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国内经济合同仲裁和涉外经济合同仲裁一样,很是重视。早在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曾明确规定,由设立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负责仲裁,近年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又重申了这一规定。因此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除负责仲裁十大经济合同纠纷外,依据新颁发的技术合同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条例及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条例等规定,这些类别的合同纠纷,也由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根据仲裁协议仲裁时,仲裁有终局裁决权。三资(中外合营、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做为中国法人,在中国境内与中国企业发生的合同纠纷,也应由国内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但是目前国内经济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经济合同法,去年十二月由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七月一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经济生活和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经济合同法主要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订立经济合同的原则和形式,经济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经济合同纠纷的调解或仲裁,以及经济合同管理的一般原则。经济合同法中还对购销、建设工程承包等十种经济合同的订立、履行、违约责任,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经济合同法的颁布、施行,将使我国处理经济合  相似文献   

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以下简称《仲裁条例》)将经济合同纠纷的分工仲裁制、部分仲裁制改为统一仲裁制和全面仲裁制以来,全国各级经济合同仲裁机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开展仲裁工作。通过八年的仲裁活动,仲裁领域已从经济合  相似文献   

4.
<正> 一、经济合同管理的概念我国的经济合同法,对于经济合同的管理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是指国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享有管理权限的机关,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运用行政力量和行政手段,监督、检查经济合同当事人依法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经济合同,调解、仲裁经济合同纠纷,制止和处理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经济合同法贯彻实施的  相似文献   

5.
合同仲裁,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订立或履行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对争议作出判断或者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包括民间仲裁、社会团体仲裁和行政机关仲裁。我国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采用行政机关仲裁解决社会主义组织间的经济合同纠纷。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在第五章中,就合同纠纷的调解和仲裁,作了三条原  相似文献   

6.
二、仲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发展,仲裁在我国日趋活跃,已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仲裁在我国分为国内经济合同仲裁和对外经济贸易与海事仲裁。(一)国内经济合同仲裁198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对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机关、案件的管辖、仲裁组织和仲裁程序等作了规定。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机关是国家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它们受理的是中国法人之间或中国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7.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当事人在仲裁后又起诉的,法院应否受理?编辑同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不服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对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而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检察机关却根据仲裁法和经济合同法有关经济合同仲裁的规定,以法院“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仲裁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仲裁制度的回顾 过去,仲裁制度在中国,主要是以行歧的方式来体现计划经济社会的要求,在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下设立了“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负责审理当事人提起的关于经济合同纠纷的案件;当事人不服裁决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重新审理。另外,在各地的劳动局之下还设立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的有关纠纷,当事人不服裁决的.还可以依法起诉进入法院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9.
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和处理,是经济合同理论和贯彻《经济合同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合同管理机关调解或仲裁经济合同纠纷,还是人民法院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都必须首先确定经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由于无效经济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发生纠纷以后,也就不受法律保护。不但如此,对其中属于假经济合同等违法行为,还应依法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 对于无效经济合同纠纷,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人民法院有受理审判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确认权和处理权。《经济合同法》第7条规定“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权,归合同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第48条规定“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  相似文献   

11.
平等的民事主体即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称为经济合同。依照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和经济合同法律体系的分类,经济合同具体分为: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创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等等。这些具体的合同,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当它们发生纠纷时,除了原则上都要适用《经济合同法》以外,还要依据合同性质适用具体的不同的条例。如购销合同纠纷要适用《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或《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加工承揽合同…  相似文献   

12.
尹田 《法学研究》1985,(1):25-28
《经济合同法》颁布之后,各地广泛宣传和推行经济合同制度,合同签订率逐年上升。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地需要采用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借以联结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供、运、销各个环节。因而,在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同纠纷,就必然要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目前,大量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都是通过仲裁机关依照仲裁诉讼程序进行处理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下面谈一下制定合同法的背景、立法指导思想以及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我国目前为止有三部合同法,一部是1981年颁布、1993年修改,主要解决国内经济合同纠纷的《经济合同法》;第二部是主要调整涉外经济合同纠纷、1985年制定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三部是1987年制定的《技术合同法》,这是为了确认科学技术也是商品,促进发明创造而制定的。三部合同法是否包括了我国所有关于合同的法律呢,不是。合同的涉及面非常广,我国还有一些法律对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在已有12个法律和大约60个行政法规、62个地方性法规规定了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这些纠纷约有30多种,包括经济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著作权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房屋拆迁纠纷、房地产争议,行政收费和罚款争议等.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行政机关正在努力通过一定的批准程序建立自己的仲裁机构,采用仲裁方式来解决更多的纠纷.这说明,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法制观念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有关仲裁的规定是政出多门,“百花齐放”,的确是到了应当迅速制定一个统一仲裁法的时候了. 一、关于仲裁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从7月1日起开始施行了。这是经济部门的一件大事,也给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里准备联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接触的实际情况,谈谈怎样推行经济合同制,贯彻经济合同法的一些看法。一、经济合同的历史沿革经济合同,由来已久,它比文字和货币的出现还早。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为了交换的需要,就有了口头契约的形式。随营产品交换的频繁发生,出现了在木、竹、兽骨上刻符号,剖  相似文献   

16.
仲裁是仲裁机构解决特定范围内的纠纷的活动。依据我国《仲裁法》进行的仲裁是针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进行的仲裁,依据《劳动法》进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是针对劳动争议进行的仲裁,依据《农业承包合同法》进行的仲裁是针对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进行的仲裁。每种仲裁都要由一定的主体提出申请来启动仲  相似文献   

17.
科技市场的开放和技术合同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之技术合同纠纷也在不断增多,诉至法院的科技协作合同纠纷案件亦相应增加.1984、1985年上海市各级法院共受理12件;至1987年增至89件.对技术合同纠纷案件,在198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施行以前,按经济合同法处理;施行以后按《技术合同法》处理.为探索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的新情况,我们对已审结的部分科技协作合同纠纷案件,根据《技术合同法》的精神,对照《经济合同法》科技协作合同的条款,作了一些分析探讨. (一)关于区分技术合同和非技术合同的界限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仲裁是世界各国为解决各种争议和纠纷而普遍设立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仲裁制度也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实践表明,仲裁解决争议和纠纷,具有方法灵活简便,处理及时迅速,以及费用低廉、不伤和气、易被当事人接受等特点,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民俗。1983年8月23日,《经济合同仲裁条例》继《经济合同法》实施一周年后问世,它标志着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合同仲裁制度终于成型,虽难免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它毕竟为我国仲裁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济宁仲裁委员会是根据仲裁法和国务院相关文件规定,于1999年4月28日由济宁市人民政府设立,依法对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济宁仲裁委由法律、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的仲裁涉外民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之一。济宁仲裁委的常设办事机构一济宁仲裁委办公室是济宁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设有综合科、宣传调研科、审理科和三个业务科,并在各县市区、经济管理部门和大型企业设立了14个办事处、37个联络处。济宁仲裁委在省内外聘请了300…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2,(6)
编辑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已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在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起生效.因此,我院最近正在深入学习这一法典.在学习中,我们对处理经济合同纠纷的基本方式以及对仲裁和判决之间的程序搞不清楚,请帮助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