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寒亭有暖风     
去年8月的一天,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法院政工科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握住工作人员的手一个劲地说:“你们法官真是好样的。”经过询问,工作人员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去年1月的一个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老太太来到寒亭区人民法院所属的开元法庭,因两个儿子不赡养,要求法官给她主持公道。副庭长张世群马上给她办理好各项手续,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雪,就开车一直把她送到家中。虽然这件案子已结几个月,但老太太对这事还一直念念不忘,要亲自到法院来表扬这位好法官。今天她就是特意赶了七八里路来表示谢意的。在寒亭法院,群众登门…  相似文献   

2.
英国法院的"信访"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红 《法律适用》2011,(3):110-113
2008年4月23日上午,笔者正坐在Ged法官旁边"陪"审,[1]一名中年男子陪着一位老太太向我们走来.Ged法官请他们坐下.老太太神情忧郁,流着泪.中年男子对Ged法官说,老太太80多岁,其儿子用她的房子作抵押向银行借款做生意,后因生意亏本无力还贷涉讼.老太太已收到强制迁出房屋的执行通知,面临着失去房屋无家可归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陈畅鸣 《检察风云》2012,(21):12-14
一天,我带着儿子在岳母所住的老年公寓下面散步,突然看见一辆带有红色TTC(多伦多交通运输委员会)标志的大轿车驶进公寓门口。由于国内生活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我的第一反应是:公共汽车怎么开到这里来了,是不是有人公车私用?后来我看到车的侧身还印有另外一个标志"Wheel Trans"(轮椅运输)。我好奇地走过去一看究竟。那位经常在过道给我儿子微笑打招呼的坐轮椅的白人胖老太太此时正在门口等着,从车驾驶室下来一位英俊的黑人小伙子,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礼貌地询问老太太她是否订了车。刚一等到老太太的肯定回答,小伙子在本子上做了一个记号,就熟练地把老太太推上  相似文献   

4.
朱爱东 《江淮法治》2013,(18):58-59
对她来说,曾经的幸福是那么美好,她珍藏着一本相册,相爱的时光就收藏在许许多多的合影里,但更多是定格在她的回忆里。一家敬老院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名叫夏兰。她已经卧床好几天了,而更让敬老院的护理人员担心的是,她从两天前就开始绝食,任谁怎么劝说,老太太就是滴水不进,只时时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后来,护工说,  相似文献   

5.
随着司法改革尤其是立案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事案件“起诉难”问题已明显减少,但并未根本解决。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等类似现象仍时有发生。本文期望通过对我国民事起诉要件运行现状的评析,并在总结和借鉴相关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民事起诉要件的重构提出一己之见。同时,当事人的起诉与法院的立案受理是紧密相连的,立案法官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起诉,其中多数时候都渗透着立案法官的释明行为。故从当事人的起诉行为与立案法官的释明行为这一联接点上加以考量,当是本文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真是没想到,法官竟然来到我们家里了。”当原告范某70多岁的老母亲打开院门看到大兴区法院庞各庄法庭的立案法官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连连说着“想不到,想不到。”  相似文献   

7.
假冒伪劣众生相镜头一:1995年8月.某县人民法院进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接待的法官问老人来意。老人从兜里摸出一张纸:“我要告我儿子,他不养我的老,这是状子。”法官接过一看,天啊,这是什么样的状子呀!上面只有几行字:“法官大人,我要告我儿子,他不孝敬我,罪该万死……”接着几句是类似于大字报式的声讨言词。法官问道:“你这状子请谁写的?一点事实也没写清楚。”“请我们街上叶某写的。他每年都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9,(12):55-55
一是严把立案分案告知关。受理案件和送达执行通知书时,立案法官以“诉讼风险提示书”专章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执行风险,并告知当事人“12368”信息查询途径。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联系,确认当事人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告知相关权利义务和承办法官的联系电话,并再次提示执行风险。  相似文献   

9.
相颖 《法律与生活》2013,(10):40-41
2013年2月20日,立案法官递给我一摞起诉状,同时,把其中的一个案子的起诉状拿了出来向我仔细地介绍了案情和当事人的情况:"原告是70多岁的老两口,说儿子这两天可能要把他们仅有的一套农村平房卖掉……"立案法官话没说完,我插了一句:"这种纠纷现在可真多!""这回是养了30年的养子,为了还赌债要卖房的。"立案法官的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中旬,一条消息惊爆京城:修改后的《婚姻法》实施后,警方介入调查的第一起重婚案已由西城分局立案。一时间,此案成了媒体追踪的热点,一说案件主角王兵是置即将失明的妻子和失学的儿子于不顾,另寻新欢的“陈世美”,将一则新版《秦香莲告状》写得活灵活现;一说王兵婚后发现妻子有严重眼疾后,大呼上当,想离婚又离不掉,迫不得已才去投奔爱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查明事实真相,警方做了深入的调查取证工作。 2002年初,笔者来到看守所,对王兵进行采访时,他流着泪仰天长叹:“她这样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呀!”王兵说的她,是带着儿子从老家河南来京城,在法院和公安局控告他的妻子余长凤。就让王兵告诉我们,他的家庭悲剧背后,隐藏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3日,北京的吴老太太拿到了法院的判决书。有了这份判决书,吴老太太就有了向儿子小李“追债”的法律武器。孙子养了六年多,养出了和孙子的感情,却不得不与儿子对簿公堂。“隔代抚养”这一浸润着浓浓亲情的社会现象,越来越难以承受来自法律的无奈和隐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9月,广西南宁73岁的老人覃桦在小儿子覃昭的护送下进入静雅老年公寓,覃昭与敬老院签订了《入住敬老院协议书》。然而,就在不到一年后的一天晚上,护士查房时却发现覃桦"走失"了。随后的日子里,尽管敬老院登报寻人,覃桦的亲属多方找寻,可终究不见老人踪影。2011年4月11日,老人被法院宣告死亡。覃桦的两个儿子将敬老院告上法庭,起诉其"违约"并进行索赔。  相似文献   

13.
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是人民法院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坚持人民性的最好体现。也是对“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最好检验,本刊日前就此对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作了独家专访,并刊发专题报道,介绍“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典型黑龙江,广东法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一个到南京旅游的合肥女孩因没有回家的路费而打电话向110民警借钱。她之所以提出这个“非分要求”,是因为她知道警方有个“有困难找警察”的承诺:“早就听说南京的警察乐于助人……”在110报警服务台工作的罗警官在接受《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采访时直摇头:“嗨,像这种事多了。一老太太打110说老伴心脏病犯了,让我们帮忙送医院,接警人员问家中还有其他人吗,老太太说儿子、孙子都在,并反问我们110送不是免费吗,还一再叮嘱我们千万别叫收费的救护车。还有一对夫妻打110,说他们都要上班,孩子在医院无人照料,让110派人帮他们照看孩子…  相似文献   

15.
2011年5月底的一天,一位八旬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来到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将一面写有“美丽俏法官,护法比金坚”的锦旗送到了民一庭法官戴怡婷手上。这位老人为什么要给戴法官送锦旗呢?这还要从她状告小儿子“偷”了她的房说起,  相似文献   

16.
法官:我是一名退休工人。我儿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2003年5月在与吴某结婚后我儿子购买了4份人寿保险,总保险金额15万元。在保险合同的受益人一栏内,填写的是“我的妻子”,没有写姓名。今年3月中旬,因我儿子怀疑吴某与第三者有“暖昧”关系而提起婚诉讼,通过法院调解离婚。离婚不到一个月,  相似文献   

17.
双重诈骗     
房定桦 《检察风云》2003,(21):40-43
10年内持单位未婚证明连娶3妻,5年间诈骗他人钱财近千万元。2002年8月中旬,一条消息惊爆上海:新《婚姻法》实施后,警方介入调查的第一起重婚案已由杨浦公安分局立案。一时间,此案成了媒体追踪的热点,一说案件主角魏敏是置二任妻子和女儿、儿子于不顾,另寻新欢的“陈世美”,将一则新版《秦香莲告状》写得活灵活现;一说魏敏婚后承担三个家庭重任,不胜其累,想离婚又离不掉,迫不得已才走上了投奔爱情的道路。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到案后,魏敏流着泪仰天长叹:“她这样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呀!”魏敏说的她,是带着女儿多方奔走,控告他的第二个妻子杜某。这个重婚悲剧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束嫣 《江淮法治》2008,(18):18-18
2008年8月5日上午,在蜀山区法院第四法庭,一桩物业管理合同纠纷案件正在开庭审理。庭审气氛一如既住的严肃,原、被告双方的辩论一如既往的激烈。主审法官陈锡庆面色沉静,控制庭审节奏张弛有度。惟一与往常不同的是她表情多了一份凝重——她的母亲几个小时前心脏病突发永远离开了她。  相似文献   

19.
乔蓓华,女,1969年10月生,江苏盐城人,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自1992年进入法院工作以来,她长期奋战在劳动争议审判第一线,主持化解了大量矛盾激化的劳动争议纠纷,帮助许多弱势劳动者走出困境。在办案之余,她还坚持十年撰写普法专栏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答疑,并开设了工作室为群众排忧解难,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她先后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党建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听说她又离家出走了,这个电话已经联系不上她了。”在王丽娟法官的桌头,贴着一张写着手机号的便签纸,那是小珊(化名)的联系方式,这个刚刚更新不久的号码再次过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