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书》古文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书》及其古文字的研究问题,早在40年代初,我国民族学者就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如岑家梧先生在《西南民族文化论丛》发表了“水书与水家来源”和张为纲先生在《社会研究》第36期,发表了“水家来源试探”等论著。80年代以来,许多有关水族族源的论著、水族历史和地方志书均涉及水书及其古文字的问题。1986年《贵州文史丛刊》也发表了坦龙的“贵州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亦论及此问题。在这些论著中,岑家梧先生的结论是:  相似文献   

2.
苏枫 《小康》2011,(4):58-60
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或许可作为一个切口,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忍耐、坚持等民族性格——当年有日本人骂他"卖国贼",有中国人骂他"日本鬼子"时,他静等时间证明一切;如今谈及日本地震,他说:"只要破釜沉舟,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3.
张思之经常自嘲自己是"一生都未胜诉的失败者",可中国法律界却尊他为"中国第一大律师","中国律师界的荣耀和良心"。有人说,在当代的中国,律师只是一个花瓶,而张思之却说:"即使只能做一个花瓶,我也要在里面插一枝含露带刺的玫瑰"。法律学者邓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媒对中国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歪曲报道,其本质是西方传媒裹挟"信息恐怖主义"对中国实施"凝视暴力"的话语架构行为。从话语批判的视阈来看,这种架构进程势必涉及他者论述机制中西方民族主义的"挪用",语境重置进程中西方文化心态的"殖民",以及信息恐怖主义下中西话语互动的"缺席"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重大灾难面前,中国人彰显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令世界瞩目。有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得益于大而统的中国文化。经历过灾难的人们身心受创,在创伤修复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立足中国文化,发掘本土资源,探索独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当下几乎已是异域学者们各种新理论阐述的"试验场",他们用林林总总的视角和五花八门的理论讨论现代中国的形成以及现代世界中的中国处境。不过,这些异域学者们大多数只是在抽象层面进行逻辑演绎,既与历史环境无关,又缺乏史料支持。《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作者葛兆光以一个中国学人的身份,深  相似文献   

7.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胡适确是一个多面的、复杂的历史人物,对他的功过是非是可以研究和评说的,而且今天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间也不乏离开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任意拔高、无原则的颂扬。有的学者要求以胡适为"动力",为"旗帜",去把中国"推向现代境地"。这远远越出了学术研究的范围和底线,成为直接关系我们国家发展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革命战争时期的长征精神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梦"有诸多契合之处。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以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引领"中国道路",以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驱动"中国实践",以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观念凝聚"中国力量",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情怀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正> 2005年深秋,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的一代巨子——荣毅仁,走了。一个被周总理称为最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红色资本家",一个前所未有的"老板",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同时,他和他的家族亦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共产党的不解之缘荣毅仁一生中与共产党以及共产党高层领导人有着不解之缘,这尤其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昔日在上海滩"玩"过的资本家,而且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风暴,继续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世界都更加关注并热议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就是"中国模式"带来的效应;也有学者认为这不归因于所谓的"中国模式",而是我国坚持"中国道路"的结果。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求对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发展成就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丁学良先生对中国模式形成的背景的分析充满着片面之词,对中国模式的特征与内涵的描述带有资产阶级学者的偏见,但是他旗帜鲜明地肯定了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并且真实地揭示了中国模式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我们不能接受丁学良先生认定中国模式需要"更新换代"的结论,但他所提出的中国模式应当从小众市场经济走向大众市场经济,克服深层阻碍,走出真正属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崛起",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则给人以启发,将有助于我们增强对坚持和开辟中国道路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     
《人民论坛》2013,(13):22
2012年11月29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并指出,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他说:"改革开放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民族国家观念构建萌芽于"天下观",在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催化下不断成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开始流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步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国,即强化现代民族认同的共同体国家。民族国家观念是西方政治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天下观念则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政治思想。从民族国家构建角度解析"中国"概念的变化和演进,阐述民族国家观念的觉醒,以及随之带来的文化认同与其影响,旨在厘清"中国"概念的变化和演进,为当今"中国"概念的全新发展提供历史支撑,为民族认同的强化提供历史依据。从更深层的意义来看,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对国家的政治生态和政治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南民族关系研究散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民族史研究中,对民族关系主流的问题有"友好合作说"和"战争压迫说",但就中国西南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则表现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和平友好、相互吸收,又矛盾冲突、相互排斥这样一个辩证的历史运动过程.就民族融合而言,西南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在元代以前表现为同源异流为主,元代以后则既有同源异流,也有多源合流和异源异流.此外,整个西南民族关系主要由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36)
正@中国小康网:12月10日,2017国际智力运动联盟智力运动精英赛围棋团体赛开赛。柯洁完美发挥力克朴廷桓,帮助中国队首轮战平强敌韩国,也让他在Goratings最新公布的世界围棋排名上重返世界第一宝座。@未南:中国的骄傲,柯洁加油!@小康杂志社":2017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国人年度感受"调查发现,这一年",忙",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感受"。记者从公务员、医生、教师、军人、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学生、离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中选取了30位"准采访对象",请他们花5分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是中国又一次遭受强大而惨烈的自然灾害,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伤痛,也让党和国家面临严峻的考验.两个月过去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世人惊叹和敬仰的"中国速度",彰显了民族振兴的"中国力量",塑造了中国崛起的国家形象,打造出了个性鲜明、独具优势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7.
正学者们站在各自的立场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提出各种问题和看法。这些讨论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和知识,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困扰。从做好民族工作的角度,我们应当去了解这些声音,去了解这段历史与当下的关联。一"中国有56个民族",这既是大众熟知的常识,也是今天民族工作的基本前提。但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1979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基诺族为单一民族,为第56个,之后就没有识别认定新的民族,于是,我们有了"56个民族"的说法。基诺族和很多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起初并没有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去年6月,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本社与云南民族博物馆联合举行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至今仍余音萦绕。在我们精心梳理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原本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就隐藏着若干无形的文化遗产,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民间传说、方言习俗、节庆礼仪、生活生产方式……几乎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迹,记录着活灵活现的民族审美。所以,当我们迎来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时候,将关注的目光聚集在"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与物质遗产的固态化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一直在发生着改变,所以对它的保护,不像保护自然和历史遗产那样单纯。在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我省部分从事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及保护工作实践的专家、学者撰文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9.
薛涌 《同舟共进》2008,(8):13-14
四年多前,笔者和国内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共餐。他席间放言:"美国根本没有竞争力。再过几年中国企业会取代美国企业而征服世界。即使是大学,中国也很快能和美国平起平坐。"笔者当时觉得他不过是吐一时之快,但不久就陆续读到国内许多学者的类似言论,比如,"中国经济比美国更自由","美国的民主制度交易成本太高,不如中国有效率"等等。最近国内一位知名学者也描述道:中国学者曾对美国  相似文献   

20.
佤族是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怒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区.这里山岭连绵,平坝极少,故称为"阿佤山",古称"葫芦国",居住在这里的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