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全国大规模地向西部索取资源与西部贫困人口因急于摆脱贫困、改善生存条件而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的双重压力,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资金紧缺的问题,而且可以成为社会运行环境成本降低的重要保证,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效益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这是江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索,进而提出建立和完善鄱阳湖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将有助于实现环鄱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决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将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充实和丰富,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达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需从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向上争取天然气开发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西部是东部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西部的生态效益惠益全国,因此国家有责任对西部实施生态补偿。然而.法律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生态补偿的效果.因此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建立起权威、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促进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为此,要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科学制定西部生态补偿法.确立西部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并将生态补偿的各个环节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5.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争取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已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制度和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建立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我国改革与发展在未来的十年将遇到两大关键性的挑战:一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东西部地区已有的和潜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持续拉大。而这两个问题之间互为因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西部省区地处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游地区。是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同时又是我国生态敏感、脆弱地区,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奋斗目标最为重要。我国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极为尖锐。尽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处理好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尖锐矛盾,是云南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长江流域上下游相邻省份及省域市县间,纷纷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致力将环保责任与经济挂钩,破除横向生态补偿的技术障碍。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补偿模式固化和横向跨界补偿机制起步较晚等原因,长江经济带跨界生态补偿机制面临困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难以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依据不统一、补偿方式单一;横向跨界生态补偿机制缺少制度约束和资源保障等。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新环境管理模式,本文从分析生态补偿以及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等概念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现状以及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海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利用法治化手段调整相关利益方在开发、使用、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化机制.海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福建省先行先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国内海域生态补偿实际案例的分析,进而梳理出海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与海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相应的海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叶素文  刘朝明  付茂林 《探索》2003,(5):118-120
由于受单一产业结构和传统发展方式的制约,资源型城市需要通过"第二次创业"来确立新的增长点.本文从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发展困境入手,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作为样本,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人力资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建旺  倪星 《探索》2002,(5):43-45
人力资源是制约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开发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部地区整体性人力资源水平还很低,政府必须扮演主导角色,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引导和支出引导,加强和改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产业化,从而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空洞化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辉 《探索》2004,(1):115-117
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发育迟缓的产业空洞化问题正困扰着西部老工业基地,本文分析了产业空洞化对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分析了该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而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通过体制、科技、投融资、市场等方面的创新,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新旧产业衔接“空洞”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的城乡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娟  曾菊新 《探索》2001,(6):130-134
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西部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西部的具体情况在充分比较了各种城乡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在西部地区实施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伟大构想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决策。西部“富裕”和“贫困”相交织的特征决定了大开发的可能性和迫切性,宁波作为先富裕起来的沿海开放城市有责任、有实力参与西部大开发,并在参与大开发中与西部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宁波经济。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教育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是开展道德教育的物质场所,也是决定道德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进行界定,分析其构成因子,揭示其外在特征与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各自具备的发展条件看,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基础条件不足.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形态所派生的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弱化了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传统发展的城市经济进行了系统比较 ;并从城市产业和产品结构始终处于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单个城市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同区域性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专业性工矿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衰退矿业的产业退出同替代产业的成长壮大必须相同步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一体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的断根与民族认同危机的产生将当代文化的发展推向进退维谷的境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对“可持续性“的重新理解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发展观,它强调过去、现在与将来同时到时所定义的本真的“在“的意义,由此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诠释为对文化由内在本质向现实展开的无断裂的时间之流的固守,并将其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社区建设对城市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有些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建立有效载体,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区自治功能;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