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毛泽东年轻时,从韶山到长沙后,就参加了湘军,被编入湖南新军混成旅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下士.发了一支汉阳造的旧步枪。毛泽东很喜爱它,爱不释手,它的编号是“八三四一”。半年以后。毛泽东离开新军,交出了那支枪。但他终生没有忘记它。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有许多爱将,杜平是其中之一。原中顾委委员、南京军区政委杜平老将军,生前曾多次动情地和我们讲述他跟随毛主席革命的~幕一幕,特别是他与毛泽东接触中的几个“第一次”,让他终生难忘。他深深地感到了人民领袖的伟大英明、可亲可敬。第一次看见毛泽东社平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就很想见到朱德和毛泽东。那时,朱毛在江西、湖南一带名声很大。他在湖南长按群治大学读书时,经常看到蒋介石当局通缉朱德、毛泽东的命令。这年6月,组建红军第一路军时(后改为第一军团),杜平所在的红军第6军改为第3军。改建之前,在离江西永…  相似文献   

3.
<正>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拥有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达到空前规模的430多万,盟军援助中国抗战的所有优质武器都在国民党军手中。此时,共产党的全部正规军总计127万,其中不少部队武器依旧是土制枪支和大刀长矛;即使属于正规军的主力部队,轻武器十分简陋,重武器严重匮乏。而且,共产党没有一艘军舰和一架战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解放战争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信子 《党建文汇》2001,(8):45-45
南昌起义时。部队的军旗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号。“八七”会议、湖南新省委第一次会议后。毛泽东到安源张家湾召开地方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在研究秋收起义时。宣布参加秋收起义的各路武装统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上毛泽东向余洒度布置做军旗的任务。会后。余洒度、钟文璋、参谋处长陈树华、参谋何长工等讨论做旗之事。参考苏联战旗的式样。确定了军旗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元帅曾回忆起他在湖南新军时的一段往事,感慨地说:“我年轻时受社会上那些行侠仗义者的搞法的影响,立志打富济贫,为穷人做些好事。后来去了湖南新军,置身于下层军官和士兵的生活之中。在那里,我组织一些穷苦的下层士兵,杀地主恶霸,就是这种搞法。直到组织平江起义上了井冈山以后,才知道这种搞法行不通,中国革命还是要走共产党、毛泽东指引的路。”这里介绍的是彭德怀在湖南新军时的一次历险。  相似文献   

6.
1949年9月19日下午,天坛公园。一群特殊的人在这里信步漫游,谈笑风生,显得十分轻松、愉快。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再有两天就要开幕了,毛泽东忙里偷闲邀请前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的前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陈明仁及前清进士、文化巨人张元济先生等到天坛游览。陪同前来的有我军著名军事将领刘伯承、陈毅、粟裕等。1918、1919年,毛泽东曾两次来过北平,但始终未到天坛一游。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游天坛。(一)1949年8月4日,国民党湖南绥靖行署主任兼湖南战区司令程潜,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陈明仁毅然…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南新军,是新军中一名勤学苦练的优秀士兵。他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意义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对其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解剖和总结。毛泽东十分珍惜辛亥革命的思想成果,并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加以继承、弘扬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吴旺 《党史文汇》2011,(10):37-39
《建党伟业》中有这样一幕镜头:毛泽东正在剪辫子,忽闻一队新军在街上敲锣,高呼:“光复新军第五十标为革命招兵,报名从速。”毛泽东立即赶来,急切地喊道:“我报名!”从此,毛泽东开始了其半年的投笔从戎生活。其实,毛泽东的从军路比电影所描绘的还要充满戏剧性。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湖南,毛泽东深受鼓舞,心中积压许久的救国热情,也亟需释放。根据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记载:毛泽东是受“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的影响,下决心入伍从军的——“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  相似文献   

9.
许松槐 《湘潮》2008,(10):4-7
辛亥革命期间,彭友胜与毛泽东在湖南新军共同度过了5个月的军旅生涯,便有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交往佳话。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的军事生涯是从1927年开始起步的。虽然在辛亥革命军起时,他奋而投军,在湖南新军有过不到半年列兵的经历,但和那些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相比,他的军事阅历基本上是空白。然而,在风云激变的1927年,毛泽东断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率领一支临时组合的队伍,并且在经受秋收起义失败的重创后,硬是在井冈山上闯出一片新天地,他本人也从此开始,逐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统帅。  相似文献   

11.
何念选 《湘潮》2006,(2):56-56
《湖南日报》原名《新湖南报》,酝酿于1948年底,1949年三四月间,郭小川专程到北京胡乔木处,请他转请毛泽东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这一报头启用于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第一期。13年之后,毛泽东又第二次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1964年7月29日,毛泽东提议《新湖南报》改为《湖南日报》,并题写了报头。10月1日,《新湖南报》改名为《湖南日报》。1960年7月,省委决定将理论刊物《学习导报》更名为《新湘评论》,请毛泽东题名,毛泽东欣然为《新湘评论》题写了刊名。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11日,长沙军管会接管湖南大学。1949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为了维持其统治而编练新军。但是。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活动,新军产生了急剧分化。20世纪初,云南也编练新军,且很有成效。但在云南革命党人的宣传策动下,云南新军绝大部分参加到埋葬清王朝,推翻清政府在云南统治的革命斗争中。分析研究清末云南新军的编练和转化。最后成为辛亥云南“重九”起义的主要力量这一过程,对于我们认识清末新军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认识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和揭示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他从事辉煌的革命活动的开端,其间他的两次非凡的举动:“二十八画生征友”和组建“新民学会”,使他名震湖南,备受同学、青年的拥戴,进而不负众望进京主持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远离湖南北上进京。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所见所闻,使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飞跃,逐步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正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山西危在旦夕。在此情况下,阎锡山和薄一波协商组建新军,后经阎同意,先试建一个总队(团),定名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1937年8月1日,山西第一支新军决死队宣告成立。为确保党对山西新军的领导,把其建成真正的抗日武装,薄一波在组建过程中,经过对阎锡山邀其回晋并让其接办牺盟会和组建新军的深刻分析,向阎提出并经阎同意,在山西新军中  相似文献   

15.
1918年8月,毛泽东为了筹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第一次离开湖南北上,在北京,保定等地学习、工作了六七个月。第一次北上,使毛泽东眼界大开。他结识了陈独秀和李大钊,接触了许多他钦佩的思想激进人物,还同一些左翼青年成为朋友,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的ABC,促进了毛泽东的思想发展。 “向外发展”促成了第一次北上 “向外发展”的指导思想,促成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一个区别于八旗和绿营的新生军事力量——新军诞生了,而贵州新军则兴起于1901年,当时贵州巡抚邓华熙以贵州防军和威远营为基础,着手演练新军.直至1905年,组建为三个营,共1500人作为常备军.这是贵州建立新军的标志. 1906年,岑春蓂任贵州巡抚后,对新军进一步“酌量征募,归并训练”,人员迅速增至1 787人,编制为一标,定名为贵州常备步兵第一标.新军这一定制一直延用至贵州辛亥革命前夕,士兵持洋枪,做洋操,异常抢眼.  相似文献   

17.
<正>一、国共合作实现,孙中山决定加强宣传工作在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经三次来穗。192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来穗,出席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1924年1月,毛泽东第二次来穗,出席国民党一大。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来到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由于在上海积劳成疾,经中共中央同意,毛泽东于1924年12月回湖南休养。就在毛泽东回湖南前1个月,孙中山北上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谋求国内和平统一,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日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的组织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创建的。毛泽东在湖南的革命活动为湖南党组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湖南党组织的发展及其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曾多次得到党中央的赞扬。同时也由于党在幼年时期还缺乏斗争经验,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错误。本  相似文献   

19.
秋收起义     
正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前往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地方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会议精神,讨论落实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参加起义的部队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共5000余人。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  相似文献   

20.
何小文 《党史博览》2014,(3):46-47,52
正富家子闹革命智救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前一天,即1927年9月8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起义的最高领导者、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却遇到了一场生死考验。原来,正当他由江西安源到铜鼓准备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起义时,却在湖南浏阳的张家坊被地主武装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