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昊亮 《河北法学》2005,23(7):144-147
基因专利保护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基因是发明还是发现的问题上。实际上,基因是发明还是发现并不是基因是否应该受专利法保护的关键。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如果用专利制度保护基因利大于弊,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因技术的发展,就应该授予基因专利权,否则就不应该授权。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基因应该属于发现,但是以专利制度保护基因利大于弊,所以我国应该授予基因专利。  相似文献   

2.
专利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一种制度,也是通过经济措施奖励发明创造的一种手段。专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智力劳动成果看成是一种财产,在法律上确定这种财产权的归属,并且给予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专利制度不仅肯定了科技人员以及其他从事智力劳动的人们的发明成果,而且还从法律上给予发明人、设计人对其发明享有独占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基因测试机构的垄断:BRCA1与BRCA2基因专利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将基因专利授予给某一公司产生的对公共健康的危害尚未解决时,将基因专利授予给基因测试机构带来了更大的垄断问题。基因测试专利的保护定位更是一个技术标准专利战略应用的问题,谁掌握了基因测试专利谁就是基因技术发展的主导者。国际上有关基因专利保护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我国在基因专利保护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制定中国的基因专利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4.
拟议中的全球专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唐春  朱雪忠 《科技与法律》2003,(2):103-106,88
由美、日、欧发起建设中的全球专利制度 ,旨在使由一个专利局根据一部专利法授予的专利在全世界各参与国内普遍有效。该制度一旦实施 ,将对我国的国家主权、高新技术发展、经济安全、专利制度的运行等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多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拟议中的全球专利制度的设立背景、内容特征和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强弱之界:专利权保护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制度是什么?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政策工具, 它通过授予专利权持有人一定时期的垄断地位作为激励机制,换取社会的持续创新动力。对于是否建立专利制度、对专利权采用强保护还是弱保护的问题,历经了长达世纪之久的争论。但由于美国被认为是全球对专利保护最强的国家,也是当今最强的经济实体, 因而美国拥有着相当的谈判资本,并借以推动全球专利制度的建立及不断加强对专利的保护,于是专利保护国际一体化趋势按照美国的标准无情地向前推进,最终演变成为如今的专利强保护格局。我国的专利制度也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利强制许可不是专利制度中的新概念,但却是一个一直存有争议的规定。强制许可是指授予专利权的国家在特定情形下批准专利权人之外的其他人使用该专利,而不需专利权人的同意。强制许可限制了专利权人自愿许可专利实施的权利,在没有专利权人同意甚至专利权人反对的情况下,许可其他人实施其专利,此时专利权人与公众间的利益平衡成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设计时需予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的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的立法及修改历程后,对第三次修订涉及的条款及其内容进行概要的说明,其中对第一章总则和第六章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中着重比较了专利法修订前后关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判断标准,并详细介绍了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修改的有关保护客体、申请要件、授予专利权实质性条件和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专利泛化与专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利权得到了扩张和强化,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专利竞赛、专利申请和授权膨胀、问题专利增多、专利丛林等专利泛化现象.对专利权的过度保护打破了原有的专利政策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增加了对创新的阻碍作用,走向了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政策目标的反面.虽然经济分析到目前还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专利保护正确与否的基础,但它为专利制度的各种成分是应当更多还是更少提供了牢固的基石.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正是对其中一些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专利创造性的主要经济学理论包括选择价值理论、连续发明理论、错误成本理论和互补发明理论.这些经济学理论对深入认识专利创造性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并能够对专利政策的制定以及专利创造性判断的司法实践提供帮助.分析表明,专利实践中的很多做法都暗含了这些理论分析所隐含的经济理性,但是由于经济学理论难以提供可操作性的工具,经济分析要为政策制定和创造性判断提供具体指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专利,简言之即国家在法律上授予某一项发明以产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有专利法,尤其在美国,专利制度建立较早,影响较大。美国宪法中就规定了专利制度。美国的专利制度和它的种种保护性措施,为美国国内的投资和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专利法在法律上保障了创新思想,因而鼓励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