第1组8只,单纯用金霉素眼膏点眼,每日2~3次;第2组10只,用青霉素配氢化可的松液加自家血液混匀,迅速在上眼睑皮下注射2ml,每日1次;第3组10只,用眼明注射液2ml,上眼睑皮下注射,隔日1次。每组在治疗前均用4%硼酸水溶液清洗患眼。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变态反应诊断白唇鹿结核病的可靠性 ,笔者于2 0 0 1年秋季用牛型结核菌素在一群白唇鹿中进行了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 ,结合临床检查、病理剖检进行了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和药品 牛型提纯结核菌素 ,系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干粉制剂 ,批号 2 0 0 10 1,临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 ,当日内使用 ;保定用麻醉药、催醒药分别为鹿眠宁和速醒灵 ,均系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生产。1.2 受检动物 为青海省海北地区某鹿场的 117头白唇鹿。该鹿场除有白唇鹿外 ,还有梅花鹿、马鹿和牦牛、藏系羊等。1.3 试验方法1.3 .1 鹿的…  相似文献   

15.
1991年9月至10月,汝南县城关狼犬爆发流行胃肠炎。共有狼犬1238只,发病722只,发病率为58.3%,经采取综合措施,治疗672例,痊愈565例,总有效率为90.6%。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在发病的672只狼犬中,1~3月龄的471只,占70.1%,4~6月龄的160只,占23.8%,7月龄以上的占6.1%。从病型看,可分为慢性型、亚急性型和急性型。①慢性型病犬发病缓慢,病程中患犬精神尚好,但可见食欲减少或不食,偶有呕吐白色带泡沫的粘液,大便呈糊状或呈暗黄色稀便,潜血试验阳性。小便淡黄,结膜潮红。体温39℃~39.5℃,脉搏125~135次/分钟,呼吸20~25次/分钟,持续4~5天。②亚急性型,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不仅影响养鹿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人民的健康。因此研究对此病的预防措施和杜绝它的蔓延,对“备战、备荒、为人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场鹿病中曾经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协助作病理组织检查,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同志协助做结核菌素试验,确诊存在有结核病,而且还很严重,仅在1971~1976年因此病死亡鹿87头,约占死亡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1971~1973年因此病死亡67头,1975~1976年此  相似文献   

17.
雏鸡白痢,在我地区发病较为严重,自1989年以来,曾用多种药物防治,其有效率均在50%左右,土霉素效果最好,但防治效率也只有82.14%。1991年10月,我们读了《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9期全炳昭、刘继承等同志所写《蜂胶酊治疗鸡白痢的试验》一文后(以下简称全文),深受启发,全文称“用20%蜂胶酊,剂量为每只每次1.5ml,每天1次,连用2天。共治疗鸡白痢自然发病病例19300只,其中痊愈17100只,治愈率为88.6%,”因此,作了用20%蜂胶酊防治雏鸡白痢的试验,以期推广雏鸡白痢的有效药物,但结果令人失望,现提出与全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8.
Butox系法国生产的商品,内含溴氰菊酯(deltamethrine)5%,为检验其对鸡虱的杀灭效果特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 1.药物:butox系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生产。有效期至1985年12月。本试验于1985年8~9月份进行。 2.试验用鸡:系江苏农学院实验牧场饲养的白洛克成年母鸡和公鸡各16只,体重2.5~4公斤,均有多量羽虱寄生。 3.喷雾器:系长江牌10型背负式喷雾器。经试验,加足压力时每分钟可喷出药液500毫升。  相似文献   

19.
马鹿难产时有发生 ,尤其是产头胎的母鹿。大部分难产母鹿经有效助产均能顺利产出胎儿 ,但有个别母鹿胎死腹中 ,采用常规助产法会危及母鹿的生命。对这类病例应迅速采取剖腹产手术 ,才能挽救母鹿的生命。笔者近 2年在鹿场工作中 ,曾先后对 5例死胎孕鹿施行剖腹产手术 ,前 2例因经验不足结果均失败而母鹿死亡 ,2 0 0 1年在母鹿产仔季节进行剖腹产手术 3例 ,均获成功1 手术方法1.1 麻醉与保定 用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外科教研室研制的鹿眠宝 2号注射液 ,根据母鹿的体格大小、体质状况 ,给予2 .5~ 3 .5mL ,注入母鹿肌肉丰满处 ,经 7~ 1…  相似文献   

20.
某养鹿场饲养梅花鹿 2 0 0只 ,自 2 0 0 1年 11月份起 ,幼鹿间断发病 ,死亡 8头。病鹿体温 41.5~ 42 .0℃ ,稽留热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嗜睡 ;呼吸极度困难 ,呈腹式呼吸 ;眼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鼻流清涕 ;部分病鹿剧烈咳嗽 ,伴有呕吐 ;死亡病鹿四肢和全身肌肉僵直 ;腹部和耳根后有淤血斑 ;体表淋巴结肿胀 ,尤以腹股沟淋巴结为甚 ;部分病例有转圈等神经症状。发病 6~ 8d死亡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剖检变化 肝肿胀 ,有点状出血 ,并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 ;脾肿胀不明显 ,有丘状出血斑 ;肺有出血点 ,肺小叶间质增宽 ,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