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1991年5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亲笔写下"革命熔炉"的题词。题词既表达了康克清对朱德母校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也饱含着对这所学校培养出的众多军事人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贡献的赞誉。位于昆明市翠湖西岸的云南陆军讲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每当提起培养将帅的军校,大多数人只知广州黄埔军校。其实,最早培养军官的学校是位于云南的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仅是洋务运动以来目前国内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军事院校,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5)
云南军官教导团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绝唱"。它是1929-1935年间,云南王龙云以培养一支忠于自己的军官团队为目的,开展的一段三期六年的办学。本文主要从云南军官教导团的开办背景、办学概括、治学特点、办学影响等几方面对云南军官教导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云南陆军讲武堂建校已近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的两位、曾先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朱德和叶剑英,回顾当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的难忘岁月时,曾这样感叹道:"那是我寻找了多年的地方"(朱德);"在那里学习的岁月,实在令人终生难忘"(叶剑英)。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系清朝为编练新军、加强边防而开办的一所省办军校,当时与北洋讲武堂(天津)和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在云南近代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  相似文献   

6.
正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祖籍山东益都,生于云南腾越。清末曾中秀才,后去日本学习军事,并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09年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李根源毕业回国后即任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次年升任校长(时称总办)。云南陆军讲武堂首任总办(即校长)是高尔登,李根源是第二任校长。一上任,他就对学校进行改革,增聘了一批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任教,如唐继尧、李烈钧、罗佩金等。这批留日士官生一方面留学时就在东京参加了同盟会,追随  相似文献   

7.
朱德:红色品德耀中华朱德元帅原名朱代珍。中学毕业的他在家乡教了一年书以后,为了报效祖国,立志投笔从戎。经过一番曲折,1909年11月,23岁的朱德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  相似文献   

8.
一 朱德元帅(1886~1976),一生中用了好儿个名字。他出生后,为了好抚养,母亲给他起乳名为狗儿。4岁时,父亲给他起的小名是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老师按照朱家的家谱,把朱代珍改为朱玉阶。1909年初春,朱玉阶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当时云南陆军讲武堂只招收云南人,不招外省人。朱玉阶来到报名处,查阅了登记簿,发现蒙自县无人报考。于是,求学心切的他就假称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改名朱德报上了名,并通过考试被录取。从那以后,朱德就成了朱玉阶的常用名,而玉阶就变成了朱德的字。  相似文献   

9.
朱德与范石生于1909年同时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都曾是同盟会会员,一起参加过推翻清朝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闻名全国的昆明“重九起义”、护国讨袁起义……两人感情笃深。  相似文献   

10.
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第八届中央侯补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1923年春,周保中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17期工兵科学习.其间,周保中南征北战,目睹广大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下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遂开始重新探求革命真理.  相似文献   

11.
赵秋梧 《党史文汇》2007,(11):23-24
1913年秋,朱德被蔡锷派往云南陆军第一师任营长,该营驻防在滇越铁路沿线的蒙自、个旧、临安一带,主要任务是剿灭土匪,巩固边疆。在这里,朱德同法国殖民统治者用新式步枪武装起来的土匪打了两年仗,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早年出身旧军队。1911年秋,他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就加入了蔡锷领导的新军任少尉排长,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在旧军队的十余年间,朱德参加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战役。由于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朱德很快被逐级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24):103-103
1886年12月1日,新中国开国元勋朱德诞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原名朱代珍,字玉阶。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并在那里秘密加入了同盟会,从1911年到。1917年,他先后参加了反清斗争、护国讨袁斗争和护法运动。为了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哪里有恶战,哪里就有贵州兵!贵州儿女组成11个师开赴前线,平均每12个贵州人中,就有1人上阵杀敌。记住这些英勇卫国的黔籍军人,就是记住中华民族的这段历史。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贵州巡抚邓华熙仿照日本新式陆军军制,在贵阳雪涯洞(位于今贵阳市雪涯路北段)创建贵州第一所新式军事学校——贵州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继续在武备学堂原址办陆军小学堂;1912年春,贵州都督唐继尧在陆军小学堂原址继续办贵州陆军讲武堂;1916年贵州都督刘显世改讲武堂为陆军讲武学校,任命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何应钦为校长;1926年  相似文献   

15.
练惕生,又名警兴、文勋,字揖五。福建武平县岩前镇人。189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18岁时考入广东蕉岭中学,一年后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叶剑英。1922年毕业后,先后在粤军和叶剑英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军官。1927年12月,叶剑英率部参加广州起义  相似文献   

16.
王恩收 《世纪桥》2010,(8):47-50
<正>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该校创建于1902年,停办于192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地址在河北保定市,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民国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校的最初负责人是冯国璋,当时称总办(即校长),1906年,改由段祺瑞接任。其后,军事专家蒋百里、在第二次直皖战争中,曾任皖军总指挥的曲同丰等都先后担任过校长。若从民国改元后(1912~1923年)算起,保定  相似文献   

17.
蔡锷,湖南邵阳人。他师从梁启超、潭嗣同,早年接受维新思想,曾担任云南军政府都督,与云南唐继尧等人发动护国战争;李宗仁,广西人。国民党政府的代总统,陆军一级上将,先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后,任代总统。曾派代表团到北平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国民党败退后前往美国。1965年,李宗仁夫妇在周恩来总理安排下回国。  相似文献   

18.
黄龙霖 《党课》2013,(16):94-95
在中国,朱德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朱德原来的名字并不叫朱德。说起“朱德”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09年秋,被称为“云南黄埔军校”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正式招生了。这时,一个远在四川、名叫朱建德的青年,在学友秦昆的劝说下,决定一起投笔从戎,赴滇习武,将来报效困家。  相似文献   

19.
练惕生,又名警兴,文勋,字揖五。武平县岩前镇人。189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18岁时考入广东蕉岭中学,一年后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叶剑英。1922年毕业后,先后在粤军任下级军官。1926年任叶剑英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营副。1927年12月,叶剑英部参  相似文献   

20.
1909年春,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8月毕业后到新编陆军蔡锷部担任副班长。 同年11月15日,时任排长的朱德随援川军踏上征程。几经战斗,援川军占领了宜宾城,解了革命同志军之危。朱德在援川战斗中“指挥有方,战功卓著”,被授予“援川”勋章,晋升少校。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复辟帝制。25日,蔡锷等宣布云南独立,决定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年仅29岁的朱德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他率部打得北洋军“横尸遍野幻魂飞”,一举夺取了棉花坡战役的重大胜利。进而攻占了泸州,立下卓著战功,升为少将旅长,驻守泸州、宜宾地域。 在征战川南几年间,朱德战功显赫,奠定了名将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