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问题,是法学理论研究中的最基本的核心问题。其他有关法的问题,都与这个问题有着密切联系。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其他有关法的问题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可以说,法的本质问题是研究法的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不仅我们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在西方,当代法律哲学也把这个问题看做是自已研究的中心。有的著作甚至直接提出:法律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回答什么是法的问题。可见,法的本质问题在法学理论的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波 《现代法学》2001,23(4):143-151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问题的争论 ,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评价问题 ,涉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系统性、统一性和价值问题。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的基本问题的态度 ,包括法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法的阶级性理论和法的历史发展问题。当然 ,对前一类问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 ,也有个态度问题 ;对后一类问题也不只是态度问题 ,同样有个理解的问题。一切严肃的资产阶级法学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在这些问题上尽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3.
彭中礼  王亮 《时代法学》2023,(1):106-116
论文写作需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研究者基于已有知识,并通过综合各种文献,对与法律相关的或者法律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提出质疑的意识。问题意识具有自觉性、针对性、批判性、整合性。法学学术论文写作要求问题意识,主要是基于彰显学术使命、革新法律实践和创新法学知识等三个层面的考虑。问题意识可以分为“是什么”型问题、“为什么”型问题、“怎么办”型问题以及“会怎样”型问题。问题意识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的问题捕捉能力、深入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全面的问题归纳能力。提升和强化研究者的问题意识,需要研究者本人自己去培养,也要学术共同体对问题意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推动问题意识提升的集体氛围。  相似文献   

4.
人权问题是个法律问题,但又不单纯是法律问题,同时它又是个政治问题、经济社会问题、思想文化问题,而从根本上说人权是个社会制度问题,是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个更广泛的问题的组成部分。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决定于人类发展所到达的历史阶段,归根到底决定于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关的生产关系。因此,要解决人权问题,固然需要解决法律问题、政治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且立志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因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以及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从理论上讲,"‘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陈碧钦《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及其法律对策》)。因此,农民权益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这充分说明了利益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6.
事实问题具有法律性,法律问题具有事实性,因此在理论上很难找到清晰而明确的标准准确地区分刑事陪审中的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境外刑事陪审实践中对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之区分,主要是通过程序机制的方法明确法官和陪审员的具体职责,由此形成了一般裁定和问题清单两种不同的模式。我国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既要遵循法哲学上有关诉讼中区分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基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我国法律传统和司法实践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独立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自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以来,中国大陆已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统一的局面。但是由于我国迄今还存在着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从全面来看,统一祖国大业尚没有最后完成,我们仍须为此而努力。香港、澳门是19世纪分别被英国、葡萄牙侵占的中国领土。英、葡必须把被他们占领的中国领土归还给我国。所以,港澳问题是中国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是国际问题。台湾问题的性质则与此不同。台湾本来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和大陆实现统一,乃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尽管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尤其是70年代末,中国政府逐步地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之后,更使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和平方式进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宪法研究的相关成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这些问题加以审视,可以认为学术逻辑链条的断裂与跨越是导致问题的主因。如果从中国宪法研究所应关注的问题域入手,就可把问题域区分为"基本与内生问题域"、"扩展问题域"和"实践问题域"。"基本与内生问题域"主要解决中国宪法研究所要处理的概念问题,"扩展问题域"主要解决基本与内生概念内涵的丰富与拓展问题,"实践问题域"主要是对"基本与内生问题域"和"扩展问题域"的应用及在应用过程中对之进行调整和矫正。三个问题域的先后顺序与彼此关系构成了中国宪法研究所应遵循的学术逻辑链条,同时,也只有在三个问题域之间形成良性的动态关系,才会保证中国宪法研究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问题是一个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非常复杂的问题,既包括个人问题,也包括国家、民族问题,既包括政治权利问题,也包括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以及妇女、儿童、难民、残废人等问题。现在我们不谈别的,只谈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问题。(一)  相似文献   

10.
城管体制不顺,主要表现为城管执法机构设置问题、城管执法事项范围问题、城管执法权运行问题。深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指导意见》要求统筹解决好机构性质问题,具备条件的应纳入政府机构序列。城管执法机构综合设置,框定管理职能和划定执法职责,确定主管部门,实行大部门制。在这场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中,要认真解决执法范围边界的问题,城管执法首尾一致的问题、集中执法便于服务的问题、令出统一的问题、基层执法消除两张皮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问题。而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所有权问题。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特别是土地产权问题关系到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全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原因,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入手,试图阐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并尝试对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的具体实行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对“法的社会性”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开展对法的阶级性问题的讨论以来,提出了不少需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的问题。“法的社会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办案中的问题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是离不开问题的,可以这样说,办案始于问题出现,终于问题的解决。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办案中的问题,可以给它下这样一个定义:办案问题指司法人员在侦查犯罪过程和审判罪犯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是司法人员从已知的犯罪事实探索犯罪原过程的思维差距。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是:“办案问题”的一般形式结构,“办案问题”的问答域预设,“办案问题”推理,以期引起同行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试婚问题在我国法律中是一个盲点,但是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该问题。对于在试婚中所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尤其是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试婚中的法律问题的思考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希望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到该问题。只有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在处理该问题时才于法有据,从而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周青 《法制与社会》2010,(3):188-18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法律地位问题,即农民的权益问题。本文就我国农民的法律地位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农民权益保障程度,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的法律地位,保护和拓展农民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魏月霞 《行政与法》2010,(11):102-10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权利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这表明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仍存在不足,须认真进行反思,探索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评定是一个长期存在着的争论问题。此问题不仅在我国,国外也并未很好解决。其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际问题。就当前我国从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人员中存在的若干争论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充分交换意见,澄清一些论点,对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性骚扰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有关其法律问题的探讨更是鲜见。为了引起人们对性骚扰问题的关注,笔者从我国性骚扰问题的现状、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及对策和解决方法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丁佳 《法制与社会》2010,(17):166-167
基层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人们对基层执法问题日益重视和关注。然而,行政执法各个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滥用职权等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执法人员素质的问题,还有立法不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法的本质问题,即什么是法的问题,是法学理论中最基本的核心问题。其他有关法的问题,都与这个问题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以说,它是研究法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当代西方法律哲学,也把这个问题看做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心。有的著作明确指出:法律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回答什么是法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在法学研究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个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到1938年苏联著名法学家维辛斯基对法的科学定义,我们已经讲了几十年。但直到今天,对于什么是法,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就是说,这个问题还没得到完全解决,还在进行学术争论。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关于法的研究,当然也应该有所前进,有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