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世界社会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和过程。这种形式和过程把资本主义经济的超民族性和超地域性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新的极端。它带来的首先是民族生产方式向世界生产方式的转移,或说是一种进步的作为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对民族生产方式的同化。  相似文献   

2.
齐管社 《理论导刊》2003,(10):53-55
社会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框架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或知识性空间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通信手段的现代化、知识功能的强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直接作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并最终导致人类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社会信息化包括生产方式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政治风波,引起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思索。事实上,社会制度的更迭,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充满着斗争、曲折而长期的过程。历史上,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就是如此。为了说明这个看法,遵循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轨迹进行探索,不会是没有帮助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进入十四世纪以后,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加快。首先在意大利、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等地区,工商业和城市兴旺发达。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且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政治上也组成独立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再论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界限”在资本主义轨道上运行的国家的问题和前景,已经不止一次地成为理论讨论的课题。在我国的学术著作中直到前不久还占主导地位的概念,是作为70年代讨论的总结肯定下来的。对阿·列夫科夫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资本主义能否“克服多种成分和达到形态发展阶段”以及尔·列伊斯涅尔在1978年以新措词重复指出的“从成分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无可能”这一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人们断言,资本主义“将不能成为在发展中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不仅如此,“能够形成这种生产方式的范围正在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5.
一个晴朗的假日,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笔者访问了胡健经理,请他谈谈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发展情况。 大力开发农村电影市场 胡健说,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农村的电影工作应做好“三个逐步过渡”;第一是在经营方式上,从包场看电影逐步过渡到售票看电影;第二是在电影设施建设上,从露天站着看电影逐步过渡到室内坐着看电影;第三是技术方面的提高,从看“小电影”逐步过渡到看“大电影”和其它新形式的电影。当前关键的是做好第一个过渡。  相似文献   

6.
如何科学地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范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范畴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而资本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范畴。既然如此,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对立物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思想中的"社会"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经济学或哲学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哲学概念。本文遵循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时间脉络,主要从经济-哲学角度考察"社会"概念的本质规定在不同层次的具体表现和内容。生产方式是社会之为社会的本质规定的最深层次内涵,必须站在此高度认识"社会"概念。就"社会"的内在本质规定而言,"生产方式"不同层次的本质规定决定着"社会"不同层次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8.
长江是一条经常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大江,又是一个哺育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摇篮和将使中国经济在21世纪腾飞的经济大动脉。面对1998年的大洪水,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严重问题:怎么样使长江趋利避害,为中华民族造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短期来看,应当建立长江减灾基金;从长期来看,应当过渡到建立长江洪水保险基金。通过加强管理,全盘运作,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江减灾基金的设想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也是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多年来,有一个缠绕于人们脑际的问题,这就是:历史确实已经证明,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30多年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长时期来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于是,一度认为既然搞社会主义,就应消灭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越大越公越纯越好;当这样做行不通时,又怀  相似文献   

10.
张倩 《理论导刊》2022,(9):72-79
“生产方式”是理解劳动过程、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把握社会形态演进的重要概念,其本身具有的复杂多义性,在“历史—社会”“技术—动力”“经济—阶级”多重维度上构建并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生产方式,“机器类人化”现象成为机械机器向智能机器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以“技术—动力”维度作为考察生产方式变革的直接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机器类人化”在生产方式工具价值中的具体表现,结合生产方式的三个维度从其总体逻辑、工具逻辑和关系逻辑三个层面阐明生产方式的“变”与“不变”,是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变革内涵、把握生产方式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生活方式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乡村经济改革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以后,也必然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变革的是生产力,而在乡村生产力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是占乡村总劳力48.2%①的青年人。他们年轻,精力旺盛、有文化,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指令性生产过渡到按照市场法则发展生产,在这一巨大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有不少国有企业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如何做好这些企业  相似文献   

13.
薛凯 《学理论》2013,(6):78-79
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养老,是产生于以小生产方式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孝道文化观念等对其影响深远,使家庭养老成为人们所享有的主要养老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化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不断地发生变化,对家庭养老不断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既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产生和发展又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因此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延伸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非均衡性 ,经济全球化也就必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过程。由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历史定位”的差异 ,注定了它们从中分享的利益和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均等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资本主义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做的种种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又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而导致以金融体系崩溃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还导致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跨国垄断资本与全球劳工之间矛盾的激化和加深,从而促使资本主义在各种危机中走向衰退和灭亡。同时,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措施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和线索,为资本主义全球化过渡到共产主义全球化准备着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晚年曾根据东方民族的社会历史特点非常慎重地思考过如何由“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问题。特别是在马克思较详尽地研究了俄国的状况后,明确提出了一个理论构想,即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资本集中理论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现实意义鱼小强一、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问题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篇指出,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最普遍最一般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生产方式上占统治...  相似文献   

18.
田坤明  汤红光 《学理论》2010,(29):50-51
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根本在于推进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现代生产方式要求为动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转变少数民族传统观念为根本途径,提高各族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具有客观必然性和时代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环境中,通过国际经济关系而联结的世界经济体系及其具体表现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就是国际经济环境。它由诸多因素构成,并包含几个不同的层次:整个世界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性质以及生产方式的特点;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分工、生产协作、贸易和金融等;个别国家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由于历史的局限,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只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而没有提及初级阶段。列宁领导当时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的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他根据不发达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但由于忙于处理国家具体事务,对[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没有作更深刻的论述。斯大林因为不仅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且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所以更没有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一九六七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东欧大多数国家也提出处在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