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浩近年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过多媒体的广泛宣传,似乎已成了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某些生产决策者和经营者缺乏对科技和生产发展史的全面了解,不知道科学技术与...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央召开了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省委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和全省科技大会,强调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契机,高奏科教兴市的主旋律。一、把第一生产力真正庆在第一的位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牢固的实践根基。从理论上看,社会发展到今天,生产力表达公式应当为: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工具十劳动对象十管理)X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具有乘法的效应。从实践上看,株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提出“抖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见解,虽然源于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但突出了“第一”的创新意义。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作些比较,从中可受到深刻的启发。 一、“第一生产力”思想与劳动者作为”首要因素”观点的关系 按照生产力的传统定义,在现实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者是最积极的首要因素。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马恩全集》第4卷第197页)列宁也说过:“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选集》第3卷第843页)马克思和列宁都把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首要因素。虽然他们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毕竟还没有把科学技术的作用上升到第一或者首要的位置。那么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  相似文献   

4.
答: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真正把发展科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是因为它作为科学知识,是组成物质生产力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物质生产力是由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要素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当代社会,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无不受到信息的渗透,社会生产过程无不受到信息的支配,因而使生产力要素的内涵有了新的延伸,即从有形的物质扩展到无形的信息。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不仅与大量知识的积累利用有关,而且还与信息交流传递和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普遍运用有关,这就导致社会信息高速增长.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无形的生产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要素的构成成份,而且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8世纪的产业革命降低了纯体力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末的信息革命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在  相似文献   

6.
视科学技术为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最先断言:"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尔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对此都有所继承和发展,并分别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尽管两人在观点的表述方式、思想的理论来源等方面有某些相同之处,但由于哈贝马斯和邓小平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意义、作用的不同理解,二者最终导致不同的理论归宿和实践指向。即便如此,他们的思想也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袁夫友 《求实》2003,(Z1):76-77
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马克思的观点,已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要论断,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邓小平的论断应如何理解,观点不尽一致,基本上都在强调论断的实践价值和政治意义,概括地讲,有两种思路。“要素论”从生产力系统的研究出发,把科学技术看作“非独立的要素”。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但实体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不仅如此,科学技术与实体性要素相比,对生产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尤其是现代科技为社会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放大了创新可能性的空间,提高了创新的速度效率。“功能论”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出发,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结构,科学技术是决定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认清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也就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就掌握了竞争中的主动权。这两种观点各有侧重,都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具体到“第一生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产力标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是生产力包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标准。第一,生产力包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由此可以推论出,管理也是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因为管理得好与不好,对生产的发展大不一样。教育搞得好,国民素质提高了,生产力就上得快。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我认为必  相似文献   

9.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当人类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已经作为生产力诸要素的核心要素;在新世纪,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一、20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1.科学上的进展:物理科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是物理学革命的主要标志,为20世纪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开创了新的前景。其后的几十年,物理科学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科学创新:1927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把量子化推广到电磁场,1928年他又发展出一种相对论性的量子力学,1929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和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发展了相对论性…  相似文献   

10.
论科技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不同意把科学技术仅仅看做生产力的一个“渗透性要素”并以此来论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思路,因为这会把“第一生产力”导向“第一生产力要素”。本文认为科技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力形态。这种相对独立性是科技日益从物质生产发展中相对独立出来的结果。它表现为科技生产自身具有相对独立的主体——科研队伍,相对独立的客体——科技生产资料和对象,相对独立的科技生产中介——高科技生产工具。科技生产力的这种相对独立性质使它成为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生产的轴心,并对社会的整体发展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特别是毛泽东科技思想,而又正确把握了我们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具体特征,与时俱进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发展,把科学技术从“直接生产力”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真正做到了钩深致远、取精用宏。它全面肯定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阐述了加强科技队伍的重要性,把培养和尊重人才视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对发展科技的方针方法给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卓越见解,充分显示出邓小平科技思想所特具的前瞻性、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特点,从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和科技思想史上都拥有一席。  相似文献   

12.
一1988年 ,邓小平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个科学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诸因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中的先导作用、推动作用和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指明了加速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反复强调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他指出 :“科学…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上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贡献.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独具创新特色的生产力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加速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邓小平说:"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应重在实践邓素卿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就是基于科学、技术、生产一体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提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的生产力和科技确实发展很快,但劳动生产率却很低,我们现在的劳动率大概等于发达国家的5...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述论丁俊萍在博大精深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无疑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是一般地、抽象地研究生产力的概念、含义,以及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而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从时代发展看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的支撑———学习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魏俊章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因此,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说过生产力包含科学技术,恩格斯也说过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杠杆,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毛泽东同志1963年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979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讨论中,大多数人只是认识到科学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技进步的论述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关于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第二,关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实现途径,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前者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展开。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只有把两  相似文献   

20.
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提出并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正确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