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福  王勇 《党建文汇》2009,(5):F0002-F0002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北部,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苹果之乡”,曾孕育出仓颉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的中华民族灿烂文明。  相似文献   

2.
《前线》2008,(8):29-29
北京奥运盛会,给古老的宣南文化注入了蓬勃生机。当诞生于北京建城建都肇始之地的古老文明。再一次以坦荡的胸襟伸展双臂,拥抱“奥林匹克”文明的那一刻,所进发的激情与活力,便足以使宣南文化“玉盘”中的无数大珠小珠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3.
武少民 《学习导报》2013,(19):46-46
有着6000余年历史的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的诞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魂魄有所寄托与依归。《淮南子》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只因.,有了文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可以说,汉字是鬼斧神王、惊天动地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绚烂多彩的汉字文化。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廉”与“腐”两个字虽然有着相同的“广”字外框,但内里却完全不同,含义也相差万里。“廉”字去掉“广”字的外表,里面是“兼”,兼者,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也就是说,一个人若想做到“廉”,必须内涵丰富,兼具品德与才学。而“腐”字去掉“广”字的外框,内里不能称其为字,  相似文献   

5.
“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正>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九州”,豫州居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河南有“中原”“中州”之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便诞生在今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2,(10)
我们支行围绕五年规划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创建”活动的整体规划,即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和健全“创建”机制,以优质文明服务为载体,以系列“文明服务卡”为突破口,以提高员工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全面开展创建文明活动,使其向深层次、高品位发展。 (一)完善机制,在“创建”标准上突出一个“严”字 1、结合“创建”规划,完善监督机制 “创建”活动之初,支行制定了《规范化服务细则》、《创建管理档案》、《文明服务用语》、《公开服务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把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尤其是儒家生态思想的丰富内涵凝炼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并用以表达现代生态文明的真谛,不仅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核心,而且明确表明这一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鉴于此,本文追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来源,考察其发展过程,尤其是深入分析朱熹以“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解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爱物”所蕴含的生态内涵,对中国古代这一源远流长的思想作一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把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尤其是儒家生态思想的丰富内涵凝炼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并用以表达现代生态文明的真谛,不仅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核心,而且明确表明这一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鉴于此,本文追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来源,考察其发展过程,尤其是深入分析朱熹以“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解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爱物”所蕴含的生态内涵,对中国古代这一源远流长的思想作一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中央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将之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魏轩 《党建》2011,(2):37-37
陕西省渭南市是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诗圣白居易等先贤名流的故里,自古民间即有重读尚学之风。渭南市委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来,全市组织开展了"学理论、学业务、读经典,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活动,大兴学习之风,务求学习之实。  相似文献   

12.
廉政三部曲——记武乡县庄底村党支部书记连全银□崔有贵窦孟良被誉为“太行一枝花”的武乡县蟠龙镇庄底村党支部书记连全银,十几年来,以“廉”字创业,凭“廉”字建业,靠“廉”字兴业,谱写了一曲廉政之歌,被太行老区人民称为“廉支书”。以“廉”字创业1984年,...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只是中国文明复兴包括城市化的一个初级阶段。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来到了这个历史的“拐点”。据经济学家林毅夫测算,此一轮新农村建设大约有10万亿的投资空间。把发掘文化的现代价值结合进去,一定会诞生惊世之美。  相似文献   

14.
字是美奂绝伦的,其妙往往不可尽言。仅一个“正”字,不但造型方方正正,尽得天地之正气,而且“正”字象征着人的五官端端正正,占有万物之端品,真是妙哉、美哉。“正”字,在浩如烟海的汉字里,显然是一个佼佼者。在组词时,只要词头罩上一个“正”字,这个词便意义不凡。如:人以“正大”为高尚,物以“正品”为荣耀,事以“正义”得人心,是非以“正确”为真理,民族以浩然“正气”为脊梁,社会以光明“正道”为沧桑,就连乘车坐船也以“正点”到达为吉顺……至于“正史”、“正位”、“正宗”、“正统”那就更有讲究了。古往今来,人…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10):37-37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特别强调一个“静”字、一个“忍”字。如诸葛亮所推崇的“非静无以成学”、“宁静可以致远”等。古人所谓“修身养性”,实际上是通过自我修炼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一而要“修”要“养”,首先就要能“静”能“忍”,  相似文献   

16.
黔学与心学     
郦波 《当代贵州》2023,(17):79-80
<正>在阳明心学的诞生过程中,具有文化独立意义的“黔学”随之伴生。因心学开黔学,以黔学促心学。一句“他年贵竹传异事,应说阳明旧草堂”,充分体现了王阳明的文化自信。500年前,在贵州创建了心学的王阳明,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切。当然,王阳明没有预料到的是,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影响会如此之大,不仅影响了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甚至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仓颉故里行     
肖云儒 《求是》2012,(7):62
仓颉故里在陕西白水县史官乡,辛卯春日,我去那里参加祭祀活动。每年谷雨节祭祀仓颉,在这里绵延了数千年,"史官乡"因此得名。熙熙攘攘的路人,个个带把伞。每年这一天,白水人都盼这场雨。当年仓颉千思百虑,受启发于鸟迹、兽足、龟背纹各种图象,创造了最早的28字鸟迹书,  相似文献   

18.
9月25日10点多,首都图书馆第五党支部书记韩滨,带领门头沟区龙泉镇东龙门社区图书管理员段广利、李国英,参观了全国数字文化社区示范点——朝阳区潘家园社区图书馆。韩滨书记邀请东龙门图书管理员到潘家园社区图书馆“取经”,源于5月份首都图书馆党委开展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9.
篆刻     
十八大报告专门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析论生态文明建设,将之跃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尤其于报告里,我党首次亮出了“美丽中国”之新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胡四平 《学习月刊》2010,(2):137-138
自1990年以来.在省委文明委的精心指导和省局、沙洋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湖北,肯沙洋漳湖垸监狱党委高度重视,以打造“平安监狱、文明监狱、和谐监狱”为主线.建立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弘扬主流文化。绽放文明之花.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建设“文明湖北”、“平安湖北”、“和谐湖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